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自1995年7月~2006年8月总共6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18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中骨折11例(股骨距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骨折4例),术后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远端骨折),男性1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8岁傅1~79岁),按照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骨折的AAOS分型I型1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a型4例,Ⅳb型2例,Ⅴ型1例,Ⅵ型2例,其中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1例有10例子立即内固定,1例(Ⅱ型)股骨距劈裂骨折无明显移位未做内固定,仅延迟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假体周围骨折7例有4例在两周内行手术内固定,2例合并假体松动而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l例(vI型)假体远端骨折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予以骨牵引4周后改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42个月),15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拍片示骨折畸形愈合,术后8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Harris评分平均80分(67。92分1。结论:术中暴力、股骨髓腔发育异常、假体型号过大、骨质疏松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骨溶解、假体松动、骨质疏松加外伤是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稳定假体,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尤其对高龄患者更为重要),尽早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16例陈旧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7.70分增加到术后90.6分,1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功能锻炼时出现1次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发生脱位。3例患者术后6月行走时有轻微疼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日常生活自理,余患者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及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后1年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翻修及效果。方法:对43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疼痛、松动、中心型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结果:随诊8月至2年,术后髋关节功能依据H arris评分法,优31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93.02%。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疼痛、松动、脱位的有效方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RecQ5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推断RecQ5与组织恶性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肉瘤标本共35例、癌旁组织标本20例及正常骨组织标本2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ecQ5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程度与骨肉瘤分期的关系;培养hFOB1.19、U2OS和MG-63细胞株,通过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RecQ5的表达程度。结果RecQ5在人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正常骨组织中,RecQ5的表达阳性率为100%(20/2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0%(18/20),而在骨肉瘤组织中,RecQ5表达阳性率为68.5%(24/35);正常骨组织、癌旁组织与骨肉瘤组织的RecQ5表达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但正常骨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cQ5的表达强度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骨肉瘤组织中,其也随着肿瘤分期增加而表达强度逐渐减弱(P<0.05)。RecQ5在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成骨细胞hFOB1.19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cQ5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ecQ5的缺失与骨肉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提高关节周围部位骨折的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应用各种特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11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平均33岁。应用Link钢板68例,AO制板42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8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其中11例为陈旧骨折或多次手术后改用特殊解剖钢板内固定,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3例Pilon骨折发生局部皮肤坏死,制板外露,2次于术修复。9例因术后不遵医嘱过早活动致骨折移化,预后较差。结论:特殊解剖钢板符合近关节特殊部位骨骼的解剖形态,设计合群,贴合紧衔,增加了固定的可靠性,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关节周围部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6.
张果  白露露  张龙  马建兵  李辉 《骨科》2024,15(3):206-210
目的 探讨冠状位股骨侧弓畸形的存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膝关节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TKA手术病人142例,其中男28例,女114例;年龄为(67.3±6.7)岁(52~82岁)。根据标准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病人股骨侧弓角(femoral bowing angle,FBA)。将FBA<177°定义为股骨侧弓畸形,根据是否存在股骨侧弓畸形将病人分别纳入股骨侧弓畸形组和直股骨组。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估病人功能状态。结果 142例病人平均随访49.4个月(43~55个月)。股骨侧弓畸形组59例,直股骨组83例,且股骨侧弓畸形组女性病人比例明显高于直股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在末次随访时的KSS评分、WOMAC评分及分量表均较术前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末次随访时直股骨组与股骨侧弓畸形组病人的KSS膝总分[(78.1±6.2)分 vs. (75.1±7.8)分]、疼痛评分[(48.2±2.4)分 vs. (47.0±4.0)分]、WOMAC B部分(僵硬部分)得分[(0.4±0.7)分 vs. (0.7±1.1)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侧弓畸形多发生于女性;存在股骨侧弓畸形的骨关节炎病人行TKA术后近中期临床效果不及直股骨病人。  相似文献   
77.
78.
后侧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38例髋臼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在临床应用的原因分析;方法:1999年5月~2008年1月共有54例患者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8岁(平均56.7岁),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假体柄松动41例,假体臼松动33例,假体柄断裂4例,首次关节置换手术后翻修时问最短9个月,最长20年,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月;结果:54例中有4例术后发生感染,2例经换药后好转,1例转为窦道,换药不愈合,1例术后4个月发生感染,二次于术,其余患者疗效满意,根据Chamlev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价标准Ⅵ级18例,V级22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3例,无I级病例。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等原因造成患者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翻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手术,掌握熟练的髋关节置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严重肩关节病损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肩关节病损35例,其中肱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4例,肱骨头坏死3例。所有患者进行8~57个月(平均21个月)的随访,并应用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人工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30例患者能较好地完成梳头和穿衣动作,3例较困难,2例不能完成。Neer评分平均为85.5分,90分以上(优)22例,80~89分(满意)8例,70-79分(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85.7%。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等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肩关节病损是一种可靠的满意的方法,能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缩短疗程。对一部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仍欠满意,应加强术后关节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