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0篇
  免费   4242篇
  国内免费   2992篇
耳鼻咽喉   394篇
儿科学   638篇
妇产科学   276篇
基础医学   3604篇
口腔科学   975篇
临床医学   5111篇
内科学   4444篇
皮肤病学   712篇
神经病学   1896篇
特种医学   2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145篇
综合类   11337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4437篇
眼科学   626篇
药学   5326篇
  52篇
中国医学   3907篇
肿瘤学   2862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1202篇
  2021年   1659篇
  2020年   1534篇
  2019年   990篇
  2018年   1104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984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3049篇
  2012年   4293篇
  2011年   4650篇
  2010年   3861篇
  2009年   3520篇
  2008年   3677篇
  2007年   3408篇
  2006年   3101篇
  2005年   2548篇
  2004年   1802篇
  2003年   1566篇
  2002年   1244篇
  2001年   930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3.0 T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燕尾征"缺失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黑质小体-1 (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7例非PD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SWI检查.在获得的SWI图像上,由2名临床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对双侧"燕尾征"进行评估.一侧"燕尾征"缺失即判定为PD.计算"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准确度,并分析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45例PD患者判断正确,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很高(k=0.963,P=0.000)."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90.7%.44例PD患者临床症状不对称,其中32例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不对称.PD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偏侧和临床症状偏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6,P=0.056).11例PD患者双侧nigrosome-1全部缺失,纳入全部缺失组,其余PD患者为非全部缺失组.全部缺失组和非全部缺失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500,P=-0.038),而病程、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改良Hoehn-Yahr(H-Y)分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8、0.140、0.839、0.054、0.067).结论:"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准确率较高,缺失程度可能与PD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关,对PD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稀土化合物硝酸钇[Y(NO33]亚慢性(90 d)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为全面评估稀土元素钇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刚离乳(PND21)SD雌性大鼠,根据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ddH2O),Y(NO33低剂量组[10 mg/(kg·d)]、中剂量组[40 mg/(kg·d)]和高剂量组[160 mg/(kg·d)],每组15只。连续灌胃受试物90 d后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转棒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检测后,每组取5只雌鼠心脏原位灌注,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10只雌鼠摘取脑组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雌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谷氨酸(Glu)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钇90 d暴露后,转棒实验中160 mg/(kg·d)剂量组大鼠在棒时间、在棒圈数、掉落速度明显升高(P<0.05)。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向实验第4天时,40、160 mg/(kg·d)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40 mg/(kg·d)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160 mg/(kg·d)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进入目标象限次数、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160 mg/(kg·d)剂量组大鼠东北、东南、西南象限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西北象限的逃避潜伏期(P<0.05)。160 mg/(kg·d)剂量组大鼠海马中Glu含量和NMDA受体NR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0和160 mg/(kg·d)剂量组大鼠海马中NMDA受体NR2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钇亚慢性(90 d)暴露可以引起雌性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硝酸钇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外Glu含量,抑制NMDA受体激活,增强雌性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单抗N糖分析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并设定相应的系统适用性要求。方法利用液质联用(LC-MS)仪对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进行N糖型的表征鉴别,并对对照品进行稳定性评价。结合方法特点和验证数据,对系统适用性要求进行设定。结果建立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糖型涵盖了单抗主要的N糖型种类。针对3种药典拟收录的单抗N糖分析方法,设定了以下系统适用性要求,包括:图谱与典型图谱相似、G1F(1,6)和G1F(1,3)的分离度应满足具体要求、G0F%应在规定的范围内、G0F保留时间的RSD应≤4%。结论建立了单抗N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可配合3种2020年版《中国药典》拟收录的N糖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近度、视远度和平均斜视度比较,两组患者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斜视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较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归属于中医"痴呆""呆病""健忘"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以肾精失养,髓海空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多从脾、肾两脏着手,鲜有提及从胆论治。从中医学"凡土脏取决于胆"理论切入,以土脏与AD发病的关系为着眼点,并结合胆内藏精汁,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胆内寄相火,参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和特性,阐述从胆论治AD的理论基础,以期为中医临床更加有效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研究其药动学性质。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SD大鼠灌胃给予蒙花苷磷脂复合物,HPLC测定蒙花苷的血药浓度。结果 采用优化后的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复合率接近10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蒙花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磷脂复合物中,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显著增大。药动学结果显示,蒙花苷磷脂复合物的tmaxCmax,AUC0-t等参数与蒙花苷原料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1.11倍。结论 磷脂复合物改善了蒙花苷的溶解性质,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 MRI is sensitive to labile proton concentration and exchange rate, thus allowing measurement of dilute CEST agent and micr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However, CEST measure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CEST agent properties but also o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Quantitative CEST (qCEST) analysis has been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mmonly used simplistic CEST‐weighted calculation.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oncomitant direct RF saturation (spillover) effect can be corrected using an inverse CEST ratio calculation. We postulat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is feasible with omega plot analysis of the inverse CEST asymmetry calculation. Specifically,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numerically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put values. In addition, the qCEST analysis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in a phantom with concurrent variation in CEST agent concentration and pH. Also,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creatine concentration (P < 0.01) while the pH‐dependent exchange rate followed a dominantly base‐catalyzed exchange relationship (P < 0.01). In summary, our study verifi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in a relatively complex in vitro CEST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