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6篇
  免费   1172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708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1440篇
内科学   1025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科学   1018篇
综合类   317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191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1307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58篇
肿瘤学   55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1193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17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7901,NKM-4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ACM复合物,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尤其对SGC-790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ACM复合物有可能是通过LDL受体介导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防护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于3个时点动态测定对照组、治疗组和防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ET)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并观察血压及存活时间。结果:①输注ET后对照组大鼠血压进行性下降(P<0.01);治疗组大鼠输注HDL后其血压虽也降低但下降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防护组大鼠在输注ET后血压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及防护组大鼠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②3组大鼠血浆ET水平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治疗组及防护组大鼠血浆TNFα水平于第3时点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血浆HDL能减轻或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压下降并明显延长其存活时间,对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防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血清Se与几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大骨节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硒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IL-1β)的水平。从细胞因子角度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西藏拉萨尼木县和墨竹工卡县的大骨节病区随机选取大骨节病患者30例(患者组),病区正常人30例(病区内对照组),在拉萨非大骨节病区选健康志愿者30例(病区外对照组),3组人群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采取静脉血离心制备血清。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清Se,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西藏大骨节病病区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e低于非大骨节病区正常人;患者血清中TNF-α、VEGF和IL-1β的水平高于正常。血清Se与TNF-α、IL-1β水平呈负相关趋势。结论:低硒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在KB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物理课程在高等医药类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对全国部分城市不同类别医院从业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综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我国现实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探讨了我国高等医药类专业教育中物理课程的设置及目标与定位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课程定位与设置标准。结论: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不应忽视或淡化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与基础地位,在有限的学时空间内合理安排基础性内容和与专业素质培养相关的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105.
对于T淋巴细胞TCRVB基因家族以及T细胞的克隆性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艾滋病人(模型)的TCRVβ基因谱系分析,测定特定CDR3长度及序列出现的频率能反映T细胞克隆扩增的程度和功能状态,进而有助于对MDS的临床诊断、免疫机制、药物或疫苗的治疗效果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6.
采取不定期的对进入屏障系统的水、饲料、垫料的细茵学检测;对大小鼠饲育室进行落下茵的监测.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消毒和检测方法对屏障系统的动态环境维持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小鼠TIM2转基因H22肝癌细胞瘤苗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 ,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TIM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 - TIM2,脂质体法转染H22细胞,制备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细胞瘤苗,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结果 成功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 细胞瘤苗,免疫接种小鼠后,可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给予H22-TIM2接种的小鼠CD4亚群、CD4/CD8比值显著高于H22-EGFP 细胞接种组、荷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TIM2基因修饰H22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22细胞的体内成瘤性,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同时.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探讨TIM2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体外抗HIV-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PF)体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及在HIV-1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荧光染料Calcien-AM标记的H9/HIV-1ⅢB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与MT2细胞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合胞休的形成;用HIV-1ⅢB感染MT2细胞,并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用MTT法检测HIV-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p24抗原水平.结果 各孕期PF并不能抑制MT2和H9/HIV-1ⅢB细胞的融合,但可以增加HIV-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及减少HIV-1 p24抗原的表达,且效应以早孕期PF最大,中孕期PF其次晚孕期PF最小,并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PF在体外具有抗HIV-I的作用,并呈现孕期和剂量相关性,可能在阻断HIV-1垂直传播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在胸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水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胸水沉淀物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和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并对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确诊的21例恶性胸水中,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法检测癌细胞的阳性率为90.48%,显著高于涂片法52.38%。11例涂片法阳性的标本中,只有5例做出了病理分类诊断,而19例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阳性的标本均做出了病理分类诊断。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果定位准确,图象背景清晰。结论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细胞集中,可以提高恶性胸水癌细胞的检出率和做出分型的病理诊断,利于以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10.
近来发现Wnt信号通路对个体发育和肿瘤生成具有重要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Wnt通路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及其在胶质瘤生成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T-PcR、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印迹法,对人脑胶质瘤Wnt2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