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癌变率,属中医“乳癖”范畴。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而气滞、血瘀、痰凝引起乳房肿块和疼痛是“乳癖”的主要病因病机,其辨治思路应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周期等多角度入手。不同的辨治思路间既有联系,又有侧重,因而治疗各具特色。应以中医学“整体论”和“辨证论”为基本原则,以周期辨治与其它辨治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相结合等为必要补充,选择得当的治法治则,配伍精当的中药,全面治疗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uning Ⅱ(a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for mammary cancer)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ransplanted tumor of mammary cancer MA-891-bearing TA2 mice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The model of mammary cancer MA.891 cell strain transplanted tumor of TA2 mice with lung metastasis were develop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uning Ⅱ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he transplanted tumor.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imag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and micro-vessel count(MVC)and micro-vessel area(MVA).Results;In the Runing Ⅱgroup,the tumor weight inhibition rate and the lung metastasis inhibition rate were 37.3%and 65.4%respectively,the tumor growth and lung metastasis were obviously inhibited;And the levels of VEGF and VEGFR,MVC and MV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tumor-bearing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Running Ⅱcan inhibit the metastasis of tumor through inhibiting the angiogenesis,and the mechanism is possibly relat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VEGF and VEGFR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03.
218例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以用于判断临床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1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水平划分为4个分子亚型。对比分析4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病理组织学分类、肿瘤最大径以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结果:在4型中,luminal A型例数最多,共131例(60.1%);basal-like型共有63例(28.9%);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所占比例较少,均为12例(5.5%)。发病年龄以40岁~59岁年龄段发生乳腺癌例数最多,达到77.06%。HER2过表达型在50岁~59岁年龄段发病例数显著增高,与其余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类显示,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淋巴结阳性病例中,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 B型多枚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P〈0.05)。肿瘤最大径分析显示,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病例肿瘤最大径2cm~5cm的比例较高,而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肿瘤最大径多小于2cm(P〈0.05)。结论:在4型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在50岁~59岁年龄段发病较多见;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类型;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 B型多枚淋巴结转移情况更多发生;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肿瘤较luminal A型更大。  相似文献   
104.
陆德铭 ,男 ,193 5年生 ,浙江平湖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为国内著名中医外科学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 ,兼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高教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相似文献   
105.
摘 要:[目的]探讨Akt抑制剂MK2206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生长活性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顺铂(DDP)、MK2206单药或联合作用于MDA-MB-231/DDP细胞,MTT法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DDP药物浓度的改变;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分别检测细胞内Akt蛋白及MDR相关基因(MDR1、BCRP、MMP7、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 MK2206单药对MDA-MB-231/DDP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毒剂量的MK2206可明显增强MDA-MB-23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细胞内顺铂浓度,使细胞内Akt蛋白及MDR相关基因(MDR1、BCRP、MMP7、GST-π)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MDA-MB-231/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与细胞内Akt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MK2206有明显的顺铂增敏作用,能部分逆转MDA-MB-23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MDR1、BCRP、MMP7、GST-π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6.
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及瘘管期1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回归性分析14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总结。结果:治疗上采用手术外治为主,脓肿及瘘管期主要施行中医手术切开扩创法。术后脱腐阶段应用红油膏、八二丹、九一丹祛腐生新,术后收口阶段应用白玉膏、复黄生肌愈创油、生肌散等生肌敛疮。最后痊愈126例,好转20例,未愈3例,痊愈率达84.6%。结论:多种手术方法配合使用是清除本病病灶的关键,术后不同阶段选用相适应的中医外治法(如拖线、冲洗、敷贴、药捻、垫棉、祛腐和生肌外用药等),是对手术的有力保证。其中乳头矫形法、拖线法的采用,是最大程度减轻乳房外形损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MCF-10AT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探讨复方仙蓉颗粒(Compound Xian Rong Granules,CXRG)对MCF-10AT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接种MCF-10AT细胞于BALB/c雌性裸鼠,并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XRG组、三苯氧胺(Tamoxifen,TAM)组,每组20只。分接种后21、35、49、63天,分组观察裸鼠移植瘤重量及体积变化,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接种后21天起裸鼠移植瘤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接种后35~49天,3组裸鼠移植瘤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80%~100%。接种后63天,共出现3例浸润癌,其中模型组2/7,TAM组1/7;而CXRG组表现与49天时相似。结论:复方仙蓉颗粒能抑制或减缓MCF-10AT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增殖,作用优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  方法:将81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54例)。两组均外敷金黄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则口服消痈方颗粒(随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乳痈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乳汁细菌阳性率及特定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中乳房疼痛、皮肤发红、肿块大小、肿块数目、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乳房肿块大小、肿块数目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乳汁中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上述细菌数量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口服头孢地尼联合金黄膏外敷比较,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消散结块功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降低乳汁细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逍遥蒌贝汤加减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逍遥蒌贝汤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血清雌激素水平,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全身伴随症状、彩超积分、总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孕酮(P)水平及QOL-BERF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敌对、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项目SCL-90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蒌贝汤加减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可更有效地改善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与雌激素水平,同时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0.
巨噬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极化为经典途径激活的M1型(促炎)与交替途径激活的M2型(抗炎),通过多方面能力影响创面愈合。本文综述了调控创面巨噬细胞极化的多种理化机械因素:高血糖水平阻止创面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组织滞留状态的铁促进创面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循环状态的铁促进创面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感染因素促进创面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生理性电场促进创面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基质硬度增强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等,并分析各因素影响创面愈合的机制,为创面修复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