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71篇
  免费   4877篇
  国内免费   2724篇
耳鼻咽喉   481篇
儿科学   709篇
妇产科学   293篇
基础医学   2848篇
口腔科学   828篇
临床医学   5337篇
内科学   3697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999篇
特种医学   1903篇
外科学   4185篇
综合类   12911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5172篇
眼科学   626篇
药学   5869篇
  92篇
中国医学   4876篇
肿瘤学   2552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1516篇
  2021年   1957篇
  2020年   1684篇
  2019年   903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389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1811篇
  2014年   2443篇
  2013年   3089篇
  2012年   4445篇
  2011年   4458篇
  2010年   4096篇
  2009年   3577篇
  2008年   3850篇
  2007年   3703篇
  2006年   3282篇
  2005年   2478篇
  2004年   1696篇
  2003年   1408篇
  2002年   1107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2003年Onyx液态栓塞剂进入中国以来,得到了神经介入医师的广泛关注。尤其在颅内动静脉畸形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各地治疗的病例数差别较大,经验和疗效也有不同;更有一些医师出于对并发症的担忧而拒绝使用;使得Onyx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仍有很多的争议。笔者作为中国取得Onyx栓塞技术许可证的第一人,近年来致力于在国内外推广Onyx的栓塞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讲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五味子低温水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外标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0 mL/min,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的线性范围为5.0-200.0 μ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7%(RSD为1.97%;n=6).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五味子制剂的质控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的可行性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1 6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1 696例LC成功1 635例,中转开腹61例,中转率3.6%,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管残石3例,遗漏腹腔内病变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LC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日益成熟,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术前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辨明胆囊三角结构,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L5S1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L5S1椎体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35例植骨融合良好,5例融合欠佳;有1例出现尿路感染.结论 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植骨治疗L5S1椎体结核能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前提下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块的融合率和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75.
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提下,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结果:18例患者经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置管,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100%。置管期间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2.5d。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介入治疗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术(PCNL)对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侧)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旋转不完全型13侧,旋转缺如型4侧,反向旋转型3侧,无过度旋转型。病变位于左肾4例,右肾6例,双肾5例;结石大小(94.25±38.71)mm^2。结果:所有结石均成功击碎,一期PCNL清除结石11例,二期PCNL2例,结合ESWL治疗2例,行顺行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切开9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4例,肾绞痛2例.均经妥善处理治愈。结论:PCNL是肾脏旋转不良并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应仔细阅片,注意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的两组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术后患者,按照在腭裂修复时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分为重建组(22例)和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记录静态和发音时腭咽闭合运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腭咽闭合运动类型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非重建组明显缩小,各壁光滑丰满,未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环状闭合为主。非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大,可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冠状闭合为主。经比较重建组腭咽闭合良好率(90.91%)明显优于非重建组(37.31%)。结论鼻咽内窥镜观察证实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重建组。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腭咽腔和更易于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78.
目的我们应用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对不同Killip分级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室总体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的对比分析。方法对照组15例(G0),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Ⅰ级17例(G1),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ⅡⅢ级12例(G2)。利用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评价3组的左室总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在LVEF,ESC 2个参数中,G1比G0有显著差异(P<0.05),G2分别比G1和G0有显著差异(P<0.05)。在PER、1/3EF、1/3ER 3个参数中,G2分别比G1和G0显著下降(P<0.05)。②左室总体舒张功能,在PFR、1/3FF、1/3FR、EDC中,G1比G0有显著差异(P<0.05),G2分别比G1和G0有显著差异(P<0.05)。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在以LVREF为参数时,G1在4个节段比G0显著差异(P<0.05),G2在所有6个节段中比G1和G0均显著下降(P<0.05)。④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在以LVR1/3FF为参数时,G1在4个节段比G0显著下降(P<0.05),G2在所有6个节段比G0和G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功能受损或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79.
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对45例小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或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45个动脉瘤中41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1个90%闭塞。术后44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2.2%。栓塞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6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复发。结论对小型颅内动脉瘤采用GDC或Truf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根据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栓塞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0.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