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19篇
  免费   5313篇
  国内免费   3210篇
耳鼻咽喉   500篇
儿科学   1178篇
妇产科学   240篇
基础医学   3220篇
口腔科学   1069篇
临床医学   6533篇
内科学   4540篇
皮肤病学   488篇
神经病学   1008篇
特种医学   1791篇
外科学   5102篇
综合类   15368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6081篇
眼科学   632篇
药学   6408篇
  78篇
中国医学   5335篇
肿瘤学   1961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1626篇
  2021年   2119篇
  2020年   1811篇
  2019年   924篇
  2018年   1061篇
  2017年   1496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2005篇
  2014年   2649篇
  2013年   3269篇
  2012年   4743篇
  2011年   5153篇
  2010年   4893篇
  2009年   4551篇
  2008年   4543篇
  2007年   4115篇
  2006年   3779篇
  2005年   3029篇
  2004年   2073篇
  2003年   1645篇
  2002年   1241篇
  2001年   1177篇
  2000年   861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超声引导下VacoraTM旋切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acoraTM真空辅助活检系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里脊肉和鱼丸作为实验材料,根据鱼丸大小将实验分为5组:0.5、0.8、1.0、1.5及2.0cm组,每组鱼丸3~5个。采用VacoraTM活检系统,先行灰阶超声扫查肌肉后将鱼丸置入肌肉中,超声扫查置入的鱼丸,同轴套管针在超声引导下插入鱼丸底部,在套管针引导和超声监视下行旋切真空抽吸术;旋切后取出采样腔内的组织标本,用超声检查肌肉内的残腔,确定无鱼丸残留声像图。结果每次旋切组织条比较完整,其大小为20.0mm×0.6mm,旋切次数随鱼丸大小的增加而增加;0.5、0.8、1.0、1.5及2.0cm组里脊肉内鱼丸全部切除的平均旋切次数分别为12、15、19、26和31。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18、23、27和34min。结论VacoraTM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定位准确、取样完整、操作简便。可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足够量的病理检查标本,为良性病变的完全切除提供具有潜在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最高的是D4S3103位点(35.62%);最低的是D4S2933位点(12.50%)。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范围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遗传距离内,该区域内有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D4S1546位点杂合缺失与肿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索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后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限定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即健康对照组,ARF模型组,模型+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组),模型+rrALR干预组(ALR组):根据给予rrALR的剂量不同分为ALR1组和ALR2组两个亚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16和21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在留取血、尿标本后,处死大鼠并取肾组织标本。常规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的变化;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L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ALR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ARF大鼠各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在第4、8、12、16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和空质粒组相比,ALR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在各时间点明显减轻;而肾组织的ALR蛋白表达增加(P < 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活跃;PCNA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rrALR对急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减轻病变和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RF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2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I-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C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C组不给予镇痛药物。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和C组在PCEA20、60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5min,A、B2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5.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栽培居群菘蓝中4种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北京、内蒙古、河北和陕西等4个栽培居群菘蓝叶片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等4种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在淹水胁迫下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及水分胁迫下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叶片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居群叶片中有机酸含量不同,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栽培居群有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升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结论: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所含各有机酸存在一定差异,在水淹等逆境条件下,其叶片中有机酸含量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并与其逆境生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先天性膀胱外翻的修复,探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瓣及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膀胱外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前鞘—腱膜瓣加局部皮瓣或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及腹壁缺损,局部皮瓣修复尿道上裂,肌皮瓣的应用面积最大为10cm×8cm。结果临床应用12例,膀胱外翻及腹壁的修复均达到了良好效果,膀胱括约肌功能基本恢复,二次尿道紧缩后12例均能控制排尿。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部分坏死2例,游离植皮后痊愈。结论选择性地应用腹直肌前鞘及腹外斜肌腱膜形成前鞘—腱膜瓣加强腹壁,局部皮瓣转移或应用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腹壁缺损能有效地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恢复膀胱颈部括约肌的连续性及尿道紧缩,能达到自主控制排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深低温保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形态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用形态学方法评价深低温保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效果。②方法 同种材料取自大月龄脑死亡胎儿。在冷冻保护液浸泡后置于4℃冰箱冷平衡,特制无菌冷冻袋包装。用液氮蒸气梯度降温方法完成降温,-196℃长期保存。复温后光镜、电镜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并与复温前比较。③结果 修剪后和解冻后的血管及瓣膜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光镜、电镜观察显示解冻后的主动脉基本结构完整,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形态结构正常,排列规则,局部可见黏液样变性以及部分内皮细胞脱落。④结论 本法同种材料的取材、冷冻保存效果可靠。初步建立了综合采集、长期冻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精神病人和正常人戒烟前后精神状况的变化及差异性 ,探讨戒烟措施。方法 对 71例精神病人和 5 0例正常人戒烟前及戒烟后 1周分别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进行测评。结果 精神病人强制性戒烟前HAMA、HAMD、SAS、SDS、BPRS分值分别为 (8.2 1± 6 .4 1)、(7.6 4± 5 .71)、(36 .81± 7.14 )、(33.71± 7.1)、(2 9.4 5± 8.4 7) ;戒烟后HAMA、HAMD、SAS、SDS、BPRS分值分别为 (16 .4 5± 6 .34)、(19.73± 8.71)、(5 8.1± 12 .12 )、(5 6 .31± 11.4 )、(37.32± 7.95 ) ;戒烟前后 5种量表分值变化与正常人戒烟前后分值变化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对精神病人强制性戒烟可引起明显的情绪反应 ,应适宜控制病人吸烟 ,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99Tcm 核素甲状腺扫描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99Tcm 甲状腺扫描并行甲状腺手术 ,将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对各种甲状腺结节定位诊断准确 ,但各组甲状腺结节扫描定性诊断结果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发现99Tcm 扫描对甲状腺结节的定位准确 ,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帮助不大。该方法快捷方便 ,病人所受辐射较少 ,尤其适用于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