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9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663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953篇
内科学   773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25篇
外科学   450篇
综合类   231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926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125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35篇
肿瘤学   31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化滞柔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饲养8周构建大鼠NAFLD模型,化滞柔肝颗粒ig给药4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脂相关指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V3~V4可变区进行扩增和测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开展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并结合Spearman进行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化滞柔肝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体质量(P<0.05、0.01)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P<0.05、0.01)。此外,化滞柔肝颗粒高剂量组还可显著降低大鼠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P<0...  相似文献   
62.
疲劳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会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长期疲劳如不及时缓解,可诱发心血管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病理反应。中药为防治疲劳、减缓继发性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实践,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天然药物种类丰富,为开发利用新型抗疲劳药物提供崭新领域。通过对疲劳的认识、中药与天然药物防治疲劳的复杂机制进行综述,为揭示中药干预疲劳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具有抗疲劳潜力的新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3.
耿晨蕾  王玉玉  刘思佳  许妍妍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10):3329-3336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毒蒙药在治疗疾病及救治疑难杂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有毒蒙药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蒙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有毒蒙药的多种减毒方法,如采用配伍、炮制等减毒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作用。通过对3种代表性有毒蒙药斑蝥Mylabris、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瑞香狼毒Stellerae Chamaejasmes Radix的抗肿瘤作用、毒性机制及减毒策略进行综述,为其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肛门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之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挂线术组)和试验组(括约肌间切开术组),各36例。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临床疗效、肛门功能、创面面积、局部疼痛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8.22±2.10)d,短于对照组的(14.17±2.83)d;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35.75±11.15)d,短于对照组的(55.69±13.42)d;术后3个月试验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为(58.39±6.72)mmHg、(143.72±8.24)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51.25±4.33)mmHg、(126.75±11.49)mmHg;术后3个月试验组Wexner大便失禁评分(0.56±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25±0.81)分;在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换药时、术后第14天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创面面积分别为(10.70±1.67)cm^2、(8.34±1.18)cm^2、(6.25±1.13)cm^2,均小于对照组的(20.52±1.58)cm^2、(16.26±2.37)cm^2、(13.98±2.24)cm^2;在术后第7 h、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第7天排便时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疼痛指数分别为(3.44±0.91)分、(4.17±0.77)分、(2.64±0.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25±0.73)分、(7.22±1.20)分、(5.28±1.49)分;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53%(均P<0.05)。两组手术在复发率、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相比于切开挂线术,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更好地维护肛门功能、创伤小、康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孕妇外周血自然杀伤T(NTK)细胞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本院就诊的ICP患者52例(ICP患者组),根据IC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ICP组(n=28)和重度ICP组(n=24),同时随机选择孕周相当的健康产前检查孕妇52例(健康孕妇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T细胞水平,分析NKT细胞水平与ICP发生发展相关性。结果:ICP患者组外周血PBMC中NKT细胞含量高于健康孕妇组(P<0.05)。对ICP患者组和健康孕妇组外周血PBMC给予不同刺激物培养后,均显示出NKT细胞含量在正常组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而在植物血凝素(PHA)组、ICP组、正常组依次降低(P<0.05)。重度ICP组外周血PBMC中NKT细胞含量高于轻度ICP组(P<0.05),NKT细胞含量与IC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ICP发生及进展与孕妇外周血NK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监测NKT细胞水平可为诊断IC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构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1例,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87例。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收集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血清白蛋白(ALB)、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1例患者CABG术后有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10%;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9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7.59%)、大肠埃希菌(20.69%)、铜绿假单胞菌(17.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LB<30 g/L、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后气管插管时间>24 h、住院时间>30 d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CHAID模型分析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年龄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为72.70%(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AUC为0.808,显著高于CHAID模型预测的0.640(P<0.05)。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CHAID模型可以显示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与Logistic回归模型互补应用于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67.
卞保军 《医学信息》2006,19(12):2078-2081
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在计算机上安装成功后,还需要进一步配置和优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运行在最佳状态。SGA(System Globle Area)各部分的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否正常,会大大影响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迫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迫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9.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VEGF及其受体KDR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其相应受体KDR基因表达状况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观测NDGA作用下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VEGF基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VEGF的相应受体KD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100μmol/L的NDGA处理胶质瘤细胞1-3d ,引起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②100μmol/L的NDGA处理内皮细胞1-3d,受体KDR的蛋白表达也呈下降趋势,且KDR基因表达的降 低较胶质瘤细胞VEGF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NDGA对胶质瘤细胞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NDGA也抑制了内皮细胞KDR的表达,此抑制作用可能是NDGA抗血管生成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TNP-470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体内和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软琼脂克隆法、流式细胞仪、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SHG-44细胞体内外增殖、克隆形成、细胞周期和形态学变化及异种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20-2000ng/mlTNP-470可显著抑制SHG-44细胞体外增殖,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G2/M期细胞减少。彩和30mg/kg体重TNP-470隔日皮下注射后,移植瘤体积缩小、重量显著减轻,组织出现明显调亡细胞和坏死。结论:TNP-470对SHG-4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其调控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提示TNP-470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生长也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