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8篇
  免费   2900篇
  国内免费   1610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391篇
妇产科学   154篇
基础医学   1505篇
口腔科学   559篇
临床医学   3369篇
内科学   2332篇
皮肤病学   338篇
神经病学   626篇
特种医学   1019篇
外科学   2100篇
综合类   809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581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3272篇
  32篇
中国医学   2919篇
肿瘤学   1381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937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922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440篇
  2013年   1826篇
  2012年   2636篇
  2011年   2844篇
  2010年   2548篇
  2009年   2185篇
  2008年   2201篇
  2007年   2136篇
  2006年   1903篇
  2005年   1507篇
  2004年   1055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霍峰  王鹏  苏哲君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194-2196
目的:总结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1例舌癌术后缺损患者进行颏下岛状瓣修复,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全部病例行舌癌扩大切除术,舌缺损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同期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生长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10例皮瓣存活,皮瓣形态自然美观,舌活动灵活,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术后随访12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1例男性患者组织瓣上有胡须生长。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愈合。结论: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操作简单,修复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x线与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效果。方法对132例肾结石的患者,分别随机采用X线C臂机及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一期碎石取石治疗,其中采用x线引导组58例,B超引导组74例。结果X线引导组和B超引导组建立通道时间分别为(30.2±14.6)min和(10.6±6.2)min,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18±9)g/L和(11±5)g/L,结石残留率分别为36.2%(21/58)和44.6%(33/74),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分别为8例和3例;均无死亡患者。结论虽然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手术穿刺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多通道建立简便、设备要求低,是今后经皮肾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17例45岁以下 (青年组)和599例大于45岁(中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肿瘤分期外,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Ⅲ期患者所占比例为47.9%(56/117),明显高于中老年组的33.6%(201/599,P=0.010).但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6.0%比33.8%,10年生存率:29.2%比25.0%,P=0.418).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不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P=0.160,RR=1.187,95%CI:0.935~1.506).结论 尽管青年人食管癌的病理分期较晚,但其预后与中老年人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残胃癌一般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位癌。因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切除率低故操作仍困难。虽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趋于成熟,但关于腹腔镜残胃癌的报道仍较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在完成700余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成功施行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18例,其结果显示: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已掌握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外科医师可实施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支垫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掌侧LCP结合支垫钉技术治疗46例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男15例,女31例;年龄36~80岁,平均58岁.根据AO骨折分型,C1型19例,C2型18例,C3型9例.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2~39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掌倾角由术前平均-7.15°±5.77°改善至术后平均8.12°±3.09°(P<0.01),尺偏角由术前平均9.12°±6.39°改善至术后平均21.69°±2.51°(P<0.01).术后3个月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显示,优27例,良1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掌侧LCP结合支垫钉技术是治疗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恢复掌倾角并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单纯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单纯HIV感染AIDS患者共171例,按照临床检验项目要求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进行病毒载量、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γ-GT活性及乳酸(LACT)浓度;将患者分为病毒载量高值组(139例)和病毒载量低值组(32例)两组,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单纯HIV感染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血清LACT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CD3、CD4和CD8细胞计数升高,血清LACT浓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CD3和CD细胞4计数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HIV感染AID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实验室指标检测,并动态分析其变化情况,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探讨ADAM10基因mRNA及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共计43例脑胶质瘤患者标本,低级别胶质瘤22例,高级别胶质瘤21例,取脑膜瘤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ADAM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平均灰度值结果如下:阴性对照组为4.8,低级别组为22.1,高级别组为32.3,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膜、瘤组织内血管壁上.结论 胶质瘤恶性度越高,肿瘤侵袭性越强,ADAM10表达也越多,推测其可能参与胶质瘤侵袭生长;ADAM10同时也在血管壁上有较多表达,推测其可能与瘤周水肿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瘫的效果、策略和显微外科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行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舌下-面神经吻合术与肿瘤切除的时间间隔为1-13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Ⅵ级13例,Ⅴ级3例.术后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4例;15例患者闭眼能力恢复理想,恢复了静态时面部对称性和某些随意运动.结论 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时机的把握和显微外科操作技术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调查武警部队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的流行情况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驻山西武警某部战士1385名,采用自制腰痛问卷调查,生存质量测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分析NLBP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武警战士NLBP整体患病率为36.4%。NLBP战士总的生存质量(3.92±0.81)及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均明显低于非腰痛者(4.25±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LBP会影响武警战士的生存质量,指挥员应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以降低武警战士NLBP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