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34篇
  免费   14064篇
  国内免费   7950篇
耳鼻咽喉   1185篇
儿科学   2407篇
妇产科学   770篇
基础医学   8357篇
口腔科学   2835篇
临床医学   17464篇
内科学   12405篇
皮肤病学   1572篇
神经病学   3011篇
特种医学   5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62篇
综合类   40827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7370篇
眼科学   1663篇
药学   17941篇
  182篇
中国医学   14249篇
肿瘤学   6469篇
  2024年   498篇
  2023年   1671篇
  2022年   4359篇
  2021年   5432篇
  2020年   4831篇
  2019年   2615篇
  2018年   2750篇
  2017年   3891篇
  2016年   2932篇
  2015年   5456篇
  2014年   7432篇
  2013年   9089篇
  2012年   13065篇
  2011年   13875篇
  2010年   12901篇
  2009年   11664篇
  2008年   11854篇
  2007年   11452篇
  2006年   10336篇
  2005年   8119篇
  2004年   5911篇
  2003年   4724篇
  2002年   3606篇
  2001年   3392篇
  2000年   2466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摘要]目的: 利用心肌分层应变及心肌做功技术对长期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研究,评估其在长期腹膜透析下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长期规律进行腹膜透析且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14例,测量其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利用二维斑点追踪及心肌分层应变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及内膜层、肌层和心外膜层3层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LS),并结合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做功参数,共同评估左心室心肌功能,随访5年并比较腹膜透析5年前后相关数据变化。结果: 规律腹膜透析5年后,尿毒症患者LVEF改变无统计学差异;GLS在四腔心切面明显减低(P=0.018),并从心内膜减低至心外膜(LS心内膜层 P=0.029,LS肌层 P=0.017,LS心外膜层 P=0.004);心肌整体做功参数以整体无用功(GWW)升高为主(P=0.048),整体有用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期规律腹膜透析5年的尿毒症患者,其左心室整体心肌功能尚保持稳定,但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进一步受损,主要体现在后间隔和侧壁的各层心肌,心肌做功以GWW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究SMILE术后眼压的预测并校正。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瞻性验证。纳入2019-12/2021-12于中部战区总医院行SMILE的患者90例(180眼),随机抽取30眼为验证集,余150眼为训练集。前瞻性录入2022-01/2022-09SMILE的51例(102眼)为测试集。首先分析训练集手术前3d、术后1wk、1mo、3mo及6mo的眼压情况,确定眼压稳定期及于术前的眼压变化量(ΔIOP);再选取球柱镜代数和(SC)、球镜度(DS)、柱镜度(DC)及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平均曲率(Km)、前房深度(ACD),眼压稳定时的变化量(ΔCCT、ΔKm、ΔK1、ΔK2、ΔACD)及个体因素,纳入与ΔIOP相关的因素拟合回归模型;最后建立适合临床SMILE术后眼压预测及校正的公式并作效能验证。结果 除术后1wk、3mo及6moIOP三者间无明显差异外,余时段IO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素与ΔIOP拟合最佳回归方程:ΔIOP=0.459IOP术前-0.183SC-0.041Age+1.292ΔACD-1.270(调节R2=0.533,P<0.001)。仅纳入术前IOP和SC,拟合简化方程:ΔIOP=0.496IOP术前-0.194SC-2.952(调节R2=0.498,P<0.001);预测和校正公式:IOP术后预测=0.5IOP术前+0.2SC+3,IOP术后校正=IOP术后+0.5IOP术前–0.2SC–3。简化公式的效能验证显示良好。结论 SMILE术后3月IOP趋于稳定,且ΔIOP与屈光度相关。SMILE术后IOP可通过简化公式作快速临床预测和校正。  相似文献   
993.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ICAM-1、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 ,探讨sICAM 1、sVCAM 1与IL 1、TNF、IFN γ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检测 30例活动性RA患者与 30例健康对照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 ,sICAM 1与IL 1、IFN γ正相关 ,与RF亦呈正相关 ,sVCAM 1与IL 1、TNF、IFN γ正相关 ,与ESR、CRP、Stock指数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sI CAM 1、sVCAM 1水平显著升高 ,sICAM 1、sVCAM 1可能参与RA发病过程 ,sICAM 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sVCAM 1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白藜芦醇苷对低氧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白藜芦醇苷(PD)组。各组内按照肺小血管外径分为I组(30μm-100μm)和II组(101μm-200μm)。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压力(mPAP)、微量滴定法检测血浆和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光镜下观察肺小血管中膜厚度(MT%)和中膜面积(MA%)的变化。结果:低氧3周后大鼠mPAP、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肺小血管MA%、I组MT%显著高于对照组,II组MT%无显著性改变。低氧加PD预处理后上述改变明显轻于单纯低氧组。结论: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应用 [3H]-TdR和 [3H]-脯氨酸掺入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合成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促进静止状态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在 30μg/L浓度时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高峰,DNA及胶原蛋白分别于 2 4h和 36h合成最为显著。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6.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NT-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NT 3及其mRNA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分别用NT 3抗体及NT 3cRNA探针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NT 3及其mRNA在DRG各类细胞的分布 ,测定NT 3及其mRNA在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光密度值 ,所得数据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部分去背根后 ,各时相备用背根节大神经元内NT 3的光密度值较正常者进行性减少 ,(P <0 0 5 ) ,而NT 3mRNA的光密度值术后 3d减少 ,7d回升至近正常者水平。比较之 ,小神经元和卫星细胞NT 3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进行性增多 (P <0 0 5 )。 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各类细胞NT 3表达的影响不同 ,其功能意义可能与NT 3参与脊髓Ⅱ板层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探讨外源性重组人钙调素(recombinant human calmodulin,rhCa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并纯化rhCaM。将HUVEC接种于96孔培养板,加入不同浓度rhCaM,用MTT比色法检测rhCaM对HUEVC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rhCaM在0.04~0.4μg/ml浓度范围内可促进HUEVC的增殖,促增殖作用随细胞培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也与培养基中新生小牛血清的含量密切相关。故rhCaM对HUEVC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Gαq/11及磷脂酶C(PL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SHR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4周龄和12周龄SHR,颈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Gαq/11和PLC的含量。结果:SHR12周龄时动脉血压明显增高。4周龄SHR主动脉Gαq/11的表达较对照高 69.2 % (P <0.05)。4周龄和12周龄SHR主动脉PLCβ3分别较各自同龄对照组高66.9%和 85.1% (P <0.05)。结论:Gαq/11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上调参与SHR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1例散发多发性外生性骨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XT1以及EXT2基因的突变热点区域;并应用错配引物PCR扩增引入酶切位点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和鉴定突变。结果经测序证实在患者EXT1基因的第7内含子3’剪接位点上游26bp处发现一杂合突变,此杂合突变不存在于其表型正常的父母双亲中,是一个新生突变;错配引物扩增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50名家系外正常对照者中没有此突变。结论EXT1基因1633-26(C→A)突变可能是导致这个患者发生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