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心脏二尖瓣手术同期房颤消融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10日收治的瓣膜手术加房颤消融的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2组,A组(微创组):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心脏二尖瓣手术同期房颤消融(13例),B组(传统手术组):正中胸骨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消融术(28例)。对照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10 d房颤的转复率、术中房颤消融时间、术后出血引流量、术后切口长度、术后左房直径。结果:微创组有着与传统组相同的房颤转复率,术后即刻(76.9% vs. 78.5%,P=1.000)、术后10 d(84.6% vs. 78.5%,P=0.975),且术中房颤消融时间也无明显差异[(41.9±4.0) min vs. (39.7±5.4) min,P=0.198]。术后左房直径2组间无明显差异[(47.6±6.3) mm vs. (49.5±6.6) mm,P=0.384]。术后出血引流量,微创组明显少于传统组[(342.9±44.3) mL vs.(47.1±132.5) mL,P=0.020]。术后切口长度,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5.1±0.6) cm vs. (20.7±2.6) cm,P=0.000)。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替换同期房颤消融术在手术创伤和手术出血方面由于传统手术方式,是一种临床上安全、可行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2.
目的优化蜜桂枝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用HPLC法测定蜜桂枝中桂皮醛、香豆素、桂皮酸及桂皮醇的总评归一值,对闷润时间、火力、炼蜜用量及炮制时间进行研究,经响应面法优化蜜桂枝微波炮制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闷润1.6 h,火力40%,炼蜜用量17.5%,炮制时间5 min。结论首次采用总评归一法对蜜桂枝的微波炮制工艺进行研究,该方法高效节能,易于操作,耗时短,可作为炮制蜜桂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3.
陈灏 《浙江临床医学》2005,7(6):650-650
支气管异物时有发生,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如患者未能提供明确的误吸呛咳史,常以并发症就诊,未能引起医生的重视,常导致误诊误治.本院近期连续收治2例误诊的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旋转手法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2004年作者采用旋转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1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因素及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5例左心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发生重度TR,行再次三尖瓣成形术(TVP)及三尖瓣置换术(TVR).男2例,女3例,年龄41~60岁,二尖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4例,5例均因第1次手术时伴三尖瓣反流同时行TVP术.术后1~3年发生重度TR,肝大、腹水、右心衰,心功能4级.5例患者左心人工瓣功能良好,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结果 5例均再次手术,1例除三尖瓣环扩大外,瓣叶钙化,萎缩缺如,考虑为风湿性器质性病变,行TVR.3例原Devega成形术缝线割裂瓣环,缝线游离,瓣环扩大,经再次Kay法成形,并对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同时修补.以上4例TR得以纠正,术后情况良好.另1例左心瓣膜功能正常,重度TR,行TVR术后肺动脉高压不减,右室进行性扩大,术后3周死于右心功能衰竭.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TR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风湿性病变继续发展,侵犯三尖瓣叶;(2)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瓣膜过小或发生瓣周漏;(3)原TVP失败,特别是Devega成形术,缝线切割瓣环或断裂使环缩失败;(4)左心瓣膜术后,由于肺动脉器质性病变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心房纤颤等原因,导致右房右室变大致TR发生.对重度TR,出现右心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再次行三尖瓣手术,特别是伴左心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处理.首选TVP,如有瓣叶病损应行TVR.  相似文献   
36.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不同用药方式的优劣性尚有争议。目的:观察鞘膜内与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切断后再缝合,分别向兔鞘膜内或损伤局部注射30μg神经生长因子或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12周,鞘膜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损伤坐骨神经鞘膜增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与正常神经纤维差异不大;且其神经干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损伤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次之。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外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功能,鞘膜内应用优于局部注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RA-I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间质性肺病,将其分为RA-ILD组(38例)和RA组(44例),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和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占预计值百分比,分析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差异以及RA-ILD组肿瘤标志物与肺功能、抗CCP抗体相关性.结果 RA-ILD组外周血CEA、CA15-3、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RA组(均P<0.01);RA-ILD组FVC、FEV1和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低于RA组(均P<0.01),但RA-ILD组抗CCP抗体水平与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A-ILD组CEA水平与FVC、FEV1和DLco呈负相关(r=-0.499、-0.576、-0.512,均P<0.01),但CEA、CA15-3和CA19-9均与抗CCP抗体无相关性(r=-0.192、-0.264、-0.268,均P >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9-9在RA-ILD中表达升高,CEA可能反应RA-ILD肺间质受损的严重程度,而不是关节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8.
2003年7月,我科收治1例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大部剥脱术后发生少见的右心室流出道再缩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价口服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 g,1次/d,疗程7~14 d.结果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有效率为86.8%,细菌清除率为86.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并能降低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0.
陈灏  许志忠  戚刚 《四川医学》2002,23(10):1101-1101
目前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多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冠心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疾患。刺五加注射液引起哮喘加重的不良反应 ,国内罕见报道。现将我院在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中所遇 3例不良反应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4 0~ 6 0岁。支气管哮喘病史 8~ 2 5年 ,常于受凉及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发作。均有多次复发住院病史 ,支气管哮喘诊断明确。入院时呼吸急促 ,双肺均可闻及大量哮鸣音 ,经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解痉、平喘处理后其喘息、气紧等症状及双肺哮鸣音均有一定程度缓解。在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