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46篇
  免费   6055篇
  国内免费   3779篇
耳鼻咽喉   541篇
儿科学   963篇
妇产科学   420篇
基础医学   3547篇
口腔科学   1258篇
临床医学   7058篇
内科学   5053篇
皮肤病学   673篇
神经病学   1287篇
特种医学   2654篇
外科学   5888篇
综合类   17337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6994篇
眼科学   762篇
药学   7172篇
  91篇
中国医学   6458篇
肿瘤学   2810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29篇
  2022年   1814篇
  2021年   2306篇
  2020年   2062篇
  2019年   1084篇
  2018年   1186篇
  2017年   1692篇
  2016年   1235篇
  2015年   2285篇
  2014年   3040篇
  2013年   3935篇
  2012年   5855篇
  2011年   6207篇
  2010年   5758篇
  2009年   4798篇
  2008年   5139篇
  2007年   4914篇
  2006年   4356篇
  2005年   3451篇
  2004年   2389篇
  2003年   1862篇
  2002年   1445篇
  2001年   1389篇
  2000年   1053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丹参注射液椎管内局部灌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改良Allen's法造成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模型,硬膜下插管。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按每天0.3ml/kg体重的总量分4次从硬膜下导管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推入生理盐水。损伤后8、72h对脊髓损伤区进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元凋亡、bcl-2等进行评价。结果 丹参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数目TUNEL法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5)。bcl-2的表达丹参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轻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能改善损伤脊髓微循环,抑制和减轻脊髓损伤后的两种死亡方式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无神经症状寰枢椎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例无神经症状的寰枢椎骨折患者行牵引后,再行头颈胸石膏或颈托外固定,其中1例枢椎椎体骨折患者仅行颈托外固定。结果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枕颈部痛均消失,颈椎活动范围轻度减小。结论对无神经症状的寰枢椎骨折患者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经验。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动脉内溶栓术治疗上肢动脉闭塞5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例、下肢动脉闭塞22例。结果经术后4个月~9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8/8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80%(16/20例),总血管再通率为85.71%(24/28例)。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我们要提高意识,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社区的229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29名空巢老人中,63名(27.5%)存在焦虑症状,35名(15.3%)有抑郁症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躯体疾病、既往职业、子女探望间隔时间、亲友联系。结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为躯体疾病种类多、子女探望时间间隔长、既往无职业、与亲友联系少等;政府、民政部门、医护人员、社区居委会及家庭成员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9.
腔镜筋膜外下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pifascial lapar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EL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2例共1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剖面流速图、空气体积描记仪、临床分级和静脉功能评分等方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情况、静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手术的长期效果。结果:本组共离断小腿交通静脉42支,平均3支/肢体,功能不全的交通支67.4%(29/43)距内踝20cm以内;手术前后静脉功能综合评分均值、手术前后彩超剖面流速图静脉返流量均值和空气体积描记仪3项指标术前、后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3~15个月,随访率100%。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6条溃疡肢体中有5条肢体溃疡全部愈合(83.3%)。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CEAP临床评分,除色素沉着无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腔镜筋膜外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在临床上的结果令人满意,在目前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缺乏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时,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微创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用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血管化MRI表现和特点。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mmHA义眼台,于术后第2、3、4、5、6周对所有手术兔行双眼MR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计算义眼台强化区体积与义眼台体积比值(VE/VHA),对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于第2、4周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只,第6周对剩余动物义眼台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第2、3、4、5、6周VE/VHA值分别为0.570±0.055;0.787±0.036;0.995±0.014;1.000±0.000;1.000±0.000。第2、3、4周VE/VHA值逐渐增加,均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94,P=0),第4、5、6周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6,P=0.520)。术后2周病理显示义眼台周边有纤维血管生长,第4、6周整个义眼台完全血管化。结论MRI可直观、准确地评价义眼台血管化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