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73篇
  免费   8284篇
  国内免费   5153篇
耳鼻咽喉   929篇
儿科学   1506篇
妇产科学   505篇
基础医学   5115篇
口腔科学   1532篇
临床医学   10511篇
内科学   7519篇
皮肤病学   1028篇
神经病学   2253篇
特种医学   3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176篇
综合类   23322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0062篇
眼科学   993篇
药学   10010篇
  144篇
中国医学   7742篇
肿瘤学   3723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991篇
  2022年   2560篇
  2021年   3286篇
  2020年   2865篇
  2019年   1579篇
  2018年   1840篇
  2017年   2341篇
  2016年   1792篇
  2015年   3230篇
  2014年   4234篇
  2013年   5512篇
  2012年   7788篇
  2011年   8195篇
  2010年   7572篇
  2009年   6681篇
  2008年   6922篇
  2007年   6744篇
  2006年   6126篇
  2005年   4884篇
  2004年   3372篇
  2003年   2758篇
  2002年   2078篇
  2001年   1877篇
  2000年   1490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4年   3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蒋黎黎  贺晓伟  谢伟英 《新中医》2023,55(8):190-192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10例,按单双数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比较2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嗳气减少、腹胀减轻、腹部隐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2.73%,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相较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可明显缩短改善嗳气、腹胀、腹部隐痛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在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 检测肺癌组织中 miR-4316 表达水平。将肺癌细胞A549 分为石榴皮多酚-低组、石榴皮多酚-中组、石榴皮多酚-高组、对照 组、miR-NC 组、miR-4316 组、石榴皮多酚+anti-miR-NC 组、石榴皮多酚+anti-miR-4316 组。细胞迁移、增 殖及侵袭分别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CCK-8 法、Transwell 实验检测。结果:肺癌组织中miR- 4316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石榴皮多酚(低、中、高) 组A549 细胞抑制率、miR-4316 水平较对照 组高,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较对照组低(P<0.05)。与miR-NC 组比较,miR-4316 组较miRNC 组A549 细胞抑制率更高(P<0.05),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及侵袭数miR-4316 组较miR-NC 组 低(P<0.05)。石榴皮多酚+anti-miR-4316 组较石榴皮多酚+anti-miR-NC 组A549 细胞抑制率更低(P< 0.05),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及侵袭数石榴皮多酚+anti-miR-4316 组较石榴皮多酚+anti-miR-NC 组 高(P<0.05)。结论:石榴皮多酚通过上调miR-4316 表达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 肺脾气虚证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76 例肺癌术后CRF 肺脾气虚证患者,按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 例。研 究期间,治疗组剔除3 例、脱落1 例,最终纳入34 例,对照组剔除5 例、脱落1 例,最终纳入32 例。治疗组 给予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2 组均治疗2 个月。比较2 组 治疗前后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FSI-SF)、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 评分及细胞免疫功 能。结果:治疗后,2 组一般疲乏、情绪疲乏、身体疲乏、心理疲乏评分及疲乏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活力评 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一般疲乏、身体疲乏、心理疲乏评分及疲乏总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情绪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2 组生理状况(PWB)、情感状况(EWB)、功能状况(FWB)、肺癌相关症状(LCS) 评分,总 分,以及治疗组社会/家庭状况(SWB) 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PWB、EWB、FWB、LCS 评分及总分均高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SWB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 CD3+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CD4+/CD8+值及血清自然杀伤细胞(NK) 水平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能有效缓解 肺癌术后CRF 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4.
张芬  林承凤  蒋晁明  贾雪珍 《新中医》2023,55(17):77-80
目的:观察养肝安神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郁化火证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肝安神汤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D-17)评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起效时间、症状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P<0.05)。治疗前,2组HAMD-17评分、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BRM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起效时间及症状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肝安神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郁化火证双相情感障碍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狂躁、抑郁状态,起效快,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活检及细胞遗传学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早孕期绒毛活检及细胞遗传学检测的17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培养成功率及染色体异常率,并对其诊断指征进行分析。结果1702例绒毛组织标本中,培养成功1602例,成功率为94.12%。穿刺的临床指征中以高龄妊娠(43.60%)和单基因病史(29.14%)为多见。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共161例,异常率10.05%,其中纯合型异常核型有153例,嵌合型异常核型有8例,包括21-三体53例、18-三体39例、13-三体10例、性染色体异常31例、其他常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7例、多倍体2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夫妻染色体异常组,染色体异常率39.13%(9/23);其次是早孕期超声异常组,染色体异常率35.14%(110/313);单基因病产前诊断的464例样本中,检出6例染色体异常。1702例绒毛样本中取材后胎儿丢失5例,流产率0.29%。结论早孕期绒毛活检及核型分析能够有效提前产前诊断时间,尤其适用于单基因病孕史及早孕期超声异常的产前诊断。绒毛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培养成功率,失败原因多见于样本量少及细胞活性欠佳。绒毛染色体嵌合时要警惕胎儿与胎盘染色体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S2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腰骶椎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腰骶椎感染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S2骶髂关节(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螺钉内固定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0~75岁,平均61.8±7.7岁。10例患者均系自发感染,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所有患者均排除结核、布氏杆菌感染。所有患者术前完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检查。术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使用敏感抗生素,监测白细胞计数、ESR以及CRP以指导抗生素使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腰椎JOA评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及JOA评分。影像学随访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5~225min,平均193.5±20.6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50ml,平均310.0±81.0ml。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抗生素使用时间83~97d,平均89.2±4.5d。术后3个月时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ESR及CRP均降至正常。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复发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由术前6.4±1.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P0.05),JOA评分由术前14.4±2.8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24.3±2.9分(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区融合良好。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S2AI螺钉固定治疗腰骶椎感染,可获得坚强的固定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分析经椎体后上缘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手术设计,并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并行PKP治疗的患者67例,共74个椎体,按照患者接受PKP的不同入路手术分为经椎体后上缘入路组(观察组)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6例,女23例,平均年龄76.8±8.8岁;对照组男9例,女29例,平均年龄77.7±10.2岁。对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改善率、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穿刺角度、手术时间、术中放射暴露、骨水泥注射量、VAS评分和OD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穿刺相关神经损伤、节段动脉损伤等。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改善率[(47.68±23.76)% vs (48.70±22.10)%]、骨水泥注射量(4.35±1.00ml vs 4.63±0.75ml)、骨水泥单侧分布率(6.1% vs 0)、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27.3% vs 14.6%)、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率(12.1% vs 9.8%)、椎间孔骨水泥渗漏率(3.0% vs 0)及术后VAS(2.10±0.90 vs 1.92±0.6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旁骨水泥渗漏率(30.3% vs 61.0%)、放射暴露、手术时间(39.2±4.7min vs 44.8±5.5min)及穿刺角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体后上缘入路单侧穿刺即可达到椎体中心实现骨水泥双侧弥散,可减少手术时间与放射暴露,降低骨水泥椎旁渗漏率,可获得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KP相同的椎体复位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大鼠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用SIM或SR和较低剂量SIM联合较低剂量SR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和TRACP活性。结果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联合处理使成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能力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处理使成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较低剂量的SIM+SR比单独使用较高剂量的SIM或SR,更能显著通过AKT/GSK3β/β-catenin/NFATC1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和汤剂治疗肝肾阴虚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9月23日的文献,按照纳排标准,收集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version 5.35)进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9个研究。与常规治疗的中成药和西药相比,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MD=-3.74,95%CI(-4.86,-2.62),P<0.01;MD=-2.05,95%CI(-2.26,-1.84),P<0.01]、提高血清雌激素[分别为SMD=0.69,95%CI(0.21,1.17),P<0.01;SMD=0.37,95%CI(0.01,0.74),P=0.04]方面,单用调补肝肾法可能优于常规治疗;在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分别为RR=1.03,95%CI(0.90,1.17),P=0.68;RR=1.24,95%CI(0.94,1.63),P=0.13]、提高腰椎骨密度[分别为MD=0.01,95%CI(-0.03,0.05),P=0.65;MD=0.03,95%CI(-0.01,0.07),P=0.12]指标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纳入文献提示单用或联合应用以调补肝肾为治法选用的中成药和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和汤剂在改善肝肾阴虚PMOP患者腰脊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等的症状及提高血清雌激素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两组,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从中选取108例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组(B组)、有氧运动组(C组)及抗阻运动组(D组),每组各27例,研究观察24周,分别在干预前及24周末比较4组的骨密度。结果骨质疏松组女性比例、年龄、透析月龄、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血红蛋白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性别、年龄、PT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A组、B组、C组、D组在运动干预前骨密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24周后,与A组相比较,B组、C组、D组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D组骨密度在运动24周末较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PT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改善骨密度方面效果更理想,而抗阻运动优于有氧运动;坚持长久持续的康复运动更能有效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