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23篇
  免费   13192篇
  国内免费   8697篇
耳鼻咽喉   1499篇
儿科学   2168篇
妇产科学   1046篇
基础医学   12272篇
口腔科学   2514篇
临床医学   16185篇
内科学   18771篇
皮肤病学   1694篇
神经病学   6053篇
特种医学   6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5758篇
综合类   31155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13050篇
眼科学   2270篇
药学   15602篇
  143篇
中国医学   9938篇
肿瘤学   9616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519篇
  2022年   3294篇
  2021年   5701篇
  2020年   4454篇
  2019年   3301篇
  2018年   3590篇
  2017年   4026篇
  2016年   3829篇
  2015年   6072篇
  2014年   7815篇
  2013年   8569篇
  2012年   12753篇
  2011年   13468篇
  2010年   11003篇
  2009年   9495篇
  2008年   10739篇
  2007年   10540篇
  2006年   9364篇
  2005年   8213篇
  2004年   6186篇
  2003年   5582篇
  2002年   4608篇
  2001年   3146篇
  2000年   2404篇
  1999年   1379篇
  1998年   779篇
  1997年   780篇
  1996年   533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1篇
  1978年   21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18篇
  1964年   17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91.
摘要:目的:探究苯并芘(benzo[a]pyrene,BaP)通过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对HepG2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Control组、BaP(10μmol/L)组、BaP(10μmol/L)+AhR抑制剂(1μmol/L)组和BaP(10μmol/L)+Nrf2抑制剂(1μmol/L)组,BaP组给予10μmol/LBaP培养24小时,抑制剂组给予1μmol/L抑制剂半小时后,加入10μmol/L BaP培养24小时,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方法检测各组AhR、Nrf2、细胞色素P450s(cytochrome P450s,CYPs)、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GST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BaP组中AhR、Nrf2、GSTP1、CYP1A1及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BaP组相比,BaP+AhR抑制剂组中AhR、GSTP1和CYP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BaP+Nrf2抑制剂组中Nrf2、GSTP1和HO-1的表达均降低(P<0.05);与BaP+AhR抑制剂组相比,BaP+Nrf2抑制剂组GST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BaP通过AhR和Nrf2两条信号通路增加GSTP1的表达,以Nrf2信号通路为主导影响GST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95例接受ICIs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irAEs发生情况。irAEs、内分泌irAEs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共应用ICIs治疗458例次,中位应用3例次(范围:1~33例次)。irAEs的发生率为55.8%,3~4级irAEs发生率为9.5%。最常见的irAEs为皮肤irAEs(27.4%)和内分泌irAEs(22.1%)。内分泌irAEs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16.8%),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1%)和垂体炎(1.1%)少见。多数irAEs发生于免疫治疗初期,78.2%发生于12周内。过敏反应、皮肤irAEs最早发生,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2周(范围:0.9~3.1周)和3.8周(范围:0.9~17.9周),内分泌irAEs中位发生时间为6.9周(范围:3.0~52.1周)。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5.197, 95%CI:1.166~23.154, P=0.031)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 (OR=35.048, 95%CI:2.756~445.787, P=0.006)是内分泌irAEs发生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治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OR=0.107, 95%CI:0.021~0.412, P=0.001)是内分泌irAE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应用ICIs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女性和MSI-H患者出现内分泌irAEs风险增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可能降低内分泌irAE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non-invasive cardiac system, NICaS)在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 FM)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FM患儿39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肺炎患儿47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NICaS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检查,监测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CI、格兰夫-高尔指数(Granov Goor index, GG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等参数,比较试验组患儿NICaS和TTE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试验组随机分为A1组(n=21,参照NICaS制定治疗方案)和A2组(n=18,参照TTE制定治疗方案),比较2组预后。结果 试验组TTE和NICaS测得的CI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NICaS测得的CI小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NICaS与TTE测得的CI呈显著正相关(r=...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TC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对脑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分析及对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均行TCD、TCCD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观察不同狭窄程度患者TCD、TCCD超声表现,采用Kappa检验分析TCD结合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狭窄程度患者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velocity, Vs)、平均峰流速(mean velocity, 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Vm、PI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患者入院时、治疗后6个月Vs、Vm、PI。结果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双酚F(bisphenol F,BPF)对肝脏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酪氨酸(tyrosine,TYR)代谢的影响,阐明其代谢稳态扰乱后神经递质的代谢特点。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BPF[40、400、4 000 μg/(kg·d)],连续灌胃30 d,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 MS)法观察BPF暴露后小鼠肝脏TRP、TYR来源神经递质代谢特点及水平的改变。结果:BPF暴露后引起小鼠肝脏TRP、TYR 水平下降,其中 TRP 代谢途径的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明显下降,相反,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水平显著上升;TYR代谢途径中,TYR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显著下降;其他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亦明显降低。结论:BPF暴露可抑制TRP、TYR及多个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代谢,促进TRP通路中5-HT向KYN代谢转化,对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探讨可为BPF持续暴露导致的肝脏及神经精神性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背景 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 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并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并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CDU检查受试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管腔内径(D)、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感染组患者入院72 h内发生AKI与否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AKI组与非AKI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以AKI由轻到重的程度将患者分为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比较...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传染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基层医务工作者承担着辖区内疫情监测、预防接种、健康宣传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置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职责,在疾病群防群控、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有效防控传染病发挥关键作用。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社区传染病的诊治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及开展传染病相关系列培训,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在2021年11月举办的国家级社区传染性疾病继续教育会议的所有参会者为研究对象。会前、会后通过问卷星二维码向参会者发放调查问卷,会前问卷内容包括参会者人口学特征,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社区传染病培训,社区传染病诊治开展情况,社区传染病防治的主观态度(是否愿意管理社区传染病、对自己传染病诊治能力满意度),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及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会后问卷内容主要为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以及对本次线上会议满意度调查。会前共有301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完成调查问卷,会前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BALB/c小鼠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的差异。方法:3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高脂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高脂组,每组8只。雌性对照组和雄性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雌性高脂组和雄性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量小鼠体重、内脏脂肪比、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并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粪便菌群构成。结果:高脂饮食干预导致雄性小鼠体重和内脏脂肪比明显增加,病理表现为单个脂肪面积明显增大,肝脏脂肪滴堆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并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P<0.01)。而雌性高脂组体重、内脏脂肪比、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与雌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干预后小鼠肥胖相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并存在性别差异,其中雄性高脂组肥胖相关菌属(如布劳特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菌群结构变化更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喂养12周4周龄BALB/c雄性小鼠可稳定建立以内脏脂肪堆积、代谢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国外新冠医疗防疫体系建设策略。方法 选取新加坡和英国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深度访谈和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对象包括政府卫生署官员、传染病学专家以及基层全科医师等各类别专业人员,访谈内容涉及受访对象所在国家的医疗防疫体系设置情况和设计逻辑等。结果 两国的新冠防疫体系以分级诊疗为重要特征,其中新加坡通过"Hot Clinic"分流患者,英国通过远程诊疗分流患者。两国的门急诊设施改建以利用现有设施为主。两国全科诊所医护基本配置都相对简单,应对新冠疫情时常通过借用全院医护、统筹安排、适当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来扩充医护数量。两国在医疗防疫体系建设中均积极采取了信息化方式,疫情数据采集和信息公开较为及时。两国坚持"平战结合"策略,在逐步放开过程中灵活调整防疫政策和资源配置方案。结论 两国案例的优势及劣势可为我国医疗防疫体系实行分级建设、规范诊疗流程、细化基础设施、完善人员配置、推进信息化建设、贯彻"平战结合"策略并落实转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其所在部位的特殊性,口腔癌与多种微生物关系密切,且其发生发展极易受到微生物的调控。免疫系统的介导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也不可或缺,尤其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其具有放大微生物调控作用的能力,并反过来调控微生物种群组分及数量,相辅相成,共同加剧口腔癌的恶化。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微生物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巨噬细胞对口腔癌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等相关工作,并对于微生物、巨噬细胞以及口腔癌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的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行讨论。微生物和巨噬细胞都被认为是有前景的预后指标,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尽管目前已有学者关注着微生物及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的作用,但少有研究将其与口腔癌前病变联系起来,微生物与巨噬细胞间相互调控关系也仍不明晰。因此,对于微生物、巨噬细胞、口腔癌三者关系网络的深度探索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