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6篇
  免费   1172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708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1440篇
内科学   1025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科学   1018篇
综合类   317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191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1307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58篇
肿瘤学   55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1193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17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设计抗疟药本芴醇的合成新工艺。方法:以工业芴为原料,在二氧化锰存在下,用冰醋酸作溶剂,通氯化氢气体法制得2,7-二氯芴;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中用氯乙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2,7-二氯-4-氯乙酰芴;再将还原、胺基化和缩合反应通过"一锅法"完成,制得本芴醇。结果与结论:该工艺路线的本芴醇总收率以芴计达40%以上,且后处理步骤较少,操作简单,中间过程容易控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该工艺路线与原路线相比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2.
康旻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6-37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妊娠后的治疗方法、妊娠结局。方法将42例确诊为梅毒血清固定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肌内注射,连续3周,孕早期3个月和晚期3个月各治疗一疗程。非治疗组19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早产1例,无死胎、死产现象,先天性梅毒患儿1例;非治疗组早产2例,无死胎,先天性梅毒患儿4例,两组出生先天性梅毒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建议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改变妊娠结局,预防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李锟  卢引  顾雪竹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2,(35):3319-3320
目的:研究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法测定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细叶石仙桃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35%。其中,植酮(26.56%)、[R,R]-2,3-丁二醇(11.99%)、E-15-十七碳烯醛(8.91%)、十七烷(5.11%)、2,3-丁二醇(4.85%)、棕榈酸(4.80%)、十六烷(3.91%)、菲(3.78%)、植烷(3.63%)、广藿香醇(3.60%)和亚油酸甲酯(3.01%)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细叶石仙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戚宝婵  康强  李子  贾天柱 《中国药房》2012,(32):3053-3055
目的:建立测定养阴清肺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考察不同企业养阴清肺丸中芍药苷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三乙胺溶液(15∶8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094 57~1.41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72%,RSD=2.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养阴清肺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5.
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细叶远志,是传统中药远志最重要的基源植物,具有益智安神、消痰驱肿之功效。远志中化学成分主要包含三萜皂苷类、糖酯类、哐山酮类,也含有少量的生物碱、香豆素、木质素等。研究表明,远志在抗痴呆、脑保护、镇静、抗惊厥、抗抑郁、祛痰镇咳、保护心脑血管等方面具有良好活性。同时,远志具有刺激性及毒性,但通过炮制、配伍能够使其刺激性及毒性降低。本文主要对远志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总结,为远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已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总疗程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8周末进行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尿酸等检查。每2周随访坐位血压、心率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P和DBP均下降,且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片和氢氯噻嗪片二者联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显著,对代谢影响不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肝胆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6例对照组与34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术后残余结石,胆管狭窄、胆囊炎、结石复发的概率并不多于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其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脉搏波速度(PWV)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在社区开展动脉硬化早期检测适宜技术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取其资料完整者4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分为慢性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日本科林公司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检测研究对象的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采用SAS 6.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慢性病组的baPW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baPWV是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年龄和空腹血糖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子(P<0.01),尤其是45岁以上人群baPWV值显著升高。对照组中有28.05%的人baPWV值异常。结论 baPWV是慢性病的独立预测因子,baPWV与年龄、空腹血糖相关;baPWV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适合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胃癌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51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表达水平,同时留取胃癌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分析血清CEA、CA19-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血清CEA在胃低分化腺癌及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有肝转移及腹腔转移患者血清CEA、CA19-9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肝转移及无腹腔转移患者.结论:血清CEA、CA19-9水平的升高对判断胃癌有无肝及腹腔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慢性砷中毒对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为探讨砷对心脏毒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慢性砷中毒染毒组(15mg/L含砷水),自由饮水3个月。建立慢性砷中毒动物模型后,测定各组小鼠心脏中砷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染毒组小鼠心脏中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HE染色观察染毒组心肌细胞肿胀,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3.电镜下观察染毒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结构不清,线粒体嵴断裂,存在线粒体空泡化。结论:砷中毒可致心肌细胞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