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426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07篇
  1篇
中国医学   2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模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Wistar大鼠,雄性,3月龄,体质量(230±20)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褪黑素:美国Sigma公司产品,临用前以无水乙醇溶解,再加生理盐水配制,使乙醇浓度为0.1%,置4℃冰箱保存备用。②实验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加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法制作大鼠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褪黑素注射组及猪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组,每组20只。褪黑素注射组褪黑素2mg/kg腹腔注射,1次/d,猪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组2mg/kg猪促肝细胞生长素腹腔注射,1次/d,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均用含0.01%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③实验评估:60d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浓度。结果:①CD4 细胞≤39.5只,均为褪黑素注射组动物,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8分。22只CD4 细胞>39.5%动物中,4只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8分,其中2只为褪黑素注射组动物,2只为模型对照组动物。18只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8分,均为模型对照组动物。②18只CD4 细胞≤39.5%褪黑素注射组动物中,17只肝纤维化指数≤4分,1只肝纤维化指数4分;22只动物CD4 细胞>39.5%,2只肝纤维化指数≤4分,为模型对照组动物,20只肝纤维化指数>4分,褪黑素注射组2只,模型对照组18只。③CD4 细胞≤39.5%,肝组织血管病变均为1级,>39.5%时,2级以上血管病变为90.9%。18只CD4 细胞≤39.5%褪黑素注射动物血管病变为1级。22只CD4 细胞百分比>39.5%,2只血管病变为1级,为模型对照动物,17只血管病变为2级,褪黑素注射组2只,模型对照组15只。3只血管病变为3级,为模型对照动物。④CD4 细胞≤39.5%时,83.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呈弱阳性,CD4 细胞>39.5%时,81.8%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呈强阳性,提示CD4 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关。⑤模型对照组外周血CD4 细胞数和CD4 /CD8 比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CD8 细胞与其他组无明显差异(P>0.05)。褪黑素注射动物与猪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动物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是指出生时直肠、肛门无先天畸形,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肛周感染并发直肠前庭瘘。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开展经直肠行直肠前庭瘘修补术以来,基本上废除了传统的挂线治疗方法[1,2]。1983~1997年,作者采用经直肠修补治疗后天性直肠前庭瘘46例,现...  相似文献   
113.
超声引导下肝内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田瑞霞,左鲁生,马勇,刘健虎,严家春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16例,分为两组,即B超引导组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8岁。4例ALT活性高于正常。除1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有Ⅲ°腹水者外,其余7例在肝内往...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在大鼠窒息致心脏停搏模型中对心脏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方法建立起大鼠心脏停搏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组(合用组),心肺复苏后1h处死动物尸检观察心脏硬度。结果①氨茶碱组心肌硬度记分(2.92±0.79)和肾上腺组(3.92±1.00)均高于对照组(2.17±0.83,P均<0.05);②合用组心肌硬度记分(2.50±1.09)低于肾上腺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3);③氨茶碱组、肾上腺素组和合用组自主循环恢复动物的心脏硬度记分均值均明显低于未恢复者,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复苏后1h处死动物心脏硬度记分与复苏过程中最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均存在中度正相关(P均<0.05)。结论在窒息致心脏停搏大鼠模型中肾上腺素与氨茶碱均可导致心脏硬度的增加,这种心脏过度收缩致舒张障碍,即石头心现象,可能是其复苏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液氮冷冻治疗仪辅助建立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治疗研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40只健康大白兔建立双侧股骨头骨缺损模型,并用液氮冷冻治疗仪将股骨头冷冻坏死,术后2、4、6、8周处死兔子各4只,对兔子股骨头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及取股骨头摄X线片。结果:(1)大体标本观察显示,术后2周时可见头部规整、光滑,未见明显塌陷;术后4~6周可见软骨面剥离;术后8周可见骨修复与骨吸收同时存在,股骨头有变小,有轻度塌陷改变,软骨呈苍白色,骨质脆。(2)X线检查示,术后2周可见骨密度有所增加,骨小梁结构完整;术后4~6周可见骨密度增加,骨小梁结构出现紊乱;术后8周可见骨小梁结构紊乱,软骨下囊性变。结论:液氮冷冻建立的兔ANFH模型适合模拟临床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缺氧会对机体造成多种损伤,探讨银杏叶片、酪氨酸冲剂和红景天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以减轻和预防缺氧对机体的损伤。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每组10人。在未服药时、服药后第15天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S含量。结果:各组受试者运动后较安静时一氧化氮[银杏叶片组(101.4&;#177;13.7)μmol/L,(67.4&;#177;12.2)μmol/L;红景天组(98.8&;#177;13.4)μmol/L,(66.7&;#177;13.0)μmol/L;酪氨酸组(95.1&;#177;13.5)μmol/L,(66.9&;#177;12.5)μmol/L]及NOS[银杏叶片组(69.9&;#177;10.7)U/mL,(43.2&;#177;3.8)U/mL;红景天组(67.6&;#177;11.0)U/mL,(43.5&;#177;4.63)U/mL;酪氨酸组(65.7&;#177;10.2)U/mL,(42.9&;#177;3.98)U/mL]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P&;lt;0.01)。服药后较服药前一氧化氮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NOS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银杏叶片、酪氨酸冲剂和红景天均能增强高原运动时NOS活性,使一氧化氮合成增加,可减轻和预防缺氧会对机体造成多种损伤。  相似文献   
117.
乙酰唑胺和高原维康片促进高原人体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几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6个月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天及停药第10天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其血清中总抗氧化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①高原力竭运动使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增高(P&;lt;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无统计学意义(P&;gt;0.05)。②给予高原维康片、乙酰唑胺和红牛饮料10d可明显增强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活性氧活性。停药10d乙酰唑胺组自由基仍低于服药前。结论: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和红牛饮料对低氧运动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强有显著的阻抑作用,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且乙酰唑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8.
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治疗高原肺水肿对比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65例男性高原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19例)接受吸氧、静脉注射速尿、氨茶碱和地塞米松治疗;硝苯吡啶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硝苯吡啶10mg,3次/日;NO组(22例)在硝苯吡啶治疗的基础上,一次性吸入10ppmNO30分钟。比较各组病例肺部音、X线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以及病程长短。结果NO组肺部音消失时间为04±03天,X线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为06±02天,病程18±07天,与硝苯吡啶组(分别为24±14天,41±17天,68±18天)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37±12天,55±18天,96±31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与硝苯吡啶治疗的基础上,吸入低浓度NO是治疗高原肺水肿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近十年结核病耐药性研究状况及其文献规律。方法:对2001~2010年收录在CNK I的943篇结核病耐药性研究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结核病耐药性研究的文献增长符合幂函数规律,作者分布符合负幂函数规律,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相似文献   
120.
马勇  王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75-227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在小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8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测分为3组,即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例同期无感染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3组小儿重症肺炎87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同时进行PCT、CRP、WBC 3项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 3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组PCT、CRP 2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PCT、CRP、WBC 3项结果均与对照组相近;PCT在细菌性肺炎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阳性率为94.2%,CRP在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阳性率分别为97.1%、92.8%,病毒性肺炎组PCT、CRP血清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增高.结论:PCT、CRP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重症肺炎早期鉴别诊断指标.PCT、CRP均增高为细菌性肺炎,单独CRP增高为支原体肺炎;PCT、CRP均不增高可能为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