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1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878篇
内科学   561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科学   547篇
综合类   199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9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855篇
  10篇
中国医学   769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废弃胚胎的发育潜能,及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患者共76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47例,为A组,拮抗剂方案29例,为B组。收集D3胚胎移植、冷冻后剩余低质量废弃胚胎共274枚(包括异常受精胚胎),序贯法囊胚培养(A组有囊胚形成者为A1组,无囊胚形成者为A2组;B组有囊胚形成为B1组,无囊胚形成为B2组),观察囊胚形成情况及妊娠结局,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周期特点无明显差异;促排卵天数及取卵日内膜厚度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囊胚形成率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总生化妊娠率A组高于B组(P〈0.05);总临床妊娠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生化及临床妊娠率A1组均高于B1组。A1组生化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2组(P〈0.05),B1、B2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部分废弃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小部分能发育至囊胚阶段,与GnRH—a相比,拮抗剂不影响其发育潜能;常规GnRH—a长方案废弃胚胎发育潜能与妊娠结局显著相关;与GnRH—a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妊娠率有下降,可能与胚胎发育潜能关系不大,其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法与人工授精的妊娠结局及妊娠周期雌二醇(E2)、孕酮(P)、E2/P动态变化规律,黄体支持中合理的E2/P比值,确定合理的黄体支持方法.方法 对接受供精人工授精促排卵助孕治疗的患者172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排卵后第3天开始接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A组),hCG+黄体酮注射(B组)和口服黄体酮胶囊(C组)三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法,比较三者的妊娠结局,连续检测妊娠周期早卵泡期、排卵期(hCG日)、孕卵着床期(窗口期),以及早孕期、孕6、7~8周体内E2、P水平.结果 三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法中B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排卵用药后各个时期P水平C组最高,A、B两组之间无差异;B组与正常妊娠组E2/P比值及变化趋势最相近.结论 hCG+黄体酮注射组虽无口服黄体酮胶囊组提高P浓度作用显著,但周期妊娠率最高,而且与妊娠对照组E2/P比值及变化趋势最接近,因此在黄体支持不仅要提高P浓度,尚需维持合适的雌孕激素的比值,提示hCG+黄体酮注射是三种方案中的最佳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安经妥片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入组217例,完成202例。根据DsM-IV改编的PMS初筛问卷(SQ)初筛合格后,前瞻性记录基础体温和PMS日记(PMSD)2个月经周期,并采用经前期综合征自评量表(PMTS)2次评价后,诊断为中、重度PMS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安经妥片1片,qd)和对照组(安慰剂1片,qd),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采用PMSD和PMTS进行资料收集评价疗效。结果基线期PMSD黄体期(即月经出血前的最后7d)平均分安经妥组与安慰剂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9.13和28.14,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PMSD黄体期平均分安经妥组由29.13降至6.41,安慰剂组由28.14降至12.64;两组之间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MTS评分安经妥组由26.17降至9.92,安慰剂组由27.10降至14.59,与基线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的第1、2、3个周期PMSD临床有效率安经妥组分别为52.9%、67.3%和79.8%;安慰剂组分别为38.5%、47.1%和50.0%。两组在治疗的3个月经周期间PMSD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共有19例发生了23件不良事件,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安经妥组为8.5%,安慰剂组为9.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经妥片能有效、安全地治疗妇女PMS。  相似文献   
994.
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肝脏外科已走进了精准外科时代.精准肝脏外科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出血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手术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1-2].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保留上肢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 52例早期乳腺癌在施行ALND前于患侧前臂皮下注射亚甲蓝5 ml进行上肢淋巴结定位,术中分检出上肢淋巴结和水平Ⅱ淋巴结,水平Ⅱ淋巴结进行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病检.术后所有淋巴结分组进行常规病检.结果 52例术中可见上肢淋巴结蓝染50例(96.2...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针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或膀胱黏膜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膀胱肿瘤及腺性膀胱炎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间苯三酚针+吲哚美辛栓组(A组)和山莨菪碱针+布桂嗪针组(B组),比较两组在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或膀胱黏膜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结果 A组的疗效好于B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于B组.结论 间苯三酚针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或膀胱黏膜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与常规切开采集大隐静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4月,对124例采用内镜下取大隐静脉行CABG(EVH组),在膝关节中部做2cm切口,应用米道斯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游离获取大隐静脉,并与同期110例采用传统切开法取大隐静脉行CABG(常规组)进行比较,对比2组总手术时间、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恢复行走时间、患肢疼痛麻木感及肿胀、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用。结果总手术时间EVH组为(273.5±34.7)分,常规组为(279.1±27.9)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EVH组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12例)与常规组(37例)相比明显减少;EVH组患肢疼痛麻木感16例及肿胀20例与常规组(分别为48、57例)相比明显减少;EVH组恢复行走时间(2.6±0.2)天比常规组(3.8±1.3)天明显缩短;EVH组术后住院天数(10.4±0.7)天比常规组(13.3±2.6)天明显缩短;EVH组手术费用比常规组增加约1.3万元。结论 CABG中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能够减少创伤,明显降低术后下肢并发症,减轻术后下肢切口疼痛及肿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高和普及口腔临床医师的口腔种植知识和技能,使口腔临床医师的种植治疗规范化,北京口腔种植培训中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口腔种植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口腔种植专业教育培训的特点及现状,总结分析了北京口腔种植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课程及实施方法等特点,并对今后的口腔种植教育培训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昌平区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调查",采用从166万昌平区常住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18岁~79岁的8 155例健康受试者,其中3 760例空腹血糖≥5.6 mmol/L者参加本研究,最终2 551例受试者完成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OGTT-2h血糖(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h plasma glucose,OGTT-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以及眼底检查,所有人选进行散瞳45°彩色眼底照相,以评价DR分级。结果 2 551例受试者中,已知糖尿病患者280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34例,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者853例。糖尿病和IGR患者的DR患病率分别为9.9%和1.2%。新诊断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2.7%)明显低于已知糖尿病患者(18.6%)。在糖尿病患者中,DR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OR=1.49(95%CI:1.38~1.62)]、空腹血糖[OR=1.32(95%CI:1.22~1.43)]、2 hPG[OR=1.18(95%CI:1.12~1.24)]、HbA1c[OR=1.66(95%CI:1.45~1.90)],以及收缩压水平[OR=1.16(95%CI:1.02~1.31)]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DR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00.
耿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330-1332
目的:探讨碘伏暴露疗法治疗皮肤擦伤的疗效。方法:将皮肤擦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碘伏暴露疗法,对照组60例予无菌操作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疤痕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治疗组疤痕愈合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碘伏暴露疗法治疗皮肤擦伤的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