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0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肝癌根治术后经肝动脉辅助化疗的疗效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肝癌根治术后经肝动脉途径辅助化疗(TAC)的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结合手工方法检索有关肝癌根治术后TAC的自由随机对照试验(RCTs),合并相似研究方案的RCTs。结果纳入8篇符合要求的RCTs。5个RCTs比较了TAC与非辅助化疗,meta分析结果表明TAC对肝癌术后3年总生存率提高21%(P〈0.05),但有降低3年无瘤生存率6%的风险。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5cm增加肿瘤复发风险,但对总生存率影响不大。7个RCTs分单药TAC组和多药联合TAC组,前者显示对肝癌术后预后无益,后者meta分析结果证明能提高1、2年无瘤生存率及1、2、3年总生存时间(P〈0.05)。结论单药TAC对肝癌根治术后预后无显著提高,联合多种化疗药物的TAC能使肝癌术后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都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对伴肝硬化型肝癌;肿瘤直径〉5cm时有增加复发的风险,但不是影响肝癌根治术后经肝动脉途径化疗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本实验在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加自体肝细胞脾内移植的动物模型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通过术后2周、12周时病理组织学、电镜形态、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含量、同位素~(99)mTc-HIDA摄取率及增殖指数等指标的对比分析,以观察PHGF对肝化脾增量的影响。发现:①移植术后2周,PHGF组肝化脾的组织形态学、谷丙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移植术后12周,PHGF组脾内肝细胞生长好,数量、面积大,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含量达2 324.8±400.8U/g、放射性计数达2 780.0±868.8、增殖指数达3.83±0.42%(对照组分别为:1 839.4±368.4U/g、868.7±169.0、2.89±0.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PHGF对加速肝化脾增量及缩短其再生周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3.
细胞移植已成为医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肝细胞移植有可能与原位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肝细胞脾内移植的技术与方法、脾内肝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检测、影响移植的因素、近来研究进展、现存目题及其展望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在肝硬变的发展过程中脾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出现何种变化。本实验动态观察了以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硬变病程中不同时期,脾脏的形态结构及抗感染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肝硬变发展的各个阶段,脾脏的形态结构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初期脾组织充血、水肿;随之。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区及生发中心增生;最后,红髓面积扩大,白髓面积缩小,纤维组织增生,同时伴有脾脏的抗感染功能明显下降。研究提示,在肝硬变形成以后,脾脏也逐渐出现纤维化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腹膜后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979-2001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10例,观察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死亡4例(1.90%),术后并发膈下脓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45例(21.43%),肝性脑病1例(0.47%),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炎出血19例(9.05%),术后肝癌发生率为7.62%(16例)。结论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氧合dispase及胶原酶组酶消化法从屠宰成年猪肝脏高效分离肝细胞的方法及分离肝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部分肝叶逆行灌注、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肝组织细胞的收获量达10× 10 6 个 / g ,细胞平均存活率可达 92 5 % ,且无泡状变性的发生 ,原代培养生物活性与原代培养鼠肝细胞一致 ,随时间的延长而减退。【结论】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浓度梯度离心法自屠宰成年猪分离肝细胞产量高、且保持着良好的生物活性 ,可作为生物人工肝的理想肝细胞源用于肝脏终末性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47.
应用国产消化道吻合器行胃肠道手术100例临床分析。手术方式主要是胃大部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及食道下段横断吻合术。手术后开发症主要是出血、吻口漏及吻合口狭窄。讨论了使用吻合器行胃肠道手术的优点、操作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认为国产吻合器性能可靠,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8.
锌(Zn)在细胞内含量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重要微量元素中的最多者。人体所有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酶都含有锌。锌能促进机体能量代谢,加速体内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增强免疫功能,调节着人体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本文就锌的基本生理生化概念及  相似文献   
49.
肝胆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积圣  霍景山 《新医学》2007,38(8):540-542
1 引言 随着肝胆外科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许多高难度手术如各种复杂的胆道手术、肝移植、肝癌及胆管癌根治术等逐渐在临床普及开展.  相似文献   
5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门静脉损伤的修复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5年~1996年12月,我院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72例,术中发生门静脉损伤者6例,占同期手术的8.33%。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9~71岁。6例中胰头癌4例,下段胆管癌1例,壶腹周围癌1例。术中发生胰后门静脉撕裂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