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3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1298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382篇
内科学   1709篇
皮肤病学   268篇
神经病学   610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68篇
综合类   185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55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1202篇
  2篇
中国医学   537篇
肿瘤学   117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888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张桂珍  尹志勤  尤小红  董亚杰 《护理研究》2007,21(31):2852-2854
[目的]探讨癌症初期放化疗病人焦虑、抑郁及应对状况,为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78例癌症初期放化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癌症初期放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期癌症病人(P<0.001),女性病人抑郁程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面对和回避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不同年龄、居住地的病人应对方式不同.[结论]癌症初期放化疗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较重,多采用面时和回避的保护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62.
背景:激光解析、离子化一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为以蛋白质/肽为主要成分的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目的:对传统中药地龙蛋白,肽成分进行蛋白质组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实验,于2004-12/2005-10在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生干地龙和炮制品(沙烫)地龙,均购于湖南长沙九芝集团芝林大药房,源产地湖南.方法:以蛋白质芯片为载体,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获取两者所含蛋白质,肽成分信息.主要观察指标:两种地龙Mr 1500~13 000区间蛋白质、肽分布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共获得29个蛋白质,肽相对分子质量峰,其中生干品地龙17个有意义峰,炮制品地龙获取12个峰;多个相邻蛋白质峰之间质量相差一个氨基酸残基.并且生地龙与炮地龙有多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极为相近,推测可能为相同的肽段.结论:应用激光解析、离子化一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以形成生品地龙及炮地龙蛋白质,肽成分质量指纹图,可作为地龙数字化质控标准,并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及验证中药地龙功能相关活性蛋白质/肽成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63.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is a genetic disorder with obesity, developmental delay, short stature, and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in children with PWS.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 (WeeFIM) was used to evaluate 81 children with PWS (44 boys and 37 girls) with a median age of 11 years 1 month (range 2 years 8 months to 20 years 2 months) were recruited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December 2016. The mean total WeeFIM score was 103.8 (maximum 126). Sixty‐five patients (80%) had deletion type PWS, 16 (20.0%) had nondeletion type. The scores were 103.6 ± 18.5 for deletion and 104.8 ± 18.3 for nondeletion type (p = .405), 104.8 ± 19.3 in boys and 102.6 ± 17.3 in girls (p = .293). The mean self‐care, mobility, and cognition scores were 47 (maximum 56), 33 (maximum 35), and 24 (maximum 35), respectively. All total scores and 18 subscores in the three functional domai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p < .05). Most children required assistance in problem‐solving,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The WeeFIM identified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children with PWS and confirmed that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were needed in cognitive and self‐care tasks.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 COPD)患者呼、吸双相CT肺内血管体积(Intrapulmonary vascular volume , IPVV),探讨呼气相CT定量肺血管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COPD患者89例,均行吸气相、呼气相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基于“数字肺”数据分析平台定量测量呼、吸双相CT扫描下IPVV。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评估吸、呼气相下IPVV与PFT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吸气相下各肺叶IPVV与PFT参数呈负相关(r=-0.215~-0.358,P<0.01);呼气相下各肺叶IPVV与PFT参数呈负相关(r=-0.238~0.387,P<0.01);呼气相IPVV与PFT的相关性大于吸气相。呼吸状态下IPVV变化量与PFT呈正相关(r=0.211~0.463,P<0.01)。结论 双气相CT可定量评估COPD肺血管体积及呼吸状态下肺血管变化量,呼气相CT定量分析肺血管为评估COPD患者呼气气流阻塞程度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为进一步研究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5.
两步法从脐血CD34+细胞获得大量树突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利用先扩增后诱导的“两步法”从脐血 (CB)CD34 细胞高效大量地获得树突细胞 (DC)。方法 免疫磁珠法从CB分选获得CD34 细胞 ,以干细胞因子 (SCF)、IL 3、Flt 3配体 (FL)、Tpo组合刺激 ,扩增 7d、10d和 14d(依次为Ⅰ、Ⅱ和Ⅲ组 )后以GM CSF IL 4 TNF α诱导 8d或 5d获得DC ,通过相差显微镜、电镜观察形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IL 12含量评价其功能。结果 CBCD34 细胞经SCF IL 3 FL Tpo刺激扩增 7d、10d和 14d后细胞总数分别扩增了 (5 3.39± 2 0 .5 9)倍、(30 7.17± 119.5 9)倍和 (1117.2 5± 335 .4 9)倍。经GM CSF IL 4 TNF α诱导 8d后所得CD1a 细胞是扩增前细胞数的 (2 1.4 0± 16 .70 )倍、(14 3.2 0± 6 0 .35 )倍和(15 0 .80± 4 2 .16 )倍 ,Ⅱ、Ⅲ组明显多于Ⅰ组 (P <0 .0 5 ) ,但Ⅱ、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所得DC的形态、表型及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IL 12分泌量 ,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诱导时间缩短至 5d时 ,各组DC功能均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CBCD34 细胞扩增 7~ 10d再诱导 8d可以高效大量获得具有正常功能的DC ,而扩增时间超过 10d并不能显著增加DC产量 ,诱导时间少于8d将降低所得DC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消化系统损害和心理健康特征。 方法收集2020年1月25日至2月2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5例,比较普通型组(n=87),重型、危重型组(n=36)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差异及肝损伤特点,评估消化道损害的时效关系,对主要症状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部分患者(85例)及健康对照组(85例)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 结果在患者一般症状中,以发热及咳嗽最为常见,分别为112例(91.06%)、94例(76.42%);在伴随的消化道症状中,以纳差最常见,为55例(44.72%),其次是腹泻23例(18.70%);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共2例(1.63%)。重型、危重型组患者中,合并有纳差、腹痛者[28(77.78%),5(13.89%)]多于普通型组[27(31.03%),2(2.3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泻一般持续1~4 d,平均(2.69±0.87)d,纳差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5~15 d,平均(9.67±2.54)d。重型、危重型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36.60(19.57,57.50)]、谷草转氨酶(AST)[39.70(22.40,61.75)]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型组患者[20.50(12.70,27.88),18.80(13.40,22.9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1,-5.36;均P<0.05),白蛋白(ALB)[33.35(30.02,35.30)]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型组患者[38.10(34.90,3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氧合指数(OR=0.99,95%CI:0.98~0.99)、焦虑或抑郁(OR=0.18,95%CI:0.03~0.97)对纳差产生显著的影响(均P<0.05)。COVID-19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发生率[28(32.94%),29(34.12%),40(47.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10.59%),8(9.41%),10(11.7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15.23,25.50;均P<0.05)。 结论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中以纳差最常见,部分COVID-19患者可伴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氧合指数、焦虑或抑郁是纳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67.
一种二氧化氯溶液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解一种以盐酸活化的二元包装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及杀菌影响因素,以悬液定量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含5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min,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10min杀灭率均为100%,在试验范围内,二氧化氯溶液的杀菌效果,随其pH值下降,浓度增大,温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延长而提高,随有机物增加而减低。  相似文献   
968.
目的:利用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强度大和甲壳胺无纺布可塑性好的特点,制作出一种力学性能良好及空隙均匀的新型聚合物支架。方法:实验于2004-05/12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儿科中心实验室和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进行。将2倍甲壳胺无纺布质量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溶解于氯仿中,聚合物浓度为20g/L,将甲壳胺无纺布反复浸泡其中、烘干,直至均匀交联。去除氯仿细胞毒后,所制作的支架,测定其力学性能及孔隙率。结果:①新型聚合物支架抗压缩强度为1.4~2.0MPa,弯曲强度达16.3MPa,剪切强度为48MPa。②新型聚合物支架孔隙率达到82%~86%,孔径在100~300μm之间。结论:使用此法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强度和可塑性较好,三维结构稳定,各项参数可控制,可以制作较大型体积的支架。  相似文献   
969.
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抗生素缓释能力,部分人工骨还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以人工骨作为抗生素缓释载体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异体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以异体骨作为抗生素载体可在抗感染的同时促进骨缺损愈合.由于不同载体在抗生素负载、缓释能力以及骨传导、诱导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劣,因此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应根据不同患者选取不同的载体,并对载体制作工艺进行不断改进,使其从仿生学意义上更接近人骨组织,进一步增强其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同时具有更强的抗生素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讨0.2 Hz刺激频率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帕金森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最佳刺激强度。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8在同济医学院康复医学实验室进行。取 50只SD大鼠用6-羟基多巴损毁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部分损毁帕金森模型。16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0%,35%, 55%,75%最大刺激强度4组,每组4只,进行0.2 Hz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度分别为最大刺激量2 T的0%,35%,55%,75%,连续14 d。在刺激前、刺激1,14 d后观察模型大鼠对阿朴吗啡(0.5 mg/kg)诱发的旋转行为和前肢功能实验的影响。结果:1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实验结果:不同强度的单次刺激不能降低帕金森病大鼠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14次刺激后55%,75%最大强度刺激组的潜伏期是(4.9±0.85),(5.2±0.81)min, 长于0%和35%最大强度刺激组[(3.2±0.85),(3.8±0.85),P<0.05],但二者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55%,75%最大强度刺激组的平均转速为(1.98±0.73), (2.19±1.26)r/min,均比35%最大刺激组减慢[(3.54±1.38)r/min,P<0.05],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②阶梯实验结果:刺激前帕金森病大鼠左侧肢体摄取食物的颗粒数明显少于右侧;单次55%的刺激可以增加左侧肢体摄取食物的颗粒数,其摄食颗粒为18.79±5.53;连续刺激14次后 55%,75%刺激强度,可以增加左侧肢体摄取食物的颗粒数,在55%和 75%最大强度刺激时的摄食颗粒分别是22.43±3.46和24.43±3.97,明显高于35%和0%最大强度刺激时的摄食颗粒(P<0.05),但是二者之间差别不大(P>0.05)。结论:0.2 Hz 55%最大刺激强度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帕金森大鼠的行为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