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1.
本文报告1998-06~2000-04本院收治10例肝脏钝性损伤,除1例在外院手术后转来外,均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9岁,损伤原因有高处坠伤6例,自行车,汽车伤各1例,砖墙伤1例,爆震伤1例。合并伤有膈肌损伤,肺出血1例,B超证实8例,临床诊断1例。6例进行腹腔穿刺,均得不凝固血液。伤后7d,9d及11d分别行腹部B超随访3例,见肝脏血肿呈吸收期改变,裂口仍隐约可见,于33d随访1例,原包膜下血肿已完全吸收。9例非手术治疗以输血,输血量7~11ml/kg。经8~21d绝对卧床而愈,全部病例无继发性出血,无感染,亦无肠粘连.笔…  相似文献   
92.
康泰克(contac)缓释胶囊又名复方盐酸苯丙醇胺,是抗感冒新药,常用于热伤风(鼻塞、流涕)的治疗。其主要成分是盐酸苯丙醇胺和氯苯那敏(扑尔敏),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鼻子、轻度嗜睡等,一般较轻微,能自行缓解。近年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少见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过敏反应1.1药疹杜胜利等[1]报道1例患者因鼻塞服康泰克缓释胶囊1粒,2次/d,第3天全身皮肤出现粟粒样密集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停服该药,次日皮疹渐退,无色素沉着。后因感冒再服该药1粒,2小时后全身皮肤又出现密集红色丘疹,停药后次日庆疹全消。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孪蛋白DNA复制抑制因子(GMNN)基因不同表达水平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胰腺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MN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使用R包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方法探索胰腺癌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性。分别采用Wilcoxon秩检验或χ2检验分析两组或多组间差异。结果 GMNN基因mRNA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胰腺癌患者之间有差异, GMNN高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分级, 糖尿病病史, 总生存(O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 相关差异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化学突触传递调节, 细胞膜电位调节等信号通路。生存分析发现, 低GMNN表达水平组OS显著长于高表达组[2.901(1.810, 3.518)比1.416(1.153, 1.717), 风险比(HR)=2.229, 95%置信区间(C...  相似文献   
94.
正随着肿瘤患者寿命的逐步延长,在肿瘤治疗中出现的非肿瘤疾病正在引起肿瘤科医生的重视。其中,乳腺癌领域正在大力推广的"两全"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和"全周期促进",将有望成为未来肿瘤防控新模式的参考模板。而正在蓬勃发展的肿瘤心脏病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肿瘤科与心脏科的密切合作已刻不容缓。1国际发展历史和现状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需要跨学科专家参与的新兴交叉学科。追本溯源,早在2000年,美国安德森  相似文献   
95.
研制了液相分析仪紫外检测器检定用标准物质,简要介绍了标准物质的配制方法,重点介绍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详细分析了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评定,对各级医疗机构药品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疏肝益肾方对激素依赖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并从耐药机制角度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依据治法将226例晚期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意向人群分为2个队列,疏肝益肾方联合西医治疗队列及单纯西医治疗队列.疏肝益肾方,1剂/d,服药至少半年或至肿瘤进展;西医按照美国综合癌症治疗网(national compreh...  相似文献   
97.
按照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研制了液相分析仪荧光检测器检定用标准物质.本文简要介绍了标准物质的配制方法;重点介绍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过程,详细分析了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DNA损伤修复能力,从而影响患者的化疗疗效。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2,ERCC2)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基因转录,在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ERCC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三阴性乳腺癌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6岁,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60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或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采用高通量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分析入组患者ERCC2基因候选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接受含铂方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6.7%。60例中53例获得ERCC2 rs1799793位点检测结果,ERCC2rs1799793位点等位基因型有GG、GA 2种,频率分别为81.1%、18.9%。GG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30例,无效13例;GA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3例,无效7例。两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9.8%和30.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敏感性高于携带GA基因型患者。结论:ERCC2基因rs1799793多态性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老年(≥60岁)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岁以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长期生存状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结果全组共84例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TNBC患者纳入分析,占同期收治老年乳腺癌患者的9.6%,中位年龄为66岁(60~88岁)。60.7%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其他疾病,3例(3.6%)患者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共75例(89.3%)。病理分期肿瘤大小为T1或T2的患者占92.9%,Ⅰ、Ⅱ、Ⅲ和Ⅳ期的患者分别有14例(16.7%)、51例(60.7%)、18例(21.4%)和1例(1.2%),10例(11.9%)患者存在脉管瘤栓。全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8.0%和83.2%。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辅助化疗周期数对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临床分期是老年TNBC独立的预后因素。在随访期间共有10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2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7例患者同时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13例(15.5%)患者同时出现2个部位以上的转移。至末次随访时已有13例患者(15.5%)死亡。结论老年TNB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年龄及临床分期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对该特殊群体患者,亟需探索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0.
72例恶性胸腺瘤的化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化疗对Ⅳ期胸腺瘤的治疗价值,评价恶性胸腺瘤不同化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了从1999年5月到2008年9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72例晚期恶性胸腺瘤患者在本院接受化疗的资料,其中男48例,女24例, PS评分≤2。其中一线治疗接受含顺铂方案的64例,不含顺铂方案的8例。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一线治疗均可评价疗效,一线含铂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为42.1%(27/64),非铂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为25%(2/8)。在全组生存的单因素分析中,男性生存率显著低于女性(P=0.025);一线化疗有效(CR+PR+SD)组生存率显著高于进展(PD)组(P<0.001);单纯化疗生存率显著低于化疗合并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P=0.004)。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转移部位、化疗方案数和一线是否应用含铂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ox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化疗方案数、一线化疗疗效及化疗是否合并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贫血、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对于晚期恶性胸腺瘤,化疗是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部分患者肿瘤得到缓解,并使生存时间得到延长。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