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0篇
  免费   1120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312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1149篇
口腔科学   228篇
临床医学   1299篇
内科学   1655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422篇
特种医学   440篇
外科学   1738篇
综合类   226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1138篇
眼科学   444篇
药学   1268篇
  12篇
中国医学   933篇
肿瘤学   78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738篇
  2012年   988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7篇
  1979年   33篇
  1977年   28篇
  1974年   38篇
  1973年   27篇
  1972年   34篇
  1971年   28篇
  1970年   38篇
  1969年   33篇
  1968年   32篇
  1967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595 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血管畸形与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96例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毛细血管扩张和蜘蛛痣疗效最好,有效率为100%,其次是草莓状血管瘤,有效率为92.4%,鲜红斑痣为82.8%。面积越小,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性别与疗效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较轻,术后副作用少。结论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106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鼻胆引流(ENBD)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EST取石成功101例(95.3%);并发症包括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11例(10.4%),出血1例,急性胆管炎2例,均经对症处理治愈。全组病例无死亡,均痊愈出院。85例获平均3.1年随访,术后复发胆管结石5例(5.9%),十二指肠乳突部再狭窄1例;另发生胆管癌2例,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联合EST和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慢性丝虫病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问卷、交谈和观察法对慢性丝虫病 14 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中忧郁自卑型 87例 ,占 6 2 % ,消极悲观型 12 0例 ,占 85 % ,焦虑紧张型 35例 ,占 2 5 % ,有对抗情绪 5例 ,占 3 6 %。结论 :在慢性丝虫病患者中心理障碍的产生有不同原因 ,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5.
对高等教育成本与效益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成本和效益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分析了教育成本、效益的概念、构成、分类,介绍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论述了高等教育效益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提出了目前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和效益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6.
Karyotypes of 36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established by Epstein-Barr virus (EBV) transform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 of eight normal individuals and 28 patients with various non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ere analyzed. In seven lines (19.4%), cells with trisomy 12 were noted, with clonality in two of these lines. In two of 11 metaphases with such trisomy, chromosome 12 was involved in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 [t(8;12)(q12;p12) and t(12;12)(q11;q24)]. No cells with trisomy 12 were observed in phytohemagglutinin (PHA)-stimulated PBL cultures of these individuals. In 250 individuals (normal and with non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examined in our laboratory in the last 5 years, extra copies of chromosome 12 in PHA-stimulated PBL cultures were observed in only five of 23,216 cells (0.02%). There were no cases of clonality in these samples. The frequency of an extra chromosome 12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other chromosomes except 21 and X, whos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was 0.08% and 0.09%,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hould be considered random events in PHA-stimulated PBL. On the contrary, in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established by EBV transformation, trisomy of chromosome 12 was the most frequent numerical abnormality. It was observed in 64.7% of all cases with chromosome gains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random occurrence. The specificity of this phenomenon for EBV transforma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of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eight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established by 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in our laboratory [1]. In 400 cells analyzed not a single cell with trisomy 12 was observed. We suggest that EBV transformation might either randomly induce formation of such cells in immortalized B-cell populations or show potentially blastomogenic cells or proneness to their formation in certain individuals who could be predisposed to develop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 especiall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in which trisomy of chromosome 12 is the most common alteration.  相似文献   
37.
李晖  李强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29-230,244
目的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 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 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 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动物麻醉后仅行开颅与开关腹手术。非药物干预组(B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NAC处理组(N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于脑死亡后1和12h,按200mg/kg的剂量将NAC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经静脉缓慢滴注。分别于脑死亡后6、12和24h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以及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脑死亡后24h,取各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变化,电镜下观察心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mRNA的变化。结果 脑死亡6h后,B组及N组的血清cTnT、IL-1β、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但N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B组。脑死亡后24h可见心肌细胞出现损伤性改变;N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B组。B组及N组心肌细胞中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N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脑死亡状态下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0.
原发性肝癌中医单证证型专家观点文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运用χ2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肝气郁结)型、血瘀型、脾气虚型、肝阴虚型、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较高(均超过50%),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意义,但与其它出现频率较低的各单证证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91).结论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气滞(肝气郁结)型;②血瘀型;③脾气虚型;④肝阴虚型;⑤肾阴虚型;⑥肝胆湿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