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89篇
  免费   3404篇
  国内免费   2490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儿科学   447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2679篇
口腔科学   636篇
临床医学   3925篇
内科学   3822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1080篇
特种医学   1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474篇
综合类   928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468篇
眼科学   532篇
药学   4099篇
  32篇
中国医学   2847篇
肿瘤学   217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1098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826篇
  2017年   954篇
  2016年   797篇
  2015年   1283篇
  2014年   1701篇
  2013年   2008篇
  2012年   2632篇
  2011年   2665篇
  2010年   2356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2243篇
  2007年   2345篇
  2006年   2090篇
  2005年   1656篇
  2004年   1934篇
  2003年   2295篇
  2002年   1999篇
  2001年   1700篇
  2000年   1016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肠和结肠囊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方法,来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肠及结肠囊跨肠壁电应差的变化,发现上述成分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转运,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泻下作用的原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本介绍了医院感染控制多媒体软件的设计与应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促进医院感染控制的进展,把感染管理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交叉血凝抑制实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H3A),产物纯化后,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2年1-10月共获得流感病毒246株,其中H3N2亚型210株,占85.4%,H1N1亚型2株,占0.8%,B型34株,占13.8%;2002年流感流行的高峰是6月;抗原性分析显示,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A/粤/236/2002和2001年流行株A/粤/448/2001以及目前国内代表株A/闽/151/2001的抗原比分别是5.6和4.0;其HAl区氨基酸序列和国际代表株A/悉尼/5/97同源性为94.2%,有19个氨基酸差异,其中发生在抗原决定族A、B、E上的有6个,受体结合部有3个。结论 2002年广东省流感病毒以H3N2亚型为主,其流行的分子基础是基因变异导致抗原性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犬污染性桡骨缺损的一期植骨修复的效果. 方法在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基础上,结合抗生素局部缓释技术,制备具有较强抗感染能力和较高成骨作用的ARBX.取成年杂种犬8只,于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15 mm节段性骨缺损,在缺损处注入5×106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静置15分钟后,于双侧缺损区分别植入ARBX、RBX,并用钢板固定.术后6个月对存活的6只犬进行取材,通过解剖学、X线片、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比较ARBX和RBX一期植骨修复犬污染性桡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术后6个月,ARBX侧有5只完全修复,1只中央部3 mm缺损未修复,均无骨髓炎表现,标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RBX侧有1只部分修复,5只未能修复,残留8~13 mm缺损,均有明显骨髓炎表现,标本细菌培养均为阳性. 结论 ARBX具有较高成骨活性和较强的抗菌能力,能够一期植骨修复细菌污染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奥美定注入小香猪体内后的生殖毒性。方法 注入奥美定后观察小香猪母代及子代的生长、健康情况 ,抽出奥美定检测丙烯酰胺单体含量以及抽血查染色体及微核试验观察。结果  6只母代小香猪健康 ,2只与公猪交配 ,4个月及 5个月后生出 9只及 4只子代小猪 ,健康情况亦良好。在半年及 1年后分别抽出奥美定检测丙烯酰胺单体没有增加 ,共检测 9只小香猪的染色体包括母代及子代 ,均未发现数目畸变及结构畸变 ,微核试验有细微的变化 ,并初步反映出与用药量大小呈正相关 ,但超量注射的一只动物 (18.5ml/kg)变化的千分值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从目前几项观察与检测指标看 ,实验量奥美定注入小香猪体内尚不具生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6.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方珐:选择我院2000~2002年确诊的16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与单克隆检测免疫学分型比较。结果:106例FAB分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学特征有M3 HLA-DR(-),M4、M5有CD14( )特征,及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63例FAB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学分型有单纯髓系4例,B-ALL18例,T-ALL5例,变异型23例,混合型13例。结论:在AML中(除M0、M7),不如形态学直观、分型仔细。对于ALL病FAB分型不如免疫学分型,对于M0、M7,只有依靠免疫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两者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状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靳岩  张涛  王丽丽 《血栓与止血学》2004,10(3):110-111,114
目的: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的患者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改变的意义及其与国际标准IL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动态监测1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初期患者服药1-2 d、3~10 d及1个月的PC、PS活性及INR值。结果:患者组PC、PS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特别是术后3-10 d PC、P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已下降到正常的50%左右,而此时INR尚未达到治疗范围,提示口服抗凝药治疗初期在人体凝血功能未下调时,抗凝系统功能已经开始下降,有发生血栓的倾向;并且,随着抗凝强度的增高(INR低于1.5-高于2.5),PC、PS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口服华法令抗凝患者在监测INR的同时,需要进行血浆PC、PS活性监测,以更好地预防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根据社会需要,以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研究和制定医学生培养目标在世界医学教育界日益广泛受到重视。国际医学教育组织以医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高效的测定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的方法,为有关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手段.方法以有机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测定大鼠纹状体、皮质、下丘脑NA、AD、DA、DOPAC及HVA的含量.结果测得NA、AD、DA、DOPAC及HVA的绝对回收率依次分别为:80.3%±12.4%,86.5%±14.3%,90.3%±12.1%,89.5%±17.2%、87.6%±[13].2%.线性范围0.2~20ng,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及10%.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迅速、回收率较高的特点,便于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CD11b在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红霉素对它的影响.方法肺纤维化患者(A组,n=13)13例经红霉素治疗3个月,收集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B组,n=13)13例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涂片,用桥联酶免疫法测定CD11b表达阳性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结果A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结论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红霉素能抑制肺纤维化患者外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