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3篇
  免费   2253篇
  国内免费   1405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564篇
妇产科学   189篇
基础医学   1522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3569篇
内科学   1898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888篇
外科学   1803篇
综合类   6814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362篇
眼科学   322篇
药学   2969篇
  21篇
中国医学   2319篇
肿瘤学   115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787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1270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679篇
  2010年   2466篇
  2009年   2061篇
  2008年   2333篇
  2007年   2163篇
  2006年   1890篇
  2005年   1442篇
  2004年   881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疟疾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性感染性疾病之一,但是目前药物抗性虫株的出现、有效疫苗的缺乏,特别是对疟原虫生物学、疟疾病理机制以及宿主在疟原虫感染后的免疫应答等方面了解不足是控制疟疾的主要困难.大量研究发现,机体内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包括疟疾在内的多种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凶此受到研究者口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疟原虫等寄生虫巾也先后鉴定出MIF分子,它们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高等牛物MIF分子的典型特征,而且还具有与之相似的功能.尽管其在感染过程巾的作用尚不清楚,但迄今为止多项研究表明,这些宿主MIF的同源分子具有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能力.该文综述了宿主MIF和寄生虫MIF在疟疾感染和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92.
胰腺间变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胰腺间变癌是少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本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间变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j~74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尾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作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另1例同时行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术。3例胰体尾肿块,2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另1例肿瘤已侵犯周围脏器,行全胃、结肠脾曲、腹腔动脉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可见圆形、卵圆形、多边形和梭形的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明显,也可见巨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及破骨细胞样巨细胞。随访5例,术后平均生存5.5月.均死于肿瘤腹腔内和肝脏转移。结论胰腺间变癌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并可见巨核或多核的巨细胞或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呈侵袭性生长,易侵犯周围脏器、大血管和发生肝脏、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3.
悬灸足三里对疳积大鼠胃泌素和胃动素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治疗疳积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非经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特制高脂肪、高热量饲料喂养造模.造模后,艾灸足三里治疗.[结果]造模后大鼠进食量、体重、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2个疗程治疗后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足三里能提高疳积大鼠的进食量、体重及血中GAS、MOT水平,从而明显改善其低下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CD4+CD28nullT淋巴细胞Kv1.3钾通道的数量是否增加,探讨CD4+CD28nullT淋巴细胞上Kv1.3钾通道的表达.方法 选择17例ACS患者,1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运用荧光染色标记及膜片钳技术检测单个T淋巴细胞(CD4+CD28nullT淋巴细胞和CD4+CD28+T淋巴细胞)上Kv1.3钾通道的数量,比较Kv1.3通道在两种细胞上的差别.结果 ACS患者的CD4+CD28nullT淋巴细胞比例为(6.97±2.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0.84)%(P<0.05).ACS患者的CD4+CD28nullT淋巴细胞数量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52,P<0.05).ACS患者CD4+CD28nullT淋巴细胞Kv1.3通道的电导、密度、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28+T淋巴细胞(P<0.01).而两组CD4+CD28+T淋巴细胞间Kv1.3通道的电导、密度、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CD4+CD28null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ACS患者CD4+CD28nullT淋巴细胞上Kv1.3钾通道数量比自身和对照的CD4+CD28+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CD4+CD28nullT淋巴细胞的功能可能与Kv1.3钾通道增多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低氧对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迁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PBMC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低氧环境下PBMC的迁移率降低31%。对其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显示,NK细胞的迁移率降低31.7%,单核细胞的迁移率降低63.1%,T、B淋巴细胞的迁移率无显著变化。结论低氧能显著影响单核细胞及NK细胞的迁移功能;检测低氧条件下PBMC的迁移能力,可为以免疫细胞迁移功能为靶点的炎症等疾病提供新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深圳地区8 559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受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空腹血糖受损(IFG)分布情况及与其与脂肪肝和高血脂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深圳地区事业单位的8 55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测定,且每人均以超声检查脂肪肝的状况。数据以不同年龄、性别及有无IFG的发生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8 5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中男性IFG阳性率为 2.50%,女性IFG阳性率为1.52%。20岁起每10岁为一组,男性IFG分别为0.77%、1.81%、5.23%、7.21%;女性为0.25%、0.93%、2.76%、5.06%。各年龄组间IFG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别(P<0.01)。IFG者的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P<0.005)。结论:深圳地区空腹血糖受损男性高于女性,且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空腹血糖受损者的脂肪肝和高血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大鼠心肌多胺代谢变化规律,探讨多胺代谢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正常、缺血再灌注2 h、6 h、12 h和24 h时心肌鸟氨酸脱羧酶(ODC)和精胺/精脒乙酰转移酶(SSAT)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多胺含量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ODC和SSAT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至再灌注24 h时,与假手术组比,ODC mRNA和SSAT mRNA转录分别增加了3.1倍和3.8倍(P<0.01),ODC和SSAT的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3.1倍和2.9倍(P<0.01).精胺、精脒和多胺总代谢池含量减少,至再灌注24 h时,分别比假手术组少了33.6%、35.3%和32.9%,而腐胺多了58.9%(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多胺代谢失衡,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克隆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基因,构建PTCH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方法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coliBL21-CodonPlusTM-RP,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进行鉴定.结果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克隆出长为789 bp PTCH目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论 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表达PTCH融合蛋白,为制备PTCH多克隆抗体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257名医务人员,于2013年的第二季度,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这257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现场提问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六步洗手法操作并检查各科室洗手设施配备等.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59.01%,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最低,六步洗手法正确率87.91%,手卫生知识完全知晓率61.75%,月手消毒剂消毒用量共708 520 ml,部分科室领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手卫生设施不全,手卫生知识培训不够全面及时.结论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 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 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 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 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 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 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