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75篇
  免费   5495篇
  国内免费   3058篇
耳鼻咽喉   413篇
儿科学   608篇
妇产科学   385篇
基础医学   4007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6173篇
内科学   4867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1772篇
特种医学   2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724篇
综合类   1225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943篇
眼科学   931篇
药学   5882篇
  71篇
中国医学   4668篇
肿瘤学   2876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842篇
  2022年   1861篇
  2021年   2759篇
  2020年   2284篇
  2019年   1431篇
  2018年   1515篇
  2017年   1716篇
  2016年   1394篇
  2015年   2191篇
  2014年   2774篇
  2013年   2918篇
  2012年   4158篇
  2011年   4290篇
  2010年   3387篇
  2009年   2799篇
  2008年   3065篇
  2007年   3240篇
  2006年   2880篇
  2005年   2307篇
  2004年   2002篇
  2003年   2110篇
  2002年   1768篇
  2001年   1478篇
  2000年   939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6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首先将薯蓣皂苷通过3-羟基位的改造,制成3-琥珀酰薯蓣皂苷,再通过碳二亚胺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制成免疫原和包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12800,为进一步建立黄精皂苷ELISA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mm)和B组(16颗患牙,3.0mm≤距离≤4.0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3.
阴茎异常勃起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阴茎异常勃起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活性药物所致8例,白血病所致2例,会阴外伤所致1例,原因不明3例。给予海绵体血气分析、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作海绵体穿刺减压及分流手术等治疗。结果:13例为低流量型异常勃起,1例为高流量型异常勃起,治疗后异常勃起均缓解。随访3~46个月,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海绵体纤维化或勃起功能障碍。结论:海绵体血气分析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有助于阴茎异常勃起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低流量型异常勃起,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避免术后海绵体纤维化、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随访10d,1、3个月、1年和2年,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术前82.1%的患者有下肢麻木,术后10d,1、3个月、1年和2年分别有43.6%、39.I%、36.6%、35.3%和35.7%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与年龄和神经根直径无关。[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1个月内下肢麻木恢复最快,术后1年和2年下肢麻木发生率为35.3%和35.7%,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早期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纳洛酮治疗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mg·kg-·1d-1治疗。观察病人的GCS评分、颅内压及头颅CT所示脑水肿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CRP分别为(73.64±8.64)mg/L(、69.23±7.3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为(37.25±11.45)mg/L,对照组为(48.54±12.07)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纳洛酮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②CRP可作为颅脑外伤病情及纳洛酮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6.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采用RT-PCR测定ABCA1 mRNA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及RXRα的蛋白表达水平.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按病理分级,比较病理组织为Ⅲ级和Ⅰ级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ABCA1 mRNA、RXR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ABCA1 mRNA(0.79±0.04)和RXRα mRNA(0.73±0.04)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 mRNA与RXRα mRNA增加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BCA1蛋白表达(0.22±0.03)下调水平与对照组(0.53±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Ⅰ级动脉硬化斑块ABCA1mRNA、R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及RXRα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7.
1例易性癖男变女变性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后经鼻腔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厦舌根部,麻醉生效5min后置胃管。结果 观察组置胃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对照组血压、心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表面麻醉置胃管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老年哮喘,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参麦组肺功能(FVC、FEVI、VC、FEV%)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麦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十分显著。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老年哮喘肺功能及缓解哮喘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亚甲蓝甘油合剂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按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亚甲蓝甘油合剂组(n=54),B组为单纯甘油合剂组(n=54);采用徐贵印推荐的三维测角穿刺半月神经节进行封闭治疗,对治疗后1周、3个月和2年分别进行疗效评判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异,2例出现视力下降,3例因解剖变异未能穿刺成功,仅在卵圆孔周围进行了注射,外加眶下孔以及骸孔封闭。结论亚甲蓝甘油合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甘油合剂,且亚甲蓝对神经未见明显损害(经2年随访)。  相似文献   
70.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体重)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正常,无严重躯体疾病,1周内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共计65例,其中利培酮组32例,氯氮平组33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分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空腹血胰岛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①治疗后体质量增加者氯氮平组24例(占72.7%),利培酮组19例(占59.4%);氯氮平组体质量平均增加2.5kg,利培酮组1.4kg;②氯氮平组体质量增加与进食量增加、胰岛素水平增加和PANSS评分减分率相关(P<0·05),体质量增加者餐后1h血糖升高;③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与年龄、病程显著相关(P<0·05),与基础BMI存在负相关倾向;④两组治疗后均出现糖耐量减低(IGT)和暂时诊断糖尿病(DM)。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均能导致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增加更易对糖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