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8篇
  免费   2306篇
  国内免费   1298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1350篇
口腔科学   400篇
临床医学   2944篇
内科学   2078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947篇
外科学   2450篇
综合类   6381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36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2755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02篇
肿瘤学   898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1193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2186篇
  2011年   2219篇
  2010年   2011篇
  2009年   1923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 1 extract,Ecr)通过Cajal间质细胞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Ecr)组、B(0.9%氯化钠对照)组分别灌服等体积Ecr和0.9%氯化钠,1h后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法观察胃电起搏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与P物质(SP)阳性神经及产物表达的变化。结果肌间神经丛中ICC与SP阳性神经呈网络样分布,二者紧密毗邻;肌间神经丛及肌层内与ICC结合的SP阳性神经产物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萝卜提取物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胃体ICC上结合的SP阳性神经产物表达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上皮和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的微卫星变化。方法应用稀释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存档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中的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位点微卫星的变化。结果在非稀释DNA中,1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12例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频率分别是52.9%(9例)和41.7%(5例),杂合性丢失(LOH)的频率分别是23.5%(4例)和16.7%(2例),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例食管鳞状上皮和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组织稀释DNA中,MSI和LOH频繁出现,与其非稀释DNA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I和LOH在上述组织中普遍存在,它们可能是食管腺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993.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维甲酸类药物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是其防治肿瘤的基础。本研究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体外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Patu8988与ATRA共同孵育。通过DNA断裂分析、TUNEL标记证实凋亡存在,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诱导过程中p53、bcl-2和bax基因的水平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ATRA处理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TUNEL标记和DNA断裂分析发现典型凋亡特征。ATRA处理组bax和phospho-p53(Ser 46)表达上调,但bcl-2表达下调。结论 ATRA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bcl-2/bax和p5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94.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995.
The response of glueagon to the change of glucose and its relation to blood pressure in 71 eide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prandial 2h plasma glucose increment<2.5 mmol/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 plasma glucose inerement≥ 2.5 mmoi/L (P<0. 05).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response of glucagon to the change in plasma gluco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996.
The response of glueagon to the change of glucose and its relation to blood pressure in 71 eide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prandial 2h plasma glucose increment<2.5 mmol/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 plasma glucose inerement≥ 2.5 mmoi/L (P<0. 05). The postprandial increment of glucag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response of glucagon to the change in plasma gluco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PVG大鼠作为供体、DA大鼠作为受体,所有大鼠在移植后的10 d给予环孢素A,受体大鼠被分为单用青藤碱组、单用环孢素A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移植物经形态学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 与未治疗组和环孢素A组受体大鼠相比,青藤碱组大鼠心脏移植物的血管病较轻(血管分数分别为2.63±0.41、2.21±0.45、2.21±0.45).两药联合治疗组比单用任何一种药的移植物血管病都轻(1.65±0.55).单用青藤碱不影响bFGF、VEGF和ET-1的表达.青藤碱和环孢素A联合用药明显地减少bFGF、VEGF和ET-1的表达.单用青藤碱不能抑制抗供体抗体的形成物.结论 青藤碱在慢性心脏移植物排斥模型中有治疗价值.青藤碱联合环孢素A能有效抑制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移植物内血管的发生、血管紧张度和组织重构的介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测定中华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1(CO1)和 NADH脱氢酶亚基 1(ND1)基因序列 ,并根据这些序列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 ,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 方法 以 GNT- K法抽提虫体基因组 DNA,用特异引物 PCR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质粒载体 ,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 DNA作为模板 ,M13(F/ R)为引物于 L icor测序仪测序。检索 Gen Bank,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血吸虫两线粒体基因序列 ,作基因排序及比较分析后 ,用 PHYL IP和 MEGA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绘制系统发生树。 结果 克隆了中华血吸虫的 CO1和 ND1基因片段 ,并测定了两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这些序列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结论 中华血吸虫 CO1和ND1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提示中华血吸虫归属于亚洲血吸虫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位点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163例正常对照者和16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标本,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法检测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血压水平。结果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783/0.217和0.697/0.303。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脂联素基因276G/T多态位点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T基因型亚组甘油三酯水平较GG基因型亚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无关;276G/T多态性可能参与中国湖南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且可能影响血脂水平,276TT型者可能具有较高水平的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受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G蛋白B3亚单位(GNB3)基因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比较FK506对肝移植与肾移植后血尿酸水平影响是否一致,评价FK506治疗浓度差异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FK506治疗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肝移植受者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低于肾移植受者(P〈0.05)。高浓度与低浓度FK506组间高尿酸血症比例与平均血尿酸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肾移植GNB3基因T多态性组尿酸超标例数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会导致较高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GNB3 T基因型与服用FK506的肾移植受者发生高尿酸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