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和手术的开展,伴发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纵裂等脊髓内结构异常的脊柱侧凸病例并非罕见.脊髓内结构异常均属严重脊髓病变,有时可引起严重神经并发症,若无明显的神经损害临床症状往往意味着对这些病变不需处理,但对脊柱侧凸的矫形构成威胁.若不先处理脊髓神经病变而首先矫正脊柱侧凸,可能加重神经损害,因而给外科干预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危险.这类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该文就脊柱侧凸伴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纵裂等脊髓内结构异常与脊柱侧凸的相关性、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作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结合松质骨螺钉,部分患者联合注射高黏度液体人工替代骨或颗粒骨填充治疗21 例24侧跟骨骨折,男17 例,女4 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38.3 岁.其中18 例为单侧,3 例...  相似文献   
33.
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21例.结果 本组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钢板螺钉断裂、退钉及钉头切出股骨头等现象.结论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2008-06-2010-03我院脊柱专科门诊确诊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96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设为病例组,体检中心随机抽取167例无下腰痛病史人员为对照组,问卷调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工种、腰背部外伤史、腰椎疾病家族史等,建立单因素四格表资料的F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四格表资料的F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固定工作体位、腰背部外伤史、腰椎疾患家族史是该地区居民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发病与肥胖、职业工种、腰椎疾患家族史、腰背部外伤史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治疗应个体化多样化,并加强健康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拯救C5 ~7 和T12 ~L2 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近脊髓断端的神经根功能,改善截瘫、四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常规进行硬膜外减压松解后,切开硬脊膜,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松解近端脊髓断端和邻近脊髓断端的、术前检查无功能或严重功能障碍的神经根.结果 30 例患者经术后2 ~12 年(平均5 年)的随访,28 例(93.3%)有1 ~3 个神经根节段的感觉恢复,23 例(76.7%)有1 ~1.5 个神经根节段的运动功能恢复(该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由术前的0 级恢复到Ⅲ级者9 例;术前Ⅰ级恢复到Ⅲ级11 例;术前Ⅱ级恢复到Ⅳ级3 例).该节段神经根支配区感觉恢复达S4 者9 例,S3 者14 例,其余为S2.结论 陈旧性下颈椎和胸腰段平面以下腰椎完全性脊髓损伤行硬脊膜内脊髓近断端、神经根联合显微松解术可恢复或改善1 ~2 个脊髓节段神经根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6.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X线片是其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可以满足骨折脱位的筛查需要,但对于复杂的踝关节骨折X线片诊断的敏感性一般或较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在急诊处理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下动脉损伤及肩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创伤的同时或2~3周内进行臂丛神经离断伤或部分离断伤的手术修复,以提高其术后的优良率。方法 1993年2月~2003年1月,我们对怀疑有臂丛损伤的患者,尽快进行MRI等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对其中明确为离断伤或部分离断伤的29例患者,在伤后急诊或2~3周内实施了臂丛探查,神经直接缝接,颈丛、膈神经、副神经移位,臂丛神经交叉移位及侧侧缝合等手术。结果 其中21例患者术后得到6个月~6年(平均3年)的随访,按照顾玉东的臂丛损伤功能评定标准,本组患者观察总体优良率达70.6%。结论 对有合并伤的臂丛神经离断伤或部分离断伤患者,急诊或2~3周内进行手术探查和修复,可减少手术次数和难度,提高臂丛损伤修复术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38.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X线片是其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可以满足骨折脱位的筛查需要,但对于复杂的踝关节骨折X线片诊断的敏感性一般或较差.  相似文献   
39.
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再生能力、质量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能否再生、再生的质量以及再生神经的来源。方法:将20只实验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只。左侧后肢胫神经、腓总神经为实验神经,切断腓总神经:A组腓总神经断端以远1.5cm处将胫神经、腓总神经相邻面的神经束、外膜切开,相对缝合束、外膜;B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与胫神经相邻面行端侧外膜缝合。术后12周腓总神经远端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行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12周两组神经缝合后神经均再生,再生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能够再生,再生侧支来源于胫神经,再生质量与神经端侧缝合相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及术后康复等4个方面是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和术后康复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和术后康复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