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91篇
  免费   11454篇
  国内免费   7513篇
耳鼻咽喉   930篇
儿科学   1421篇
妇产科学   922篇
基础医学   8776篇
口腔科学   2076篇
临床医学   12459篇
内科学   11198篇
皮肤病学   1142篇
神经病学   3516篇
特种医学   4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269篇
综合类   27060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0600篇
眼科学   1952篇
药学   12357篇
  124篇
中国医学   10041篇
肿瘤学   6617篇
  2024年   339篇
  2023年   1444篇
  2022年   3176篇
  2021年   4756篇
  2020年   4037篇
  2019年   2802篇
  2018年   2889篇
  2017年   3314篇
  2016年   2808篇
  2015年   4574篇
  2014年   5649篇
  2013年   6399篇
  2012年   8762篇
  2011年   9337篇
  2010年   7762篇
  2009年   6342篇
  2008年   6957篇
  2007年   7165篇
  2006年   6498篇
  2005年   5331篇
  2004年   4765篇
  2003年   4931篇
  2002年   4251篇
  2001年   3622篇
  2000年   2476篇
  1999年   1352篇
  1998年   708篇
  1997年   660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895年   1篇
  1890年   1篇
  1889年   1篇
  18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家庭”“家庭访问”中的“ぁぃさつ”语言行为为中心,通过实证调查和具体事例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和分析,探究中日两国ぁぃさつ语言行为的体系结构、共性和特性,可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同时帮助日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语言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cm、1.6~2.9cm、≥3cm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4.
阿格雷(Peter Agre)博士,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阿格雷教授其研究成果在于分离出了长期以来所搜寻的特定输送水分子的通道。这一发现开启了针对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系列生化、生理和遗传研究之门,从而使得研究人员可以仔细跟踪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并了解为何只有水分子而不是其他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阿格雷博士也因此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后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72例新鲜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对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结果胫骨中段骨折39例,其中延迟愈合6例,不愈合2例;胫骨下段骨折33例,延迟愈合7例,不愈合6例。结论胫骨干中下段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虽可解剖复位,但对骨折端血循环破坏严重,是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组织工程中胶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制备、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体内植入相容性情况等方面。其中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器官重建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细胞种植基质材料应具备:①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7.
(加味)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65例SAP患者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0例。2组的内科治疗相同,中药组一经确诊即予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治疗,每剂煎成100~150m l,自鼻胃管内注入或口服,每日2~3次,直至患者腹痛缓解、腹胀基本消失、肠鸣恢复。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72 h后的PaO2、SaO2肾功能、脑病、局部并发症情况、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病死率,以及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72 h后中药组与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5.71%、73.73%,P<0.05;肾损害、脑病、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血清中PAF、TNF-α、IL-1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汤剂对SAP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抑制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可能是该汤剂治疗SAP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1999年7月~2003年12月用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5.3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33例;参照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方法,Ⅰ型15例、Ⅱ型18例、Ⅲ型9例。[结果]4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14~60个月);骨折愈合11~26周,平均16周。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浅表感染6例,深部感染2例,踝关节严重创伤性关节炎2例,踝关节强直1例。踝关节功能根据Bourne标准,优19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显著,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在临床使用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进展型卒中(SIP)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放免荧光法检测法测定47例进展性卒中患者,45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血浆Hcy水平在SIP组为(25.49±15.73)μmol/L,在非进展性卒中组为(19.78±9.36)μmol/L.SIP组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和对照组.结论 SIP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其鉴别诊断意义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患手共47只129指,以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患手共42只107指,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仅作简单的康复性锻炼指导,由患者在院外自己完成功能锻炼。采用Swanson法对患指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九孔柱试验法对患手整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和手整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19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13~20个月。治疗前A组患指的强直失能指数(indexofankylosis,IA)值为82%±20%,B组为78%±17%;治疗后A组为45%±13%,B组为52%±14%;治疗前后A组IA差值为37%±15%,B组为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九孔柱测量值28.34±5.62s,B组为27.47±5.78s;治疗后A组为20.73±4.25s,B组为21.86±4.12s;治疗前后A组九孔柱测量差值为7.61±2.27s,B组为5.61±2.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