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0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400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1049篇
内科学   75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1002篇
综合类   2320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1063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961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32篇
肿瘤学   37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目的评价结肠J 型贮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行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 12 0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贮袋组 2 2例 ,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 98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排便功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 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贮袋组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距离为 (3 6± 1 5 )cm ,与直接吻合组 (5 2± 1 9)cm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术后 3个月和 1年时每日大便次数贮袋组较直接吻合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排便急迫感改善明显 (P <0 0 5 )。术后 2年时两组间上述指标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 型贮袋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近期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62.
酒精染毒后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酒精染毒后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48只W istar雄性性成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每组24只,B组用50度酒精(6 m l/kg)每天灌胃染毒1次,连续39 d,A组用生理盐水灌胃(6 m l/kg);在第14、27、40 d分别从A、B两组中各处死8只大鼠,取睾丸组织,常规电镜制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结果:透射电镜发现:对照组各时间段睾丸生精小管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基膜平滑、致密、厚薄均匀,支持细胞胞质丰富、粗面内织网及线粒体较多,核大、核质均匀、核仁清楚,精原细胞与基膜和支持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紧密连接层次清楚。染毒组第1生精周期末(相当于第14 d)超微结构开始变化;第2、3个生精周期末(分别相当于第27、40 d)超微结构变化最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支持细胞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细胞器模糊且数量减少,支持细胞内出现较大空泡,甚至支持细胞出现萎缩;②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及生精小管的基膜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空泡;③精原细胞凋亡,凋亡小体边集;④生精小管内的精子有过多的胞质且有大小不一的空泡,尾部断面线粒体排列不整齐、缺失或堆积;⑤紧密连接层次改变、模糊不清;⑥基膜厚薄不均,基膜外胶原组织疏松增厚,成波浪式皱褶,可见基膜断裂。结论:酒精可引起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的基膜、紧密连接、支持细胞等超微结构异常,并可引起精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3.
目的:检测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方法:用NPCR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取其DNA提取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片段为立克次体DNA片段。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用NPCR法检出13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33.3%。结论:NPCR法可以快速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可用于恙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Fas配体阳性睾丸细胞对共移植的胰岛细胞存活起全身和/或局部的免疫豁免作用。方法将同种大鼠胰岛细胞与不同数量的睾丸细胞同侧或两侧共移植于糖尿病受体肾包膜下,观察移植物功能和存活情况,以及移植物内淋巴细胞凋亡。结果单纯移植胰岛组(对照组)平均存活期为(4.6±1.1)天。睾丸细胞和胰岛细胞同侧共移植时,当睾丸细胞数为1×106(A组)时,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为(23.8±4.6)天;睾丸细胞数增至1×107时(B组),胰岛细胞存活期大于(57.5±4.0)天,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两侧共移植时,当睾丸细胞数为1×105(C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为(6.0±1.4)天,与对照组相似(P>0.05);睾丸细胞数增至1×106(D组),胰岛细胞存活期(11.5±3.1)天较对照组或C组延长(P<0.01);睾丸细胞数增至1×107(E组)时,胰岛细胞存活期(31.2±15.9)天延长更加明显(P<0.01)。相同剂量的睾丸细胞与胰岛细胞分别同侧和两侧共移植时发生移植排斥反应各自的病理表现是不同的,前者移植物内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胰岛玻璃样变,抗胰岛素抗体染色仅见少量阳性细胞,而后者胰岛细胞移植物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抗胰岛素抗体阳性细胞较少,未见胰岛玻璃样变。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发现同侧共移植后的移植物与肾实质交界处有淋巴细胞凋亡。电镜检查发现胰岛移植物存活超过60d的标本可见大量存活的胰岛细胞团和睾丸Sertoli细胞,有散在的凋亡淋巴细胞。结论睾丸细胞与同种胰岛细胞移植后不仅可诱导局部免疫豁免,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全身免疫保护作用,但较局部免疫豁免作用弱;这些作用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5.
闭合性皮肤剥脱伤临床并不多见,常因重物压砸、车祸等损伤引起,由于大多没有严重影响功能或为其他病痛所掩盖,患者及医生均不够重视,就诊时仅以皮下积液为惟一主诉,往往仅以简单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等治疗,迁延日久而不能治愈。自1993年2月-2006年4月共治疗此类患者31例,获满意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0~63岁,平均为41岁。均有外伤史,其中车祸伤18例,压砸伤6例,挤轧5例,摔伤2例。损伤部位:腰骶8例,髂嵴6例,腹股沟5例,大腿前外侧10例,小腿外侧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55 d,平均31 d。早期损伤9例,晚期22例。剥脱面…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椎动脉形态学异常对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完成头颈部DSA
或CTA的后循环TI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10 min组、10~59 min组和≥60 mi n组,
比较椎动脉形态异常各亚型在3组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椎动脉形态异常与后
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237例患者,其中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组109例(45.99%)、10~59 min组71例(29.96%)
和≥60 min组57例(24.05%)。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显示,性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
在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形态异常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狭窄
率1%~99%)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4),而一侧迂曲、双侧迂曲、一侧优势、一
侧优势合并迂曲和起源异常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
狭窄(OR 2.500,95%CI 1.381~4.525,P =0.002)、基底动脉狭窄率≥50%(OR 12.066,95%CI
1.446~100.668,P =0.021)是TI A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是影响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8.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SIRS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营养组、免疫增强组、生态营养组、生态免疫组),分别给予不同构成的肠内营养剂7d,观察各组大鼠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7d后,生态营养组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增强组(P<0.05),但这3组均高于生态免疫组3倍或以上(P<0.01)。血浆DAO水平标准营养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注射LPS后第1天起,各组大鼠尿液L/M比值均有大幅升高,至第6天回落到注射前水平。第1天时生态免疫组尿L/M比值低于其他3组(P<0.05),第3天时标准营养组尿L/M比值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至第6天各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免疫增强营养素和生态制剂的生态免疫肠内营养能更有效地保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9.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生长与凋亡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荧光探针rhodamine123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线粒体和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分布,气相色谱分析线粒体膜磷脂构成。结果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发细胞凋亡,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40μg/mlEPA和DHA作用细胞24h后,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降低(P<0.001),线粒体膜间细胞色素C大量释入胞质,EPA和DHA在线粒体膜磷脂构成中的比例迅速升高(P<0.001),而花生四烯酸(20:4ω-6,AA)占总磷脂的比例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30.8%分别下降为20.9%和18.6%。结论ω-3PUFAs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线粒体膜构成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ω-3PUFAs诱导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0.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博(EECP)能否在体修复高胆同醇血症引起的猪动脉内皮细胞(ECs)损伤。方法 高胆固醇血症猪反搏36h后,取前降支进行扫捕电镜检查,收集胸主动脉ECs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查。结果 高脂组冠脉ECs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反搏组ECs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与高脂组相比,在反搏组的ECs检测到6种高表达的蛋白。结论 慢性EECP可能通过调节ECs蛋白表达,改善ECs粘附性和代谢及减轻ECs内皮凋亡,从而修复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