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2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620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78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773篇
内科学   564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68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科学   717篇
综合类   201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83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052篇
  11篇
中国医学   733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食管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放疗进行比较。方法72例初次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综合组所用化疗方案为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放疗前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化疗1个周期。两组放疗方法和剂量相同,每次1.8~2.0GY,1wk5次,总量达DT65Gy左右/6.5~7wk。结果综合组临床疗效CR41.7%(15/36),PR44.4%(16/36),有效率(CR+PR)86.1%(31/36);单纯放疗组CR13.9%(5/36),PR41.7%(15/36),CR+PR55.6%(20/36)。综合组CR及有效率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食管癌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2.
海绵动物的生物活性产物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巫志峰  许东晖  梅雪婷  许实波 《中草药》2003,34(11):1064-1069
概括来源于海洋海绵动物中新发现的36种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阐述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具有生物碱、甾醇、萜类、大环内酯、肽类等。经药效评价且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心血管活性等药理作用。这些具明显药理作用的生理活性化合物,作为新药先导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梅四清  邓斌 《医药导报》2003,22(11):786-787
目的:观察重组α 2b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病毒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34例,用300万U重组α 2b干扰素,im,qd,4周后改为qod,同时根据体重按10~12 mg•kg 1静脉滴注利巴韦林,qd;B组34例,仅用300万U重组α 2b干扰素,im,qd,4周后改为qod;C组16例,用重组α 2b干扰素500万U,im,qd,4周后改为qod,利巴韦林用法与A组相同.治疗40周后检测3组患者HCV R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40周治疗结束后并随访6个月,A组与B组ALT持续应答率分别为70.6%,47.1%,HCV RNA持续应答率为50.0%,26.5%,A组和B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组ALT与HCV RNA持续应答率分别为62.5%,37.5%,与A组HCV RNA≥106 copies•mL 1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纯用干扰素治疗.对于HCV RNA高含量患者在联合用药的同时,还应加大干扰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4.
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头颈组织缺损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耳鼻咽喉科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额正中皮瓣、鼻唇沟皮瓣、脐旁腹直肌皮瓣修复或重建耳鼻咽喉科组织缺损30例。结果:29例皮瓣存活,1例额正中皮瓣失败。结论:皮瓣、肌皮瓣应用于耳鼻咽喉科较大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但应掌握一定的原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 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漉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IL 1α和TNF αmRNA在鼠根尖周炎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了解免疫抑制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开髓术前每周 1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共 3wk ,另 16只大鼠作对照 ;用原位杂交技术 ,测定免疫抑制鼠根尖周炎组织中IL 1α和TNF αmRNA表达 ,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 ,与免疫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抑制鼠根尖周组织阳性染色细胞计数 ,1~ 3wk逐渐2 0 0 2 0 6 13收稿 ,2 0 0 3 0 6 2 8修回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课题 ,No 2 0 0 1kj118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 0 0 0 11作者简介 :梅陵宣 ,男 ,39岁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Tel:0 5 5 1 5 118677 82 0 1;刘 正 ,女 ,71岁 ,教授 ,博士生导师增加 ,4wk后降低 ,并与根尖阴影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IL 1α :r=0 881,P <0 0 1;TNF α:r =0 85 5 ,P <0 0 1) ;各时间段IL 1α和TNF αmRNA表达量与免疫正常组无差别 ,阳性表达细胞类型亦无差别。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对鼠根尖周炎的发生及局部IL 1α和TNF α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筛选具有结肠靶向性的葡聚糖-地塞米松连接物,探讨葡聚糖分子量对连接物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分子质量葡聚糖-地塞米松连接物与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内容物稀释液一起孵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地塞米松及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的释放情况。结果在160 min孵育过程中,胃内容物中未检测到释放的地塞米松及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DexD26和DexD50在结肠及盲肠内容物中释放出地塞米松(包括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的总量分别是其在小肠近端及小肠远端内容物中释放总量的4.0和3.6倍;DexD2和DexD7.6在结肠及盲肠内容物中释放出地塞米松(包括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的总量分别是其在小肠近端及小肠远端内容物中释放总量 的2.0和1.9倍。结论葡聚糖分子质量对连接物的体外释药特性有明显影响,大分子质量葡聚糖-地塞米松连接物具有较大的结肠定位释放潜力。  相似文献   
108.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血型不合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日斯 《新中医》2004,36(12):42-4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药用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续断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新生儿黄疸未发生,治愈率74.00%,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新生儿黄疸发生4例,治愈率2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治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市售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部分产品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市售 7个厂家生产的17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产品进行质量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中国药典和原开发厂标,选择临床有意义的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澄清度、颜色、吸收值、水分、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降解产物或相关物质、聚合物、装量差异、有机溶剂残留量和西林瓶外壁残留等 12个方面。结果 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 ,所测各厂市售产品均合格。但如依更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则可发现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的产品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Celecoxib对胆囊癌细胞GBC-SD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elecoxib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GBC-SD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采用四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Celecoxib可下调GBC-SD细胞Cox-2蛋白表达.Celecoxib抑制GBC-SD细胞增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作用2天后就有轻度抑制,第3、第4和第5天抑制作用已相当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并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能被200 g/ml GE2拮抗.Celecoxib诱导GBC-SD细胞G1-S期阻滞,40 μmol/L(P<0.05)和20 μmol/L(P<0.05)Celecoxib组G0-G1 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 μmol/L)明显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0 μmol/L(P<0.05)和20 μmol/L(P<0.05)Celecoxib处理48 后GBC-SD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结论 Celecoxib通过Cox-2和PGE2途径抑制GBC-SD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