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75篇
  免费   5495篇
  国内免费   3058篇
耳鼻咽喉   413篇
儿科学   608篇
妇产科学   385篇
基础医学   4007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6173篇
内科学   4867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1772篇
特种医学   2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724篇
综合类   1225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943篇
眼科学   931篇
药学   5882篇
  71篇
中国医学   4668篇
肿瘤学   2876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842篇
  2022年   1861篇
  2021年   2759篇
  2020年   2284篇
  2019年   1431篇
  2018年   1515篇
  2017年   1716篇
  2016年   1394篇
  2015年   2191篇
  2014年   2774篇
  2013年   2918篇
  2012年   4158篇
  2011年   4290篇
  2010年   3387篇
  2009年   2799篇
  2008年   3065篇
  2007年   3240篇
  2006年   2880篇
  2005年   2307篇
  2004年   2002篇
  2003年   2110篇
  2002年   1768篇
  2001年   1478篇
  2000年   939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6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 ,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 ,菌株为 2 6 0 0 3- 2 1、4 482 4 - 3及 932 0 1- 3,瘤种为S180 。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 后 ,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 5组 ,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 ,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 增长的影响。结果 :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 ,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0 1) ;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 0 .6 %、4 8.3%、4 5 .5 %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 75 .0 %。结论 :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 的增长 ,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2.
两种鼠蚤成熟过程中组织化学研究Ⅰ糖原和PAS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等单蚤Monopsyllns anisus(Rothchild)和级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Schoenherr)吸血消化成熟过程中糖原和PAS物质的变化。方法:用高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 PAS)法显示未吸血蚤、吸血后不同消化时间蚤体内糖原和PAS物质。结果:2种蚤糖原和PAS物质以脂肪体含量最高。吸血后成蚤消化道各部分PAS反应均有增高,不同消化时间(24、48、72h)不存在显著差异。2种蚤中雌蚤吸血后卵黄细胞发育过程中PAS反应的变化相似,但不等单蚤发育较缓慢细蚤迟缓。结论:吸血将导致2种蚤消化道糖原不同程度的增加。亦能促进雌蚤卵黄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设计维甲酸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可能的有效方案,本文对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9-cisRA)体外诱导分化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SK-N-SH细胞经9-cisRA处理后,采用相差显微镜,神经纤维银染法,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观察9-cisR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9-cisRA作用SK-N-SH细胞7d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12d时出现神经原性表型,多个细胞形成“神经节”,节间形成粗而长的类神经纤维;尼氏小体和银染法亦证明细胞产生显著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9-cisRA对该细胞有分化作用。却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结论:9-cis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能产生明显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制备鼠抗大肠杆菌CD多克隆抗体,方法:亚克隆CD基因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和pBV222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诱导表达并纯化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通过重组质粒的酶切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成功地表达和纯化出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成功制备了鼠抗CD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CD和GST-CD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CD基因的表达,为临床前和临床上深入开展CD基因的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5.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并且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20只,体重(23.0±2.5)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静注10mg.kg-1硫喷妥钠后,气管插管,静点琥珀胆碱和芬太尼控制呼吸,维持麻醉.T3~4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ml,15min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min.分别在给药前和结扎40min时、开放后1h、3h、5h抽取右心房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给药前所测定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基础值.结果Ⅱ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Ⅰ组HR、MAP和CVP分别下降22%、25%和28%.两组再灌注后1h、3h及5h 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和结扎40min.Ⅰ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而6-keto-PGF1α组内组间比较,变化趋势与TXB2恰相反.Ⅰ组有1只因室颤而死亡,Ⅱ组有4只(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B2和6-keto-PGF1α有一定关系,高位硬膜外阻滞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7.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血清识别的成虫抗原 (AWA)中的特异蛋白带 ,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免疫印迹法分析AWA的特异蛋白带 ,电泳层析法分离靶抗原。结果 :获得了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识别的 6 7kD蛋白。结论 :电泳层析法是一种分离血吸虫抗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人体前胸矢状面倾斜度的大小及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予正中矢状面重建。分别测定上中下胸廓层面前后体表中线至脊髓距离及各层上下间距,计算出前胸倾斜度。查TMR表得出中平面深度及脊髓深度处上中胸及中下胸层面剂量误差。结果前野各层面至脊髓距离变化较大,后野变化较小。人体前胸倾斜度范围为25~56°。上中胸段组的上下缘剂量误差较大,躯体中平面平均相差8%,脊髓17%。中下胸段组剂量误差较小,躯体中平面4%,脊髓7%。误差随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根据倾斜度得出合适的楔形板修正角度大约为10~35°。结论人体前胸矢状面存在自然倾斜度,这种倾斜影响前野剂量分布,应予以个体化修正。建议根据角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头足向楔形板优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入路并发症,以提高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我科53例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出现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1例发生腹膜后乳糜液漏,1例切口疝,1例气胸,2例深静脉血栓栓塞,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和术者对该段解剖知识,手术操作,认识程度和经验有关,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