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2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548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75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919篇
内科学   780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科学   579篇
综合类   18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1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794篇
  3篇
中国医学   664篇
肿瘤学   46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Thyrocytes expressing MHC class Ⅱ molecules were separated from transgenic mice and were co-cultured with autologous spleen T lymphocytes. T cells did not proliferate and were not activated, but CD4+ T cells were promoted into apoptosis.  相似文献   
32.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营养素食预防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常规正常饮食,观察组于化疗开始当天实施营养素食.连续7~10d,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化疗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素食对化疗患者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转录因子E2F-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等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2F-4的表达,半定量分析E2F-4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乳腺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之E2F-4表达呈阴性;65例乳腺癌中33例(50.8%)呈E2F-4高表达;E2F-4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E2F-4作为肿瘤的相关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E2F-4的高表达可能是评判乳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三维数字模型在中耳手术中面神经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患者术前CT断层扫描数据,通过Auto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和SketchUp软件构建面神经嵴的三维数字模型,提供任意视野观察,进行手术计划,虚拟术后术腔的空间变化,与术中图像对比.结果 成功构建面神经嵴、面神经管及相邻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为中耳手术入路提供帮助,使用者可与模型进行交互作用并可任意操作模型,术中随时观察,为手术计划提供准确的形态信息.结论 AutoCAD及SketchUp构建面神经嵴的三维数字模型,方法简单可行,并可用于耳科的解剖教学和手术模拟,证实了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并植骨治疗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对1996年2月~2003年11月收治的47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植骨组28例,非植骨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随访lO~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植骨组骨折愈合率为95.6%(22/23),感染率为4.3%(1/2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3个月,非植骨组则分别为62.5%(10/16),6.25%(1/16)和9.7个月。临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有害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陈旧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外加ω-3鱼油脂肪乳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时间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功能指标、趋化因子及腹内压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首次排便时间等病情症状明显改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FK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及乳果糖/甘露醇(L/M)、腹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三叶因子(ITF)、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  相似文献   
39.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前病变,具有发展为胃癌的危险。阳主动,阴主静,文章基于阴阳理论,衷中参西,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以阴阳消长失调和基因调控紊乱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周期紊乱和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是阴阳消长失衡在细胞基因调控水平上的体现,进而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过程,为中医药治疗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丰富治疗该病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40.
实时定量RT-PCR的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时定量RT-PCR广泛应用于定量检测mRAN表达水平,为基础研究、分子药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方法。该法具有易操作、高通量、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随着新酶、新探针和新仪器的发展而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将对实时定量RT-PCR的定量原理、仪器应用、探针种类的研究进展以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检测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