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高达30.36%[1],不少患者被迫多次再手术.由于胆道镜的应用,这一窘况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分析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1998年9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7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的方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CT积分、WBC计数、总胆红素、AST、血糖、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尿素氮、肌酐及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并记录腹痛缓解时间、开腹手术率、死亡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腹痛缓解时间为(20.17±14.16) h,开腹手术率为6.0%(4/67),死亡率为7.5%(5/67),治愈率为92.5%(62/67),住院时间(30.85±28.37) d,住院费用(59 295.78±34 564.44)元.结论 针对SAP患者每例个体的不同病因、严重程度、病期及合并症采用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各项检测指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前壁,以术中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净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并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41例成功,术后5~7d拔管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漏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组少(P<0.05).结论 早期RIVVH治疗SAP疗效满意,有望成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LC+LCBDE并行胆道引流的92例CCL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组(n=45)和T管引流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汁引流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5.3±1.3)d vs (7.2±2.5)d,P < 0.001],该组的胆汁引流时间也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3.5±1.1)d vs (38.9±6.2)d,P < 0.001]。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是安全可行的,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熟练掌握腔镜技术的前提下,该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解远安山区中学学生在一日作业能力的变化。我们于1990年6月15日在两所中学用拉丁字母剂量作业表,分五次测试作业能力对大脑皮层产生疲劳程度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县中学初二一班、高二一班共101人;望家中学初二二班、初一二班共84人。1.2 方法:采用拉丁字母表(26种字母,共1600个),两校统一时间和字母数,依次选用P、C、W、S。每次测试2分钟。  相似文献   
17.
黄德全  胡先典 《四川医学》2009,30(3):363-365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胆管镜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8年6月胆管镜518例606例次的病例。结果518例中临床疑为胆管结石500例,胆管镜证实349例,符合率69.8%。取石成功率97.13%(339/349),结石取净率79.08%(276/34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96.95%(159/164),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63.24%(117/185)。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胆管出血5例,高热伴黄疸1例,瘘道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假道形成2例,均经处理治愈。结论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的胆管镜诊治水平,笔者认为应注意几个方面:①胆管术中和术后使用胆管镜应列为常规;②必须掌握取石困难的胆管镜操作技巧;③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④手术与胆管镜的相互配合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胃肠减压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1990年12月~1992年12月我们将107例施行单纯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胃肠减压组、胃复安组及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高达30.36%[1],不少患者被迫多次再手术.由于胆道镜的应用,这一窘况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野坝子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GC-MS和多元统计分析对野坝子不同药用部位进行鉴别。优化GC-MS前处理溶剂,并采用PCA、HCA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 野坝子花、茎、叶可被明显区分,花、茎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大,茎、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小。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初始验证、留一交叉验证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为野坝子不同药用部位的鉴别及其花、茎掺杂样品的含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