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5篇
  免费   4236篇
  国内免费   2437篇
耳鼻咽喉   382篇
儿科学   693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2361篇
口腔科学   742篇
临床医学   4756篇
内科学   3433篇
皮肤病学   478篇
神经病学   868篇
特种医学   1656篇
外科学   3519篇
综合类   11121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4772篇
眼科学   323篇
药学   4787篇
  56篇
中国医学   3876篇
肿瘤学   196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1319篇
  2021年   1680篇
  2020年   1505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856篇
  2017年   1156篇
  2016年   835篇
  2015年   1616篇
  2014年   2071篇
  2013年   2553篇
  2012年   3714篇
  2011年   3979篇
  2010年   3439篇
  2009年   3090篇
  2008年   3261篇
  2007年   3221篇
  2006年   2590篇
  2005年   2013篇
  2004年   1397篇
  2003年   1226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神经外科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17例全麻手术病人,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于术前、麻醉(诱导完成)、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6个时程连续监测SEP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并记录。结果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5.96%,波幅下降24.00%,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结论麻醉抑制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但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齿槽裂修复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查阅1950年至2006年有关齿槽裂修复的文献,归纳文献中报道的不同方法,并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齿槽裂修复的主要目的:关闭口鼻瘘;建立稳定、连续的上颌骨牙弓;为牙齿萌出提供基础;为上唇和鼻底提供稳定支架。主要治疗方法:植骨术;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骨和生长因子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是9~11岁时混合牙列期。结论 在9~11岁混合牙列期手术,以髂骨松质骨为移植材料被认为是修复齿槽裂的主要手段。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骨再生技术,将是齿槽裂修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相似文献   
44.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53 ge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endostatin can enhance tumor response to radiation therapy of RM-1 mouse xenograft prostate cancer and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Methods A mouse prostate canc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n mice with xenograft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control), B (radiation), C (radiation and rAdp53), D (radiation and rh-endostatin) and E (radiation and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On day 1, rAdp53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with 1 × 1010 vp per animal to group C and E. From day 1 to 14, rh-endostatin was given 15 mg/kg intraperitoneally daily to group D and E. On day 4 single fraction of 15 Gy was given to tumors in groups B, C, D and E.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or intraperitoneaUy accordingly as control. No treatment was done to group A.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dail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Days 5, 10 and 15. Ki67, CD31, p53 and VEGF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1) Radiation alone,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tumorous injection of Adp53 and/o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h-endostatin resulted in tumor growth arrest of RM-1 cells in vivo (P = 0.000).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both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P < 0.05). (2) All the four treatment groups had a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mutant type P53 (P = 0.000). The expression of Ki67 in groups B and C were equal (P 0.05) and increasing (P = 0.000), respectively. Group D had a up-down-up curve (P < 0.05), but group E had a up-down one. On day 5 the expresion of VEGF in group E was the lowest (P < 0.05).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V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as shown, and MVD in groups C, D and E were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 < 0.05). Conclusions The limitation of radiotherapy could be overcome by combination with beth p53 gene therapy and endostatin on the growth of mouse prostate cancer cell. Radiation, rAdp53 and endostatin have their own role but they can b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45.
RNA干扰基因敲除MAGE-1在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构建抑制MAGE-1的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寡核苷酸链,克隆至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重组构建核糖核酸干扰(RNAi)质粒载体。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经稳定转染后胶质瘤U87细胞中MAGE-1的表达,以了解siRNA的干涉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UPER—MAGE—1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寡核苷酸链成功地插入至预计位点,且序列与预期完全一致。稳定转染后G418筛选出的U87多克隆细胞MAGE-1的表达经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对siRNA均有较明显的干扰作用。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能对U87细胞中的MAGE—1分子进行RNAi,为进一步研究MAGE—1在肿瘤中的作用,分析基因功能,展开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7.
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了解国际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发展和运作情况,并与传统的临床支持系统进行对比,探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国际研究进展情况。结果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概念、目的及特点认识的基础上,了解了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国际进展情况。结论临床支持系统模式的发展和演变,为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提供了新的临床辅助,加强了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相应的提升体系,但临床支持系统项目在目前我国医院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中癌栓的处理方式和术后恢复过程。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例HCC合并胆管癌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只有59.3%(16/27)患者行肝切除、胆管取癌栓及胆管引流术。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术后30d病死率为22.2%(6/27)。结论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和罗格列酮序贯用药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育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氯米芬抵抗的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口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3个月后,罗格列酮联合氯米芬用药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体重指数、月经周期、生殖激素水平、排卵率、妊娠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服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后,雄激素水平和LH/FSH值明显降低(P〈0.05),服用罗格列酮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β)以及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和罗格列酮序贯用药可有效地抑制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0.
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药物导入率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体外吸收评价方法,考察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给药性能。方法 以人体皮肤为研究材料,荧光素钠作为模型药物,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以透皮吸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无针粉末注射的载药喷射参数。结果 建立的方法分析时间小于3min,在0.2304-9.216n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绝对回收率大于99.8%,RSD〈0.8%;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最高透皮吸收率可达到40%,超过普通透皮途经400倍以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药物导入效率(33%)相当;正交试验分析表明气源压力、喷管型号、药物剂量、药粉粒径均对无针粉末注射的效果有影响。结论 建立的研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无针粉末注射系统的体外研究;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药物导入效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