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0篇
  免费   1383篇
  国内免费   750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09篇
口腔科学   506篇
临床医学   1568篇
内科学   1281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682篇
外科学   1199篇
综合类   3504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334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608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58篇
肿瘤学   52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784篇
  2012年   1102篇
  2011年   1235篇
  2010年   1143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人核迁移蛋C(hNUDC)促进人脐血来源的CD34 细胞增殖、分化为巨核细胞的作用.方法:使用Dynal CD34体外分离系统收集人脐血CD34 细胞, 无血清甲基纤维素半固体法体外培养CD34 细胞12 d后, 显微镜下观察hNUDC对CD34 细胞分化增殖为小、中、大巨核细胞集落的形态、数目的影响;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培养CD34 细胞10 d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hNUDC对CD34 细胞分化增殖为CD41 细胞的表达率及其DNA倍性的影响.结果:hNUDC能够明显促进CD34 细胞分化增殖形成中小型CFU-MK集落, 可显著增加巨核细胞表面标志物CD41 的表达, CD41 细胞中DNA倍性显著地高于血小板生成素.结论:hNUDC对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巨核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的分布模式。方法:人主动脉标本15例主要取自尸检和外科手术,常规连续切片,分别行HE及S100/CD1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5例HE染色标本中,2例正常,13例人动脉血管可见内膜的增厚及泡沫细胞等AS早期病理表现。9例S100/CD1a染色阳性,阳性率为69.2%。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在病变的内膜和外膜,外膜的S100/CD1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滋养血管的周围。结论:在AS早期病变部位有血管树突状细胞的聚集,主要分布在病变血管的内膜和外膜,提示血管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AS早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3.
将 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组 (OVX)和去卵巢 +氨基胍组 (OVX +AG)。去除双侧卵巢 2周后用氨基胍治疗 13周。禁食 2 4h ,放血处死动物 ,取血和主动脉 ,分别测定主动脉AGEs、血脂和血清过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 ,与假手术组比较 ,去卵巢组主动脉AGEs、甘油三脂 (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丙二醛 (MDA)均明显升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P <0 0 5和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Ⅰ (apo AⅠ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均显著降低 (均P <0 0 1)。氨基胍组与病理组比较 ,主动脉AGEs、血清TG、MDA和OX LDL均明显降低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和P <0 0 1) ;HDL C、apo AⅠ和SOD活性均显著升高 (均P <0 0 1)。提示氨基胍通过降低去卵巢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 ,降低大鼠血清OX LDL和TG水平 ,升高HDL C、apo AⅠ水平和SOD活性 ,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混合遗传算法在医学图像配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遗传算法和梯度算法各自的优点和缺陷,提出了遗传算法和梯度算法相结合的松散耦合和紧密耦合两种混合遗传算法,并利用基于排挤的小生境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了改进,使其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上都有了较大提高。利用此算法成功实现了以互信息为相似性测度的医学图像配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局部极值的影响,具备较强的抗噪能力,是一个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医学图像配准算法。  相似文献   
105.
17βE2对切除卵巢兔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17βE2对卵巢切除(OVX)兔的AS斑块、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34只成熟未孕雌兔分为4组:A为NC;B为Sham+CHO;C为OVX+CHO;D为OVX+CHO+17βE2。喂养12周,喂养前与12周后测定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及纤维蛋白原。喂养12周后处死,测定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百分比。结果: ①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之比,A、B、C、D组分别为0.02±0.00、0.42±0.15、0.67±0.23、0.12±0.11,B组小于C组(P<0.05)、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②血脂TC、TG、LDL-C、ApoB,B、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③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与纤维蛋白原D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17βE2能抑制脂质斑块沉积,改善血脂代谢,减轻高脂血症,改善血液流变学。这可能是雌激素抑制AS形成的部份机理。  相似文献   
106.
幽门螺旋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HP)对慢性胃炎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 ,观察正常人、HP- 组和HP+ 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数量 ,G D细胞的比值以及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 结果 G细胞数量在 3组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P+ 胃炎组D细胞显著减少 ,与其他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G D细胞比值增高 ,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下降。 结论 HP可抑制胃窦D细胞生长抑素的合成和D细胞的增殖 ,从而可能减少D细胞对G细胞胃泌素分泌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手术前后供体肺保护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施行的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9例,其中左侧3例,右侧6例.冷低钾肺保护液灌注移植肺,术后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并分析术后的胸片评分、氧合指数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供体肺缺血时间平均为(308.6±50.8)min.8例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并存活过围手术期(>30 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平均(4.8±3.4)d,1例未能脱机并在术后22 d死亡.结论 肺保护需要在多个环节中加以控制,不同时期的保护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bax,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 bcl-2和p53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后,提取这些皮肤组织中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bax, bcl-2和p5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基因的转录本含量逐渐降低,在少儿的皮肤组织中,这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P<0.01)。与bcl-2基因不同,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组织中,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的皮肤内,该基因表达较强,而bax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增殖减缓,细胞趋向分化或凋亡的增加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相关;而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可能是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细胞凋亡较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在异基因小鼠免疫器官内的分布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CM-Dil荧光染料示踪BMSC的体内分布情况,并辅以PCR检测Y染色体的方法进一步鉴定;体外实验采用MTT法、ELISA和FACS等方法检测BMSC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BMSC可进入并较长期(30天)存在于异基因小鼠免疫器官内;在体外,BALB/C小鼠的BMSC对由ConA诱导的BALB/C和C57BL/6(B6)和BXSB小鼠的T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对前两种小鼠由12S诱导的B细胞增殖和分泌k方面表现为促进作用,对BXSB小鼠由IPS诱导的B细胞增殖和k分泌有抑制作用。BALB/C小鼠的BMSC对BALB/C和B6小鼠由ConA诱导的IL-4生成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却可降低由ConA诱导的两种品系小鼠的IFN-γ生成细胞的数量;但对于BXSB小鼠却不同,BALB/C的BMSC可降低由ConA诱导的BXSB小鼠的IL-4生成细胞的数量,而提高由ConA诱导的IFN-γ生成细胞的数量。结论:异基因BMSC不但可进入受体的免疫器官,且可较长期(30天)存在;另外,BMSC对同基因正常、异基因正常和异基因自身免疫病的个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IRI模型,健康WistaI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LMWH治疗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术后1、3、6、24h组。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及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及趋化因子NF-κB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肾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造模后1h,Scr水平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ICAM-1、NF-κB表达增多,肾小管坏死积分值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2)缺血再灌注6h以后,两组S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但LMWH治疗组SCr、ICAM-1、NF-κB表达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积分值均明显低于模型未治疗组(P〈0.05);(3)肾组织中NF-κB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71,P〈0、01);而NF-κB与ICAM-1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r=0.62,P〈0.05)。由此说明:(1)ICAM-1、NF-κB在肾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瞬时表达,可能参与了炎症早期的白细胞迁移与浸润,与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2)LMWH可通过减少ICAM-1及NF-κB的表达,阻抑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