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42篇
  免费   5428篇
  国内免费   3544篇
耳鼻咽喉   646篇
儿科学   853篇
妇产科学   546篇
基础医学   5217篇
口腔科学   1010篇
临床医学   6498篇
内科学   7056篇
皮肤病学   629篇
神经病学   2605篇
特种医学   2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863篇
综合类   11986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009篇
眼科学   882篇
药学   5849篇
  67篇
中国医学   4281篇
肿瘤学   3422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742篇
  2022年   1541篇
  2021年   2674篇
  2020年   2136篇
  2019年   1604篇
  2018年   1687篇
  2017年   1740篇
  2016年   1535篇
  2015年   2627篇
  2014年   3210篇
  2013年   3749篇
  2012年   5329篇
  2011年   5620篇
  2010年   4278篇
  2009年   3512篇
  2008年   4014篇
  2007年   3630篇
  2006年   3301篇
  2005年   2701篇
  2004年   2049篇
  2003年   1884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952篇
  2000年   759篇
  1999年   459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46篇
  1975年   39篇
  1974年   39篇
  1973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构建木聚糖酶进化树,研究了两个家族的分子进化,发现它们进化模式有差别,F/10家族木聚糖酶在进化时间上较早,功能分化不太完全,具有部分糖苷酶属性,在分解产物中含有较多单糖;而G/11家族木聚糖酶在进化时间则相对较近,多在真菌中出现,功能分化较为完全,很少含有糖苷酶的属性,分解产物中低聚寡糖成分较多.F/10木聚糖酶分子进化显示出生物进化来源于高温环境,热稳定性比G/11木聚糖酶高,这与它们三维结构的不同有关.所以,木聚糖酶的进化方向是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和底物特异性的进一步增加,这个结果对木聚糖酶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低、中、高浓度臭氧注入猪正常椎间盘后不同时间段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既高效又安全的臭氧浓度,为临床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型猪10只,于透视下用21G Chiba针刺入猪腰椎间盘中心部,经穿刺针注入臭氧3 ml,重复3次,在椎间孔处注入5 ml于椎旁组织内。其中L5~6,L4~5,L3~4和L2~3分别注入臭氧浓度为90μg/ml,60μg/ml,30μg/ml及无菌空气,L6~S1不进行任何干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各2只,在相同时间点进行CT及MR检查。处死后取出椎间盘及椎旁肌肉标本,作大体和光镜下观察,对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内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臭氧浓度越高,增高趋势越明显。术后MRI随访1个月时高浓度组髓核信号T2加权开始减低,其他组不明显。术后2个月注射组所有椎间盘信号均减低,臭氧浓度越高,信号减低越明显。光镜下1天出现髄核细胞的肿胀变性,1周髄核细胞出现与注射浓度正相关的体积缩小和基质含量减少,此后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髄核组织,在3个月时,高浓度组髄核干涸的程度,继发纤维化均较中、低浓度组高,并且出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中、高浓度椎旁肌肉注射1周时出现肌纤维肿胀变性及间质黏液变性。结论臭氧浓度越高,髄核的干涸效果越明显,椎间盘退行性变也越明显。高浓度臭氧盘内注射,3个月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宜进行临床应用,椎旁肌肉内不宜注射中、高浓度臭氧。  相似文献   
103.
6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重庆市、石家庄市6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当前特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心理健康的因子分数都明显高于全国教师心理健康的常模。特校教师中有“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有焦虑与恐惧问题的所占比例较高。本文还分析了特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提出了促进特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心电监护仪在各大、中医院应用非常普遍.它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测量心电波形、血氧饱和度、体温和血压等参数.本文介绍了心电监护仪袖带和导管故障、气泵故障、排气阀故障的现象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开发放射治疗信息管理与验证治疗系统计算机软件,减少影响精确放疗的人为因素,提高放疗质量.方法 系统采用VC++编程语言、SQI数据库等工具开发管理病人、摄取定位片、验证治疗等模块,各模块使用同一主菜单进行管理.结果 该系统将VARIS网络、医用模拟定位机视频输出及CR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放射治疗各个环节数字化,放疗摆位验证得到实时控制.结论 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数据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治疗各种掌指骨骨折的不同疗效。方法:47例(62处)掌指骨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9例(24处),闭合性骨折28例(38处),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肌腱损伤10例(13处)。分为微型钢板固定组27例(34处)及克氏针组20例(28处)。采取伤口清创,微型解剖钢板螺丝钉系统内固定术及克氏针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骨性愈合,以TAM为评定标准,微型钢板组中优为20例,良10例,优良率为88.2%。克氏针组中优为12例,良7例,优良率为67.8%。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使用微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掌指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及伤口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8.
预防医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并评价郧阳医学院 2 0 0 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期末考试试卷。方法随机选择 2 0 0 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3 5 1名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 ,平均成绩为 72 3分 ,标准差为9 77分 ,试卷信度为 0 99。结论本试卷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但是也反映出学生综合应用试题得分较低、某些试题难易不当等问题 ,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情志学说和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对情志产生的生理机制作新的诠释。认为脑神的气化出入及整合作用是情志发生的生理基础 ;五脏所化的气血精津为情志发生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女性腹膜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石群立  吴波  孟奎  马恒辉  孙桂勤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7):616-619,623,F004
目的:分析12例女性腹膜原发癌(FPCP)(10例浆液癌、1例黏液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复习我院1992至2002年间12例FPCP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收集随访资料,记录大体标本所见,调出全部蜡块重新切片,并行PAS染色及细胞角蛋白(CK)7、CK20、ER、PR、牛血清清蛋白100(S-100)、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D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患者年龄在32—67(平均48.75)岁,10/11例患者血CA125明显增高。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者:PAS为7/11,CK7为10/11,CK20为10/11,CD15为11/11,S-100为8/11,CA125为6/11,CEA为6/11,ER为4/11,PR为2/11。黏液性腹膜癌预后极差,其余类型与卵巢原发性上皮癌相似。结论:女性FPCP被认为起源于中肾旁管(Muller管),组织学上与同类型的卵巢癌一致,在排除卵巢原发癌的基础上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女性FPCP、腹膜间皮瘤和卵巢原发癌。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