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毛萼乙素(EriocalyxinB,EriB)是一种从唇形科植物疏花毛萼香茶菜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细胞活性.本研究探讨EriB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周期阻滞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5个浓度(0、0.2、0.4、0.6、0.8和1μmol/L) EriB处理72 h淋巴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不同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0、0.2、0.4、0.6、0.8和1μmol/L浓度的EriB对淋巴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半数生长抑制浓度在0.2~1.0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0.4μmol/L EriB作用Namalwa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百分率为(44.71±4.10)%,对照组为(33.79±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78,P=0.041;FCM结果显示,分析0.4μmol/L EriB作用Namalwa细胞6、12和24 h凋亡率分别为(4.21±1.06)%、(20.34±4.71)%和(29.91±5.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6,P<0.001.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显示,EriB处理后的Namalwa细胞蛋白p21、p27、p-Caspase-3、p-Caspase-8和p-Caspase-9表达上调,磷酸化NF-κB和其激活子IκB激酶表达下调.结论 EriB可能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等,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近一年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结果呼吸困难35例(87.5%),胸闷32例(80%),胸痛30例(75%),心悸23例(57.5%),咳嗽22例(55%),咯血15例(37.5%),发热18例(45%),晕厥2例(5%),典型肺梗死三联征4例(10%),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PE有很好的相关性。下肢深静脉B超示18例(45%)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95%。结论 PE表现缺乏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肺栓塞。早期诊断并积极抗凝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叶酸和维生素B12、B6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血脂水平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160例脑卒中患者入院前和出院时血浆Hcy、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水平,随机分为叶酸、维生素B12、B6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B6后,干预组血浆Hcy、D-D、TC、TG、LDL-c、LDL-v和FIB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B6可降低血浆Hcy、D-D、FIB和血脂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探讨IL-17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形成中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胶原合成作用。方法用5 mg/kg博来霉素
气管内注入的方法诱导肺纤维化形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17/IL-17RmRNA在肺纤维化形成中表达的变
化,选择表达IL-17RmRNA最佳时间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鉴定。使用四氮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L-17对肺成
纤维细胞的增殖。使用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以及I 和III 型胶原的表达。结果(1)
IL-17/IL-17RmRNA在肺纤维化形成中明显升高,在第14天表达最高。(2)不同浓度IL-17能够促进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最佳
浓度为50 ng/ml。(3)IL-17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4)IL-17促进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合成。结论IL-17具
有促进小鼠肺纤维化形成中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可能在肺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究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术后对雌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巧克力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46.
合理用药的概念在国际合理用药联合会议上定义为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目前,随着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在落实药物在临床上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笔者的经验并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7.
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已经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45~55岁女性50例,随机单盲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观察8周后的围绝经期症状和雌激素水平。结果大豆异黄酮组试验后BMI增加明显(P0.05);潮热及出汗、Kupperman评分等多项指标有明显改善;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和孕酮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潮热及出汗、性生活状况和Kupperman评分等多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除孕酮外其它雌激素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安慰剂组试验前后比较虽然检测指标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对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和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
pCDNA3.1 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 个组:正常组,TGF-β1 组,IL-27 组,IL-27 受体组,IL-27+IL-27 受体组,TGF-β1+IL-27+
IL-27 受体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检测各处理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SMA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1)IL-27和IL-27R都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2)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并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和
Ⅲ型胶原合成;(3)IL-27及其受体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并减少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的合成;(4)IL-27/
IL-27R共同作用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没有影响。结论IL-27或IL-27受体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增
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但是IL-27与IL-27受体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不能发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的IL-27与
IL-27受体的中和作用不能激活细胞相关信号。
  相似文献   
49.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类以中小血管坏死性炎症和循环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是该病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AAV患者起病隐匿, 肺受累的严重程度又与患者预后及病死率显著相关, 并且AAV患者肺受累的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综述就AAV患者肺受累征象的特点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168例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 )有许多并发症 ,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了解流腮发病状况 ,加强流腮防治工作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 4年本院 16 8例流腮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 ,现将其临床特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收住流腮患儿16 8例 ,均符合《实用儿科学》[1] 中流腮诊断标准。1 2 方法 分析 4年间住院流腮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地区、发病时间、疫苗接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 结  果2 1 流腮患儿一般资料  16 8例患儿中 ,男 12 0例 ,女 4 8例 ,男∶女为 2 .5∶1;年龄 1~ 13岁 ,其中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