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林薇  朱宗萍  廖婉  杨青松  高天慧  陈意  裴瑾  邓彬  林丽婷  赵萱 《中草药》2021,52(20):6373-6380
目的构建熵权-正态云模型,对不同产地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不同产地的蓬莪术为研究对象,选取吉马酮、呋喃二烯、莪术醇和姜黄素含量为定量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测定不同指标的信息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云模型,利用正向云发生器,将各指标等级的界限转化为云,计算不同产地的蓬莪术平均等级隶属度,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对不同产地蓬莪术的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产地为四川的蓬莪术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较高,绝大部分分布在Ⅰ级和Ⅱ级,其中,又以产地为四川温江的蓬莪术评价结果最好,为Ⅰ级。广西所产的蓬莪术评价以Ⅲ级为主,制约因素为吉马酮含量。云南蓬莪术质量以Ⅲ级和Ⅳ级为主,主要制约因素为姜黄素和莪术醇含量。结论从数据挖掘和数理统计角度,创新引入熵权-正态云模型评价模型,建立宏观状态的数学模型与物质基础相统一的蓬莪术质量评价体系,可为蓬莪术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印尼姜黄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及印尼姜黄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2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 A 30 mg·kg~(-1)诱导小鼠肝损伤,禁食不禁水8 h后称量体重,摘眼球取血并脱颈椎处死动物,计算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盐脱氢酶(LDH)活性及肝组织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脾脏指数、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匀浆T-SOD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肝脏病变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印尼姜黄与联苯双酯均可明显降低肝炎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肝匀浆T-SOD水平明显升高;印尼姜黄高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印尼姜黄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组织中TGF-β_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印尼姜黄对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通过多位点影响肝组织TGF-β_1/Smad通路可能是其阻断肝损伤进程的机制。  相似文献   
53.
TIMPs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变化就是ECM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rmatrix)在肝脏中过多沉积。肝脏ECM的代谢主要由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pro tease)及其抑制因子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inhibitorofmetalprotease)所调节 ,MMPs促进ECM的降解 ,而TIMPs通过抑制MMPs,阻止ECM的降解 ,从而形成或促进肝纤维化。肝脏受损后 ,一方面ECM合成增多 ,另一方面TIMPs表达上调 ,发挥对MMPs的普遍抑制作用 ,使E…  相似文献   
54.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与抗纤维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CM(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rmatrix)过多沉积于肝内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中间环节。近年来 ,人们对其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逐步改变了肝纤维化不可逆转的传统观点 ,并且针对肝纤维化起始、进展的一系列环节 ,进行了抗肝纤维化的尝试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下面简单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一、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之间的互相作用 ,其中TGF - β1(Trans formgrowthfactorβ…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全硫代修饰的肝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P 0 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增殖活性的影响 ,探讨P 0 2基因的功能。方法 :以脂质体为载体 ,采用MTT法、RT PCR、流式细胞术检测P 0 2AS ODN(antisenseoligonucleotide)对SMMC 772 1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 :脂质体介导的P 0 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SMMC 772 1增殖 ,RT PCR结果显示P 0 2基因的扩增条带明显减弱 ,流式细胞术显示G1期细胞增多 ,M期及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AS ODN可抑制SMMC 772 1的恶性表型 ,证实P 0 2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的疗效。方法14例患者入组,2例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培美曲塞 500 mg/m2,静脉滴注,d1;DDP 25 mg/m2,静脉滴注d1~d3。12例既往曾接受含铂两药联合方案化疗患者(不含培美曲塞),采用培美曲塞单药化疗500 mg/m2,d1;21天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以上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接受2周期以上治疗,可评价疗效。治疗有效率35.7%(5/14),疾病控制率71.4%(10/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PFS)为6.3月,中位生存期为12.5月。结论培美曲塞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7.
姜黄属中药重金属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婉  高天慧  林美斯  张保献  傅超美 《中草药》2018,49(12):2833-2839
目的研究姜黄属中药重金属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ICP-MS技术测定不同道地产区、不同基原的莪术、姜黄和郁金共20批次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以及研究传统水煎法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道地性的关系以及在煎煮过程中微量元素由饮片到汤液的分布变化。结果聚类分析数据显示,同一产地的药材可较好地聚为一类,具有相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的3种药材能明显的区分开。对于同一药材、不同基原的莪术药材、蓬莪术与广西莪术虽然产地不同,但具有更相似的特征,对于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也更为相似。不同产地、不同基原饮片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为CuPbCdAsHg;元素溶出率显示,中药材重金属在传统水煎过程中不易溶出,且经过煎煮各元素含量发生较大改变,溶出的元素含量存在AsPbHgCuCd的趋势,表明Cu元素虽然在原饮片中含量远大于其他元素,但溶出率低。结论不同产地姜黄属药材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与药材品种和产地分布呈一定规律性。表明产地环境对其重金属元素富集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元素选择性富集能力不同。重金属元素在煎煮过程中由饮片到汤液的分布变化显示饮片中重金属含量与患者口服的汤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不一定呈正相关,各元素溶出率都较低,揭示了中药入传统汤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可为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TPT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的方法在TPT1 ORF(open reading frame,开放读码框)两侧添加EcoRI和BamHI的识别序列,将其定向插入真核报告表达载体pEGFP-N3中,构成pEGFP-N3TPT1重构体,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克隆,碱裂解法抽提质粒,Sanger法测序,VeeScreen和BLAST分析测序结果,lipofeetAMINE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荧光显微镜及RT-PCR方法检测表达效率。结果:成功扩增了带有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的TPT1 ORF片段,双酶切后连入pEGFP-N3,测序结果证明,rPT1正确插入pEGFP-N3中,转导SMMC-7721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效率在30%左右。RT-PCR分析显示,pEGFP-N3TPT1转导的细胞,TPT1 mRNA水平较对照高0.78倍(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TPT1的真核报告表达载体pEGFP-N3TPT1,pEGFP-N3TPT1可在SMMC-7721细胞内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9.
廖婉  林美斯  高天慧  陈意  朱宗萍  陈诗韵  傅超美 《中草药》2019,50(17):4232-4237
目的对比研究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前后挥发油的大鼠肠吸收差异。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设置蓬莪术醋制前挥发油组、醋制后挥发油组、醋制前挥发油+醋制前总姜黄素组及醋制后挥发油+醋制后总姜黄素组共4个组,分别计算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吉马酮、呋喃二烯的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单位时间吸收率(P)。结果醋制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均小于醋制前,醋制前后分别加入总姜黄素之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又进一步降低。结论蓬莪术醋制后,通过延缓挥发油中成分的吸收,使血药浓度平稳,从而达到缓解蓬莪术峻猛药性,满足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31例病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组(DCF,16例)和伊立替康、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组(ICF,15例);DCF组:Doc 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75mg/m2,分3天静脉滴注;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ICF组:CPT-116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5-FU用量用法同DCF组;每3周重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副反应,最多6个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DCF组有效率40%(6/15),ICF组38.46%(5/13()χ2=0.007,P=0.934);DCF组中位生存期9.5个月,ICF组10个月(χ2=0.39,P=0.5336);1年生存率DCF组30.68%,ICF组26.43%。结论两种方案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近,主要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是晚期胃癌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继续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