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4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9篇
  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革兰阴性菌感染常可引起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侵入血循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灌注。感染性休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循环及体温调节能力明显下降,术前低代谢状态导致能量分解产热降低,极易发生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1]。除积极控制感染外,应针对休克的病理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这些对于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至关重要。晶体液是围术期液体治疗常见的类  相似文献   
42.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髓鞘缺失的炎症性疾病,对该病的研究因其标本难以获取而备受限制.建立相应的动物疾病模型是研究MS病理过程、发病机制以及寻找药物靶点的重要途径.MS的动物模型包括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病毒模型和化学毒性模型.了解这几种MS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高龄(≥80岁)胰胆疾病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行ERCP诊疗的1158例高龄胰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内镜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58例高龄胆疾病患者共接受1315例次ERCP诊疗,成功率为98.5%(1295/1315)。术中诊断胆管结石554例(47.8%),恶性胆道梗阻494例(42.7%),良性胆管狭窄42例(3.6%),Mirrizi综合征23例(2.0%),胰管结石21例(1.8%),未见异常24例(2.1%)。术后并发胰腺炎67例次(6.5%),高淀粉酶156例次(13.5%),死亡5例(0.4%)。结论高龄胰胆疾病患者行ERCP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4.
汤蓓  钟泽  麻建平  胡佳元  沈红卫  吴金平  邱政 《浙江医学》2020,42(20):2185-218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6例sTBI患者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CRP浓度等资料,观察CCS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C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通过AUC评价这些危险因袭对CC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患者CCS的发生率为54.7%。GCS评分(OR=0.490,95%CI:0.343~0.702,P=0.002)和CRP浓度(OR=1.135,95%CI:1.038~1.242,P=0.012)是C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AUC=0.799,95%CI:0.710~0.871,P<0.001)和CRP浓度(AUC=0.700,95%CI:0.604~0.785,P<0.001)对CCS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sTBI后CCS发生率较高,GCS评分和CRP浓度有助于预测C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腹主动脉瘤(AAA)多发于老年人,与主动脉老化和粥样硬化有关,是严重的血管外科疾病。其自然病史是瘤体进行性扩大、最终破裂导致患者死亡。AAA的手术治疗操作难度大,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阻断主动脉可引起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传统方法习惯在主动脉开放后应用多巴胺(DA)维持动脉血压,认为DA可以保护肾功能和内脏血供,去甲肾上腺素(NE)则会导致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缺血。  相似文献   
46.
喉罩是由英国医生Archie Brain在1981年根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也可正压通气。由于喉罩不进入气道,对气管黏膜无刺激且较少的咽喉部并发症,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气道反应性,经喉罩正压通气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喉罩通气,可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能够避免对气道的直接刺激和损伤作用,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本文拟对比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经食管黏膜下隧道治疗胃底贲门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经超声内镜诊断胃底贲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18例,行经食管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成功,剥离病变大小0.7~7.2cm,平均大小约(2.43 ± 1.91)cm,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出现腹膜后、纵隔、皮下气肿2例,3d后自行吸收.术后24h内出现发热1例,伴有WBC升高,抗炎对症处理后第2天完全缓解.无严重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术后3d可正常进流质食,1周后复查食管隧道愈合创面形成.结论 内镜经食管黏膜下隧道技术是胃底贲门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剥离切除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内镜切除胃底贲门部固有肌层病变的难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治疗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11月间胃镜及超声内镜榆查确诊食管固有肌层肿物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性参加本组研究.16例患者入组并完成了研究计划.入组病例采用内镜经食管黏膜下隧道切除病变,并且术后行病理检查和跟踪随访观察.结果 食管固有肌层肿物完整切除率100%,术后均病理学检查证明为平滑肌瘤,病理免疫组化提示增生活跃9例.术中并发纵隔、皮下、腹膜后气肿1例,1周后自行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及相应病例,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观察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治疗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择期全麻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年龄60岁~75岁,体重45 kg ~75 kg.术前1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4 000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注射用血凝酶组(H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切皮前10 min,H组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单位(5ml生理盐水稀释),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记录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术后第5d通过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629±97) ml和(273±87) ml,H组分别为(312±79) ml和(213±74) ml.与C组比较,H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术后24h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积压分别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3%和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能减少低分子肝素抗凝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预测因子,为进一步筛查ARAS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67例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造影结果分为ARAS组446例与非ARAS组421例,对与ARAS高度相关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脉压、血肌酐水平及50岁以后出现高血压与ARAS相关(P <0.05)。四项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并与ARAS呈正相关(β=0.056、0.032、0.014、0.614)。结论年龄、脉压、血肌酐水平及50岁以后出现高血压是中老年ARAS的预测因子,可以为临床发现易感人群及预防ARAS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