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14篇
  免费   4902篇
  国内免费   2736篇
耳鼻咽喉   458篇
儿科学   713篇
妇产科学   302篇
基础医学   2821篇
口腔科学   832篇
临床医学   5377篇
内科学   3732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997篇
特种医学   1921篇
外科学   4214篇
综合类   1301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5204篇
眼科学   626篇
药学   5909篇
  93篇
中国医学   4883篇
肿瘤学   2562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1517篇
  2021年   1958篇
  2020年   1685篇
  2019年   904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1386篇
  2016年   1054篇
  2015年   1818篇
  2014年   2455篇
  2013年   3099篇
  2012年   4459篇
  2011年   4497篇
  2010年   4122篇
  2009年   3597篇
  2008年   3874篇
  2007年   3723篇
  2006年   3318篇
  2005年   2503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418篇
  2002年   1112篇
  2001年   937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简易防脱出的义眼台的制作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眼球摘除后的解剖特点设计义眼台大小,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涤纶布为材料制作复合材料义眼台,并对6只家兔行眼球摘除后置入义眼台,经HE染色观察及肉眼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置入物与眼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部分与组织无黏连,涤纶布形成牢固黏连,周围有纤维组织长入并包绕,义眼台无脱出、移位。结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涤纶布为材料制作复合义眼台,方法简易,效果可靠,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库存全血保存期间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库存全血保存期间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0例献血者.常规采血保存,分别于采集后10个时间点:2h,24h、3d、5d、7d、10d、14d、21d、28d、33d检测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及红细胞压积。结果 库存全血保存24h后高、中切粘度的升高有显著性(P〈0.05),14d后低切粘度的升高也有显著性(P〈0.05),但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无显著性。结论库血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血液流变学特性有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采用2%硝酸银肾盂灌注加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主干吻合方法治疗乳糜尿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68岁,平均46岁。病史6个月~30年,平均3.6年。乳糜尿来自左肾14例,右肾12例,双肾2例。结果 术后3d内尿乳糜试验转阴者8例,7d转阴者17例,11d转阴者3例。27例随访3~12年,复发3例,复发率11%。结论 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是治疗乳糜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构建抑制黑色素瘤抗原-1(MAGE-1)的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寡核苷酸链,克隆到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重组构建RNA干涉(RNAi)质粒载体。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经稳定转染后SHG-44细胞中MAGE-1的表达,以了解siRNA的干扰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UPER-MAGE-1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寡核苷酸链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并且序列与预期完全一致。稳定转染后G418筛选出的SHG-44多克隆细胞MAGE-1的表达经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对siRNA均有较明显的干涉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MAGE-1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抑制SHG-44细胞中的MAGE-1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5.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采用RT-PCR测定ABCA1 mRNA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及RXRα的蛋白表达水平.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按病理分级,比较病理组织为Ⅲ级和Ⅰ级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ABCA1 mRNA、RXR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ABCA1 mRNA(0.79±0.04)和RXRα mRNA(0.73±0.04)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 mRNA与RXRα mRNA增加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BCA1蛋白表达(0.22±0.03)下调水平与对照组(0.53±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Ⅰ级动脉硬化斑块ABCA1mRNA、R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及RXRα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6.
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该项手术。自1998年2月-2005年8月应用该方法治疗颈椎病215例,发生与内置物钢板及钛网相关的并发症14例,为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5例,男126例,女89例;年龄42~82岁,平均  相似文献   
47.
阐述了柯达DryView系列干式激光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日常使用须知及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48.
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在方型脸改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入路,在内镜辅助下,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切除部分咬肌和颊脂垫,进行方型脸的面部改型。结果本组共38例,其中男3例,女35例,年龄21~40岁。内镜完全可以清楚显示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下缘,视野清晰。使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可以更加精确和容易,且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低。下面部轮廓改善满意。结论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9.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MRI征象,观察椎体、终板、椎间盘及椎管等变化,并与X线平片及CT片进行比较。结果:椎体结核早期.MRI上可见椎体形态正常,椎体前中部骨质破坏,呈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椎体终板局限性破坏.椎间盘信号不均匀,可见囊状小脓肿形成;椎旁软组织肿胀或少量脓肿形成。MRI对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及椎管受累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及CT(P〈0.05)。结论:MRI对病变椎体病理改变具有高敏感性,使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MRI可清晰最示脊柱结核的椎体骨炎、椎旁脓肿、终板破坏及受累椎管狭窄程度.并有助于与椎体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模型组(B组),NAC治疗组(C组)。A组除不结扎盲肠,不刺穿盲肠外,余操作同B组;B组成功后不做任何处理;C组NAC治疗组,盲肠结扎穿孔后大鼠立即经尾静脉给予NAC 150 mg/kg体重。各组大鼠在术后6、12、24 h分次处死,每次10只,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血清ALT、AST水平B组、C组二组12 h后明显上升,ALT水平在12 h以后B组显著高于C组[(132.80±12.36)U/L比(87.40±10.22)U/L;(284.60±26.47)U/L比(156.60±13.56)U/L],AST水平24 h B组显著高于C组[(308.60±30.42)U/L比(175.60±17.67)U/L];B组大鼠血中炎性细胞介质水平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165.41±20.14,325.36±42.20,578.40±61.70;白细胞介素(IL)-1β为(128.24±17.21),(298.24±32.02),(302.36±46.26)肝功能与形态出现损伤性变化;C组血中炎性介质水平明显降低,TNF-α为(142.25±18.72)、(232.32±30.24)、(342.20±44.55)ng/L;IL-1β(96.41±16.3)、(164.30±26.18)、(201.47±40.56)ng/L肝功能与形态损伤减轻。结论NAC对大鼠脓毒症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