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琥珀酸对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在细菌感染、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5、10、20和30mmol/L,pH5.5)琥珀酸刺激,24h后检测琥珀酸对细胞胶原合成及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加入的琥珀酸浓度升高,细胞胶原合成下降,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下降;当琥珀酸浓度为20和30 mmol/L时,细胞胶原合成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在创面感染时,细菌能通过代谢产生琥珀酸从而抑制创面愈合,使得感染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2.
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附5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创伤,慢性溃疡及瘢痕癌等原因所致胫前软组织缺损采用6种皮瓣进行局部转位,交腿移植,游离移植及桥式游离移植修复,结果:除一例失败外,其余皮瓣均成活,颜色及外形均较满意,无一例截肢,结论: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相应的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小腿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脆弱类杆菌代谢产物琥珀酸(succinic acid)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脆弱类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外周血PMN,以5,10,20,30 nmol/L四种浓度的琥珀酸分别孵育20 min,或以20 mmol/L浓度的琥珀酸孵育5,10,15和20 min,测定对PMN粘附率(adherencerate)及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琥珀酸能显著抑制PMN粘附率及NBT还原能力,且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结论琥珀酸能抑制PMN的功能,在脆弱类杆菌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缺损一直是整形外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自体肌腱移植来源有限,异体肌腱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很多替代物在肌腱修复应用中无法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肌腱为修复肌腱缺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后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 方法 本组 2 1例肘部至腕部广泛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及碾压伤患者 ,清创后即时应用带蒂的联合皮瓣、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及巨大胸腹部联合皮瓣修复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结果 除 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局限坏死及皮瓣下感染外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对于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早期清创后应用带蒂联合皮瓣、肌皮瓣修复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保留变性真皮并移植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的152只深度烧伤手经削刮痂保留变性真皮后,行大张自体皮移植术。术后观察疗效并作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对手部皮肤的颜色、弹性、挛缩程度及功能进行评级。结果152只手中外观及功能优良者141只,占92.8%。结论保留变性真皮并移植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寻求理想方法。方法 以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并检测CD44。在实验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含胶原-聚羟基乙酸的DMEM培基中培养;在对照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DMEM培基中培养。通过MTT方法比较两组的细胞活性和生长情况,并对实验组进行超微观察。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在体外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结果 以贴壁法原代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11天细胞即汇合成片,检测CD44示阳性。骨髓间质干细胞接种于胶原一聚羟基乙酸中混合培养后14天生长良好,始终保持89%VA上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实验组细胞数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对照组从第4天开始即发生增殖。透射电镜示实验组细胞培养14天后仍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体外预构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良好的形态,细胞伸展成梭形,沿聚羟基乙酸缝线大致平行排列。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好。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在体外初步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  相似文献   
108.
胶原-聚羟基乙酸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胶原 -聚羟基乙酸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质干细胞 ,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含胶原 -聚羟基乙酸的DMEM培基中培养 ,设为实验组 ;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纯DMEM培基中培养 ,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胞的活性和生长情况 ,并对实验组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骨髓间质干细胞接种于胶原 -聚羟基乙酸中后可适应材料生长 ,混合培养后 2周生长良好 ,始终保持 89%以上的细胞活力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在 2周的培养过程中实验组细胞数未发生明显改变 ,而对照组从第 4d开始即发生增殖。透射电镜示实验组细胞培养 14d后仍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 -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好。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 ,以胶原 -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在体外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Smac/DIABLO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H_2O_2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行转染)、对照组(单纯用脂质体处理)、错义寡脱氧核苷酸(scrODN)组(转染Smac/DIABLO scrODN)、asODN组(转染Smac/DIABLO asODN)、H_2O_2组(仅受H_2O_2刺激)、scrODN+H_2O_2组(同scrODN组处理后受H_2O_2刺激)、asODN+H_2O_2组(同asODN组处理后受H2O_2刺激),Smac/DIABLO scrODN或asODN浓度均为4μmoL/L,H_2O_2为0.5 mmol/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观察Smac/DIABLO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计算凋亡核百分率;抽提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是否出现DNA“梯状”条带;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活性检测试剂盒观察caspase-3、caspase-9的活化情况。结果asODN组细胞Smac/DIABLO mRNA的表达明显受抑制,其蛋白质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约80%;对照组、scrODN组、正常对照组此2项指标相近(P>0.05)。正常对照组、scrODN组及asODN组凋亡核百分率低,且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也处于低表达水平。H_2O_2组、scrODN+H_2O_2组凋亡核百分率分别为(52±3)%、(55±5)%,均见典型DNA“梯状”条带,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sODN+H_2O_2组凋亡核百分率降至(19±5)%,且caspase-3、caspase-9活性明显低于scrODN+H_2O_2组(P<0.01),DNA“梯状”条带亦明显减少。结论Smac/DIABLO asODN能抑制H_2O_2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0.
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笔单位近年收治的138例电击伤思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其是否并发脑部损伤,并将受损程度分为轻、中、重、特重度4类。分析电流出入口部位及电压高低与脑损伤的关系,提出可能的致病原因。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患中,有106例并发脑损伤,4例为重度,其余为轻、中度,影像学检查可见脑部阳性病变。致伤电压的高低、电流出入口部位与脑损伤发生率关系不大,但二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组患经治疗,131例治愈,7例死亡,但无1例因脑损伤而致死。结论 高压电击伤后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电流对脑部的直接损害、机械性损伤、电流所致心肺疾病、大面积烧伤均有关,早期、正确地诊断、治疗,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