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408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 观察碳离子局部照射对衙瘤小鼠存活时间和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30只荷瘤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0、1、24Gy组),用碳离子单次局部照射小鼠右后肢,分别在第0、7、14天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并记录小鼠生存时间。结果各组动物存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照射后白细胞数都逐步升高,但与对照组(0Gy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除24Gy组第14天时血小板数显著升高外(P=0.032,F=4.062),照射后各组血小板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碳离子局部照射小鼠右后肢对动物存活天数和血常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治疗方法通常利用间接喉镜、直达喉镜或全麻支撑喉镜手术摘除,患者痛苦大,手术方式相对复杂.自1999年9月至2003年10月,笔者利用电子胃镜下微创术治疗声带息肉256例,术后口服金嗓散结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镉暴露机体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及富硒乳酸菌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C组)、低剂量镉染毒组(L-CA组)、中剂量镉染毒组(M-Cd组)、高剂量镉染毒组(H-Cd组),C、L-CA、M-CA、H-CA组分别饲喂含镉0,2,5,10mg/kg饲料的全价饲料进行镉暴露实验,连续9周。另选择48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C组、Cd组、镉染毒 中剂量富硒乳酸菌制剂保护组(Cd-MSe组)、镉染毒 高剂量富硒乳酸菌制剂保护组(Cd-HSe组),CA、CA-MSe、CA-HSe组小鼠每天分别按含镉0.5mg/kg体重腹腔注射CdCl2溶液进行镉暴露,C组注射与Cd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2d。结果在整个实验期内,慢性镉暴露各组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均下降,且呈明显剂量-时间-反应关系;急性镉暴露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C组,而Cd-MSe组高于或显著高于Cd组,与C组接近,CA-HSe组虽高于CA组但低于C组和Cd-MSe组。结论急、慢性镉暴露均引起NK细胞活性下调,富硒乳酸菌能有效地对镉造成的机体损伤有保护作用,调节和改善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4.
感冒药YL2000水煎剂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感冒药YL2000水煎剂中挥发性成分,并考察其中含挥发油的羌活、独活、黄芩、黄连4味中药配伍后对各单味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YL2000水煎剂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各单味中药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挥发油中分离出146种化合物,初步鉴定了其中39个化合物,其挥发性成分总量占色谱峰总面积的85.66%。大部分单味中药中挥发油含量较高的成分在YL2000共煎液中未能检测到,多数成分存在于共煎液挥发油中而在单味药挥发油中无任何相关文献报道。结论:YL2000组成中药配伍对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提示,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了增溶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以及挥发性的成分蒸发了,导致部分成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5.
巨大原发性肝癌69例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但效果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方法:1999年4月—2003年8月,对69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 cm)原发性肝癌进行3-DCRT,其中UICC/AJCC T3期36例,T4期33例,均为N0,合并有门脉癌栓(PVTT)29例。根据Ch ild-Pugh肝硬化分级,A级54例,B级15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10±436)cm3(169~2 097cm3),每次分割剂量4~8 Gy,照射次数为(11±2)次(7~15次),肿瘤剂量(53.6±6.6)Gy,每周3次,隔日1次。结果:7例患者3-DCRT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即期疗效,总有效(CR+PR)率47%(29/62),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0%和17%。T分期、GTV、门脉癌栓(PVTT)和分割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Ch ild-Pugh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47,相对危险度=2.402)。结论:3-DCRT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Ch ild-Pugh分级是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86.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也是妇科手术的主要原因。随着晚婚晚育妇女的增加及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 ,要求保留子宫而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以往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多为开腹手术 ,我院从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成功实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5 0例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5 0例 ,均已婚 ,平均年龄 3 4岁 ( 2 5~ 46岁 ) ;其中 ,初产妇 41例 (其中 3例曾行剖宫产术 ) ,经产妇 7例 ,未育 2例。临床表现 :有症状者 18例 ,包括月经…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后24 h内使用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代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患者1年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1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4 h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1与40 mg·d^-1,用药时间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达标情况、住院期间及存活出院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降低(P〈0.01),且40 mg·d^-1组在各时间段血脂达标情况优于10 mg·d^-1组(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40 mg·d^-1组复发性心绞痛(AP)、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需做PTCA或CABG、因心肌缺血再住院的发生率均较10 mg·d^-1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应用10 mg·d^-1及40 mg·d^-1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地调脂,40 mg·d^-1阿托伐他汀的调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更佳,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缩短使用主动呼吸控制系统进行放射治疗时的时间。方法选择2组病人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每组10人,第1组患者在CT定位当天,直接由物理师使用ABC进行数次训练后定位;第2组患者则在CT定位前一周由医生先对其进行深吸气后屏气的训练,CT定位当天再由物理师使用ABC训练3~5次后定位。结果第1组病人的最大屏气时间为29.3±1.4s,第2组病人的最大屏气时间为42±2.1s。比较两种呼吸训练方法病人的最大屏气时间,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0.031)。结论对选择使用主动呼吸控制系统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提前进行呼吸训练,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9.
全身进行性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15岁。因“进行性右肩腰双下肢活动困难1a余”就诊。患儿于2002年6月无意中发现右腋下肿块约黄豆大小,质硬,无疼痛。在当地拍片示右腋下骨化影,未引起重视,之后渐出现肩部活动受限。腰部肿块,腰部双下肢活动受限。患儿出生时家人发现其拇趾短小畸形,双小指中节缺损。  相似文献   
90.
体外循环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4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0℃,呼吸24次/min,脉搏95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口唇轻度紫绀,杵状指,桶状胸,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无明显杂音。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55.4mmHg,二氧化碳分压78.9mmHg,pH值7.32。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呈重度阻塞性减退,伴小气道明显损害,弥散功能呈重度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