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7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952篇
耳鼻咽喉   287篇
儿科学   390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1148篇
口腔科学   409篇
临床医学   2475篇
内科学   1584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652篇
外科学   1587篇
综合类   562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348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2436篇
  31篇
中国医学   1765篇
肿瘤学   79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1282篇
  2012年   1782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571篇
  2008年   1531篇
  2007年   1616篇
  2006年   1471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脑得生处方不同工艺下对颈动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和体外凝血时间等方法.结果:连续灌胃脑得生各处方7 d后,处方1在4.28,2.14 g(生药)·kg-1,处方3在4.28 g(生药)·kg-1,均能明显抑制实验性动-静脉环路中血栓形成,血栓湿重分别降低26.1%,29.3%,22.3%;但是对小鼠体外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活血化淤作用依次为处方1>处方3>处方2.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9例有效,有效率为64.2%,5例死亡,死亡率为35.8%。14例患者治疗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在短时间内纠正缺氧保证氧合,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治疗肾移植后CMV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梗阻性肾病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梗阻性肾病模型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PTC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CUUO)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C的密度和VEGF的表达水平,TUNEL法对PTC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位凋亡测定,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第7天VEGF染色局部增强,PTC数量变化不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很少见.第14~28天,VEGF表达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PTC数量减少,肾小管扩张或萎缩明显.电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PTC内皮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为凋亡;TUNEL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第14天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结论 PTC减少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VEGF表达不足引起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文金明 《中医杂志》2008,49(1):38-40
目的观察红升丹药条脱管法配合Hanley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红升丹药条脱管法配合Hanley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69例(治疗组),并设68例单纯Hanley术作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症状、体征、并发症计分,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内、外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4.20%和82.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外口分泌物、内口分泌物、残余脓肿、硬结、残腔积血等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升丹药条脱管法配合Hanley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总结用带蒂筋膜皮瓣、肌皮瓣修复踝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41例年龄在4~58岁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9种带蒂筋膜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 36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皮肤浅层坏死,3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得到3~36个月随访,皮瓣良好.结论 择机选用合理的带蒂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较理想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55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67例,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P<0.05).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采用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62例(86.1%)患儿症状消失(治愈),8例(11.1%)症状减轻(好转),2例(2.7%)症状无改善(无效).结论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优选稳定的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处方。方法 首先检索国外同品种的有关资料,通过组合胶囊壳配方与内容物配方制备样品,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评价,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 按照A4处方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结论 组合处方A4最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鼻舒适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采用迪马Diamonsil C18柱(200mm&#215;4.6mm,5μm),以乙睛-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51:49:0.02)(用三乙胺调pH值至4.0)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线性范围是3.5~55.7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2%,RSD为2.5%(n=7)。结论HPLC法灵敏、简便、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评价和生产工艺监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灯盏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37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进行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和NTSYS2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0个引物在37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07条DNA片段,其中94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87.85%。遗传距离为0.36时,可以把灯盏花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采自滇东南的弥勒、丘北、泸西、个旧、砚山等地的9份种质资源;第二大类包括采自滇西北的古城、香格里拉的6份,以及滇东南丘北和弥勒各1份,共8份种质资源;第三大类包括采自滇中、滇东、滇东北、四川和贵州等地的20份种质资源。结论: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关系与其采集地的地理分布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