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0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51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440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893篇
内科学   589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377篇
外科学   715篇
综合类   204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838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890篇
  12篇
中国医学   1038篇
肿瘤学   32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 n 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 HCMV)。方法 :建立套式 PCR检测 HCMV DNA,同时结合病毒分离检测临床标本。结果 :在 2 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 ,10例病毒分离及套式 PCR均阳性 ;1例病毒分离阴性 ,但套式 PCR阳性。对 58例妊娠早期孕妇血标本进行检测 ,套式 PCR阳性率为 9% ,病毒分离阳性率则为 7%。结论 :套式 PCR是一种临床检测HCMV的快速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小鼠γ 干扰素在小鼠哮喘模型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表达对过敏原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作用。方法 :C5 7小鼠经卵蛋白 (ovalbumin ,OVA)腹腔致敏和气道吸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 ,48h后收获小鼠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 ,BAL)和小鼠肺 ;哮喘模型在OVA激发前 48h ,在其气道内给予带有γ 干扰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 (replication deficientadenoviruswithIFN γgene,AdCMVmIFNγ) 5× 10 8空斑形成单位 (pfu) ,同上在OVA激发 48h后收获其肺泡灌洗液和肺。结果 :在卵蛋白所致的哮喘模型中 ,肺组织病理可见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及部分肺泡内明显的嗜酸粒细胞浸润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平均占 (75 .13±6 .85 ) % ,而在阴性对照组中则未见嗜酸粒细胞 ;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内给予AdCMVmIFNγ后 ,肺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程度明显减少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占 (9.0 0± 4.5 8) % (P <0 .0 0 1) ,二者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结论 :小鼠的IFN γ经腺病毒介导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过敏原所致的肺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从而为进一步利用细胞因子的体内转基因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探索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3.
除痹方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 ,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中、晚期类风湿病的阳虚寒凝、痰瘀互结和阴虚热郁、痰瘀互结两个不同的基本证型 ,自拟除痹温经汤和除痹清络汤。临床治疗中、晚期类风湿病 74例 ,治疗组 44例 ,治愈 5例 ,显效 19例 ,有效 16例 ,无效 4例 ,愈显率为 5 4.5 4% ,总有效率为 90 .91% ;对照组 30例 ,治愈 2例 ,显效 7例 ,有效 13例 ,无效 8例 ,愈显率 30 .0 % ,总有效率 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相似文献   
94.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3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手术治疗25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行端端鞘膜法缝合13例,束膜法缝合5例,神经移植4例,粘连松解3例,结果按朱家恺标准评价,优者24例,良者6例,可者1例。随访时间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结论熟知桡神经和肱骨干及桡骨小头的密切解剖关系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医生的责任心,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安全可以避免的。手术应尽量进行,不能考虑骨折愈合与否。  相似文献   
95.
超声心动图检测模拟失重大鼠左心室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验证模拟失重4wk大鼠心脏工室的结构与功能 否出现类似航天员飞行后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模拟失重大鼠心脏左室的结构与功能。结果 模拟失重4wk大鼠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短径显著减小;左室壁厚度亦减小,但差别未达显著程度。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及其相应的体重归一化指数皆显著减少,左室估计质量及其指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6.
酮康唑微囊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酮康唑微囊的体外溶出特点。方法 按中国药典所载转蓝法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 酮康唑微囊在人工胃液中90min内可达到最大溶出,其最高累积溶出百分率接近90%,其溶出行为符合Weibull概率函数分布,相关参数为:药物溶出50%的t1/2=25min,特征数td=42min,形态参数m=0.6min。结论 酮康唑微囊在人工胃液中溶出较理想。  相似文献   
97.
俞佳  杨民锋  商国美  马珂 《医药导报》2003,22(11):800-801
目的:测定碘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模型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苯甲酸和水杨酸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24%,0.23%;99.62%,0.42%.分析了3批样品,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8.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25±5)℃下,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NS)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头孢拉定在NS中配伍18 h内各时间段的含量、pH值及微粒数,同时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 h内含量均在98%以上,18 h时,两药含量略有下降,外观颜色略显微黄,pH值、微粒数无明显改变.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头孢拉定可在NS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良性和恶性腹水中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 (SIL 2R)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0例良性、2 4例恶性腹水病人的腹水中SIL 2R与INF表达。结果 良性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分别为 12 10 2 0± 2 6 3 72U/ml、79 32± 2 2 39ng/L ;恶性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分别为 6 10 36± 189 2 3U/ml、2 0 0 1± 2 2 2 5ng/L ;良性腹水组SIL 2R与TNF浓度均明显高于恶性腹水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联合检测两者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2 %、83%、90 %。结论 检测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0.
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加强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2年10年收治的7例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全部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处理(包括局部切开引流、清创术和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死亡。结论:临床上对该病应有足够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外科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