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暴发流行的登革3型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初步研究其E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扩增义乌分离株全基因组,利用MEGA 4分别构建E及NS1区域核苷酸及氨基酸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JESS-ywD3prM/E397JEV-pcDNA5,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情况。将纯化后的分泌性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中和试验等方法对体液免疫进行测定。结果登革3型病毒义乌分离株与广州GZ1D3株及印度GWL-25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以上;其分泌性E蛋白可以刺激小鼠产生登革特异性IgG抗体及针对同型病毒的中和抗体。结论义乌分离株属于登革3型病毒亚型Ⅲ,其分泌性E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甾体皂苷是药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功效物质,由糖基和甾体皂苷元缩合而成,甾体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细胞质甲羟戊酸(MVA)途径和质体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两条途径,并以MVA途径为主。在生物合成途径中涉及一系列关键酶,包括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鲨烯合酶(SS),鲨烯环氧酶(SE),环阿屯醇合酶(CAS),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糖基转移酶(SGTase)等。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甾体皂苷生物合成途径路线图进行了补充和细化,而对近5年来有关药用植物甾体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生物学信息研究报道整理发现,药用植物中HMGR,SS,CYP450,UGT基因研究相对较多,而对FPS,SE,CAS的报道则较少。整体来看,目前对甾体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关键酶功能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直接证据。可为甾体皂苷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老挝是中国依山带水的友好邻邦,其传统医药受中医文化影响较深,在药材选用、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相似相通之处,且受益于自身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老挝传统医药亦颇具创新之处。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老在医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本文总结了传统医药在中老两国常见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并分析了传统医学交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老传统医药的“交流互鉴”将推动两国传统医药更高水平的发展,为走向世界、融入主流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红花寄生对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苯溴马隆组(阳性对照,4.2 mg·kg-1)和红花寄生高、中、低量组(4.0、2.0、1.0 g·kg-1),连续灌胃给药10天(苯溴马隆组2天),灌胃体积为10 mL·kg-1,每天给药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微晶型尿酸钠(MSU)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造模后0、2、4、8、12、24、48、72、96 h测量右侧踝关节周长;于造模后96 h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酸(UA)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果:MSU注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成功诱发急性踝关节肿胀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各剂量红花寄生提取物能不同程度显著抑制大鼠踝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8、TNF-α、UA与XOD水平(P < 0.05,P < 0.01,P < 0.001)。结论:红花寄生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抑制XOD活力及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四氯化碳的饮水短期暴露健康参考值的实验验证工作。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6组(0、10、20、40、80、160 mg/(kg·d)),每组10只,玉米油作为阴性对照组。受试物组灌胃给予CCl4。染毒开始后24 h、11 d各组取5只大鼠,检测血清中OCT、SDH、ALT、AST、BUN。解剖取肝、肾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染毒24 h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5项血清学指标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大鼠体重、肝肾重及肝肾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肝脏组织中观察到在80 mg/(kg·d)开始出现空泡。染毒11 d后,5项血清学指标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肾重、肾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肝脏组织中观察到在20 mg/(kg·d)开始出现空泡,40 mg/(kg·d)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剂量增加空泡病变严重。结论 本实验方案得出1 d的HA值为4 mg/L,10 d的HA值为1 mg/L,其中1 d的HA值与USEPA的相同,10 d的HA值比USEPA的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A)灌胃染毒对亲代大鼠的一般毒性、交配行为和对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8、170、1 080 mg/(kg·d)]DEHA染毒组,每组30只,雌:雄比例2:1,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每天灌胃1次,雄鼠染毒10周、雌鼠染毒2周后同组动物合笼。各组雄鼠结束染毒后,雌鼠在交配期、妊娠期持续染毒至实验结束,测定亲代大鼠体质量、相关脏器质量及其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测定亲代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记录交配成功天数、怀孕动物数、每窝胎仔数和胎仔体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亲代大鼠中,高剂量DEHA染毒组亲代雄性大鼠终体质量减少(P < 0.01)、睾丸脏器系数增加(P < 0.05),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肌酐(CREA)水平均升高(P < 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肝脏和肾脏质量及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 < 0.01或P < 0.05),低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AST水平降低(P < 0.05);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血清球蛋白(GLO)、总胆固醇(TC)水平均升高(P < 0.05);高剂量组的胎仔体质量降低(P < 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DEHA灌胃染毒可影响亲代大鼠体质量增长,对亲代大鼠肝、肾有毒性作用,引起胎仔生长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冯思念  王瑞  顾雯  佘冰雨  王幼平  冯立国  张顺仓 《中草药》2019,50(21):5313-5318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分别利用4个光照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处理丹参植株,测定各处理组中丹参侧根数、侧根直径等根系形态学指标和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在选定的光强范围内,不同的光质对丹参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不同。100、200 μmol/(m2·s)的红光可以促进侧根的发生,200、300 μmol/(m2·s)的蓝光则可显著提高根生物量。不同成分的积累对光质和光强的响应不同,丹参酮类成分的合成积累较酚酸类成分对光响应更为敏感。结论 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具有双重的调控作用,合理地利用光质和光强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测定冬季重污染天气下PM_(2.5)的致突变性。方法利用大流量采样器收集冬季优良天气及重污染天气PM_(2.5),PM_(2.5)全颗粒物剂量为100、250、500和1 000μg/皿,选用TA98菌株,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结果优良天气下收集的PM_(2.5)在500、1 000μg/皿-S9剂量组及1 000μg/皿+S9剂量组致突变率(MR)2且有剂量-效应关系;严重污染天气下收集的PM_(2.5)在250、500和1 000μg/皿±S9剂量组MR2且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PM_(2.5)全颗粒物对TA98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饮水中铬短期暴露的健康效应及分离点,计算其饮水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健康参考值(health advisory, HA),为饮水中铬短期暴露健康风险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选择SPF清洁级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以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以铬计浓度为0、7.2、8.3、14.4、24.0和28.8 mg/(kg·d)的铬酸钾(potassium chromate,K_2CrO_4),染毒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染毒28天后,各组雌性大鼠肝重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4.0、28.8 mg/(kg·d)组雌性大鼠肝重分别为(6.68±0.90)和(7.08±0.36) 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雄性大鼠24.0、28.8 mg/(kg·d)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分别为(59.04±10.98)及(63.78±5.89) U/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血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0.52±23.22)及(126.34±28.25) U/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大鼠肝损伤指标(肝重、ALT、ALP)作为健康效应指标,得到LOAEL值为24.0 mg/(kg·d),NOAEL值为14.4 mg/(kg·d),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制定HA值的计算方式,获得HA值为1.44 mg/L,该结果与USEPA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