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北京市综合医院医师对神经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4所不同级别综合医院的191位医师进行《神经症知识》问卷调查。结果84.3%的医师听说过神经症,67.0%的医师能够列举神经症的主要表现,74.3%医师的神经症知识来自专业书籍,仅35.9%和12.6%的医师能够诊断和治疗神经症。获取途径中,“同事、同学或朋友”二级医院比例(53.5%)高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医师从“宣传资料”(25.9%)、“专业书籍”(81.7%)获得知识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P〈0.01)。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医师的神经症知识知晓情况较为基础,专业诊治能力不足,应加强综合医师的神经症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52.
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调查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失调率及其分布,为探讨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现况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感觉统合诊断表调查北京市城近郊区有代表性的15所幼儿园及部分散居幼儿。结果:1526名3-6岁幼儿的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8.5%,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8.9%,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9.4%。男孩和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28.3%和30.7%。各项轻度和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是值得重视的儿童发育问题,若早期干预,可全面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3.
54.
以脑电绝对功率作为测量指标,观察不同抗抑郁药应用后患者早期的脑电图表现,探讨以此预测不同抗抑郁药临床疗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5.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 6年追踪调查 ,观察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动态变化 ,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评问卷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感觉统合诊断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于 1993年和 1999年调查 310名儿童。结果 本组感觉统合失调累积发生率为 33 6 % ,其中男童为 39 1% ,女童为 2 6 7% ,性别差异有显著性 (χ2 =3 84 5 ,P <0 0 5 )。各因子失调累积发生率为 10 0 %~ 17 0 %。感觉统合失调 6年自愈率为 4 8 3% ,其中男童自愈率为 4 8 5 % ,女童为 4 8 2 %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χ2 =0 0 0 1,P >0 0 5 )。本体感失调自愈率为 6 9 7% ;触觉防御失调自愈率为 81 6 % ;前庭平衡失调自愈率为 72 0 %。 2 89名儿童各年龄组感觉统合失调累积发生率和自愈率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15 5名儿童 6年后行为问题累积发生率为 9 4 % ,其中男童为 12 5 % ,女童为 6 1%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6 73,P >0 0 5 )。学龄前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自愈率为 70 6 %。结论 男童的感觉统合失调较女童严重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有自愈趋势 ;提示幼儿期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预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6.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复杂抽样设计抽样方法,由此获得的数据具有多层次结构,使用传统的单水平多因素分析的方法会得出有偏差的结论。多水平模型把传统意义上来自生态学和个体水平上截然不同的两方面信息相结合,克服了只聚焦于单一水平的局限性,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综述了多水平模型在精神卫生领域两个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即精神障碍影响因素研究及精神障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未来多水平模型在精神卫生领域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
网络使用自评量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编制的网络使用自评量表进行试测,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本现况调查中,方便抽取北京市某非重点中学的1240名学生进行网络使用自评量表测试,并随机选取其中的130名学生进行三周后的重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试测样本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量表蕈测信度(r)为0.74(P<0.01),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因子,因子负荷数在0.382~0.811之间,累计贡献率为60.1%;将单侧95%(即-x+1.645s)作为阳性界值点,此时灵敏度为26.9%,特异度为94.0%,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8%,且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9.9%vs.4.2%,P<0.01),高中生检出率高于初中生(8.4%vs.4.7%,P<0.01).结论:自编的网络使用自评量表有满意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调查提示中学生网络成瘾有性别和年龄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16岁的2447人,应用中文版计算机辅助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3.0(CIDI-3.0 CAPI)作为访谈工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分析相关因素以及与自杀的关系。结果: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30天患病率为0.57%,12个月患病率是2.37%,终生患病率是4.3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离异/分居/丧偶是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χ2=21.052,P=0.000)。情感障碍患者具有自杀计划(χ2=29.166,P=0.000)和自杀行为(χ2=45.377,P=0.000)的危险。结论: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近,显著低于国外的患病率,离异/分居/丧偶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对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昆明市常见使用烟草所致的精神与行为障碍的流行强度及分布情况。方法按容量比例和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CIDI2.1为调查工具,ICD-10作为诊断标准。结果共调查吸男性1538人,一生中有过戒烟行为758人,占49.14%。在戒烟的早期出现戒烟症状中,心理症状重于躯体症状,有强烈的烟草渴求者占64.38%,依次为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或体重增加、抑郁情绪等。结论本次调查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各种戒烟早期症状中,不同地域和教育程度与症状表现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特点中,某些症状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验证强化神灯照射治疗对快速氟哌啶醇注射引起的皮肤红斑、皮下肿块及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人组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干预组2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在注射治疗疗程中配合神灯照射治疗,1次/d,20 min/次;干预组则在注射治疗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2周给予强化神灯照射治疗2次/d,20 min/次.使用自编神灯照射治疗臀部情况观察表,在治疗开始后每隔24 h对患者臀部红斑面积、肿块面积进行评估记录,由患者对疼痛程度进行0~9级自评. 结果 2组在红斑面积、肿块面积、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神灯照射治疗优于常规照射治疗.结论 强化神灯照射治疗对快速氟哌啶醇注射治疗引起的局部皮肤红斑、皮下肿块的消退和吸收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早期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