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防治及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曲张破裂出血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应用口服胃复安,观察该药对门静脉高压的降压作用,并经彩色多普勒仪观察病人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HSP27和BIRC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临床预后资料完整的大肠癌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HSP27和BIRC6抗体,观察HSP27和BIRC6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研究大肠癌HSP27和BIRC6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大肠癌组织中HSP27表达率为79.7%(145/182);而BIRC6表达率较低,为47.3%(86/182)。单因素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P〈0.05),提示HSP27低表达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患者。BIRC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提示BIRC6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长于低表达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HSP27为大肠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而BIRC6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结论本研究提示,HSP27对大肠癌的预后具有潜在的预测价佰,而BIRC6表诀水平作为判断大肠癞预后的预测价佰右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粪便DNA检测在大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进入筛查的人群中连续收集46例大肠癌(CRC)、60例大肠腺瘤(CRA)及30例正常粪便标本,采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粪便DNA突变情况,并与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比较。[结果]CRC组、CRA组和正常组IFOBT的阳性率分别为45.7%(21/46)、18.3%(11/60)和13.33%(4/30);CRC组、CRA组和正常组APC的突变率分别为58.7%(27/46)、20.0%(12/60)和3.33%(1/30),p53的突变率分别为65.2%(30/46)、25.0%(15/60)和0%(0/30),K-ras的突变率分别为60.9%(28/46)、23.3%(14/60)和0%(0/30),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率分别为76.1%(35/46)、35.0%(21/60)和3.33%(1/30)。CRC组、CRA组中APC、p53、K-ras基因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IFOB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单独和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特异性均高于IFOBT,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DNA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敏感性高于IFOBT,提示粪便DNA检测可能是更适于机会性筛查大肠肿瘤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34例,非胆源性胰腺炎6例,共40例胰腺炎患者每日将乌司他T10~2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中,每日给药1~2次,静滴1~2小时,原则上连续给药1~2周,根据症状和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适当增减,并辅以抗生索为首的其他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手段并用。结果: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有效率为90%。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乳腺癌根治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但常易导致局部种植复发、腋窝积血积液、感染、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自1994~1998年,我们对26例乳腺癌根治术手术方式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手术方法:①将传统的纵行切口改为横形切口,切口内侧端始于胸骨旁胸锁关节下5cm,外侧端始于腋窝下方2~3横指处,皮肤切口均距肿块3cm以上。这样可避免因切口距腋窝近,术后疤痕易向腋窝挛缩,而导致的患侧上肢活动障碍;不增加清扫腋窝淋巴组织的难度,同时因切口较隐蔽,易为中青年患者接受。②皮瓣全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复方银黄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用Shim-pack CLC-ODS 6.0×150 mm柱,甲醇-水-磷酸(50∶50∶0.2)为流动相[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进样量在7~63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 99.7%(n=5),RSD为0.2%.结论该方法快速、方便,能准确检出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77.
杜冯  邹坤  黄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44-150+288-289
目的 探讨华泽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及氧化应激重要因素活性氧(ROS)介入,通过核因子κB(NF-κB)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等信号通路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不同浓度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组,检测不同浓度下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IH-3T3细胞Toll增殖活性(MTT法)、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分泌NO及胞内ROS生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Toll样受体4(TL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NLR-P3、NF-κB、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白细胞介素-18(IL-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细胞增殖与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于NIH-3T3细胞的增殖与划痕愈合影响具有双向性。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浓度下(<6....  相似文献   
78.
Peuat_2-Jeghens综合征目前其治疗仍较棘手,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成为普遍开展的治疗方法。本文报告13例Peut_2-Jeghens综合征经内镜治疗和随访,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1978—1991年,我院确诊Peut_2-Jeghens综合征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3—45岁。全部患者均有口唇、指趾及皮肤粘顺色素斑。临床表现均  相似文献   
79.
本组52例皆系1978年至1987年经我院内镜室确诊并于我院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采用书信进行追访,资料完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28例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0年以来102例肝硬化病例,其中28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病率27.5%,死亡10例占36%,现就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本组28例,男26例,女2例,年龄26~72岁,平均43.5岁,全部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诱发因素;各种感染23例,消化道出血15例,电解质紊乱13例,呕吐腹泻7例,大剂量利尿5例,饮酒5例,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