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23篇
  免费   16109篇
  国内免费   9557篇
耳鼻咽喉   1322篇
儿科学   2185篇
妇产科学   999篇
基础医学   10180篇
口腔科学   2972篇
临床医学   17877篇
内科学   13737篇
皮肤病学   1455篇
神经病学   4290篇
特种医学   6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693篇
综合类   41145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5799篇
眼科学   2257篇
药学   18572篇
  237篇
中国医学   16184篇
肿瘤学   7631篇
  2024年   576篇
  2023年   2189篇
  2022年   5203篇
  2021年   7002篇
  2020年   5971篇
  2019年   3443篇
  2018年   3595篇
  2017年   4618篇
  2016年   3597篇
  2015年   6395篇
  2014年   8041篇
  2013年   9736篇
  2012年   13588篇
  2011年   14613篇
  2010年   12844篇
  2009年   11114篇
  2008年   11343篇
  2007年   10915篇
  2006年   9817篇
  2005年   7676篇
  2004年   5470篇
  2003年   4727篇
  2002年   3889篇
  2001年   3416篇
  2000年   2361篇
  1999年   1057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362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并有13例作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28例作CT检查;11例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 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低张十二指肠插管诊断十二指肠癌24例;平滑肌肉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34/46)。误诊率为17.39%(8/46),漏诊率为8.7%(4/46)。CT检查28例,确诊十二指肠癌4例,平滑肌肉瘤7例。误诊为腹腔脓肿2例,平滑肌瘤6例,腹腔恶性肿瘤9例。诊断符合率为39.29%(11/28),误诊率为60.71%(17/28)。血管造影11例,9例检出病变,6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例误为良性肿瘤,2例未发现明显肿瘤血管。确诊率为54.55%(6/11),误、漏诊率分别为27.27%(3/11)、18.18%(2/11)。结论 胃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和胃镜配合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对重度肠腔狭窄或阻塞患者显示病变范围起补充作用。CT能显示管外型恶性肿瘤的软组织块影及管壁破坏和有无淋巴结肿大。血管造影能根据血供来源明确钡餐难发现、CT仅显示与肠管无明显联系的平滑肌肉瘤,并可进行栓塞IE血治疗。  相似文献   
992.
993.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临床与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 1998年至 2 0 0 3年接诊的 5 2例在外院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引起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组织学研究。为了便于比较 ,另选 12例 1988年~ 1994年期间接受液态硅胶注射的患者取出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之对照研究。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以局部硬结最多见 ,而且多发生在注射后 1~ 2年左右时间里。人体组织对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反应为多核异物巨细胞增生 ,并形成肉芽肿。与液态硅胶比较 ,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起组织的淋巴细胞反应弱 ,材料周围的纤维包膜较薄。机体内长期存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反应。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91例HLD患者ATPTB基因8号外显子Arg778Leu突变,将91例患者分为纯合突变组、杂合突变组和无突变组,并与临床表现(性别、起病年龄、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91例HLD患者中检出26例Arg778Leu纯合子和40例杂合子,其余25例无此突变。患者性别、起病年龄、临床表型与该突变型均无相关性。结论:Arg778Leu突变与患者性别、起病年龄及临床表型无关。  相似文献   
995.
境外医院领导体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医院类型、政府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和有关医院领导体制的基本情况,侧重介绍了医院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者的组成和特征。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强调医院的自主经营和自主管理,医院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效率、高管理水平的医院领导队伍。  相似文献   
996.
肺脾双补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肺脾双补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RRTI患儿 1 2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期给以中药汤剂 ,感染好转后口服中药 (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 ,每日一剂 ,连用两周。对照组感染期间使用西药抗生素及抗病毒剂治疗 ,感染缓解后不用药 ,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月检测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2 .6% ,对照组有效率为 34.6%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治疗组IgA、IgG及CD3、CD4、CD4/CD8增高 ,CD8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肺脾双补法对RRTI有较好疗效 ,并有提高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2006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动物保护要求“国际标准规定了在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材料或医疗器械本身的生物相容性的动物试验中,爱护动物和使用动物的最基本要求.目的在于:为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委托者,设计者以及进行试验或从动物试验进行推测、评价的科研人员,提供尊重生命的通用性要求;也推荐并提供以下指南:促进今后进一步“减少(reduction)“应用动物全部的数量;“精致(refinement)“在动物中减少或除去痛苦或苦恼的试验方法;以及其他的合乎科学、有效的不需要动物的方法来“代替(replacement)“动物试验.该标准适用于在除人类之外的脊椎动物体上进行医疗器械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试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评价心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探讨最佳的造影方法及投照体位.方法27例先天性单发右位心病例接受外科姑息性或根治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心血管造影资料(常规左、右室造影,其中8例行选择性心房造影,18例加行双斜位),根据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原则,将其与外科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血管造影诊断与外科术后诊断结果对比显示22例诊断基本一致,5例不一致,包括1例解剖校正型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单心室误诊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心房不定位误诊为心房正位),2例解剖左室双出口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结论单发右位心并复杂的心血管病畸形,因解剖复杂,在常规行双侧心室造影和正侧位造影基础上加行选择心房造影和双斜位造影,有利于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自制非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自制非对称型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器经导管闭合VS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6例患者经临床体检、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膜周部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 3~ 8(4 .31± 1.35 )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通过F6~ 8长鞘置入封堵器。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 3~ 8(4 .6 3± 1.5 9)mm。VSD上缘距主动脉瓣 1~ 6 (3.31± 1.19)mm。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为 4~ 16 (6 .19± 1.91)mm。 14例封堵器到位后 15min左心室造影示无分流 ,2例少量分流。术后 1周经胸超声检查无分流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自制非对称型VSD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00.
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是指胆道探查术中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总管下段和(或)胰腺、十二指肠的损伤.可造成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的漏出且互相混合,激活形成腐蚀性极强的消化液,引起腹膜后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处理非常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