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痔疮外洗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防风、甘草、花椒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均检出防风、甘草、花椒;盐酸小檗碱在0.0524~2.0960u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3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2.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入住ICU、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机械通气(OR 5.705,95%CI:1.205~27.007;P=0.028)、使用抗菌药物数量(OR 3.173;95%CI:1.472~6.841;P=0.003)和APACHE Ⅱ评分≥16(OR 6.390;95%CI:1.191~34.281;P=0.021)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抗菌药物数量和APACHE Ⅱ评分≥16是PDRPA医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病情严重的肺部感染患者,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并且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PDRPA的发生率,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六君子汤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明确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MassBank、PubChem、ChemSpid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UPLC建立六君子汤中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和质谱信息,从六君子汤中共鉴定出7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31个,萜类15个,含氮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6个,有机酸类6个和其他类化合物7个。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中9种代表性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定量结果显示,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在六君子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76 5、2.602 1、0.082 6、0.128 1、1.778 6、0.015 7、0.006 7、0.030 4、0.003 2 mg·g-1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明确了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以黄酮类、萜类及含氮化合物为主,并可对其中的9种成分进行定量,可为该方的质量控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脑囊虫病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及治疗的前景。方法:对我院1994年9月 ̄1998年9月期间住院确诊为脑囊虫病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诊断,治疗,实验室及预后作一探讨。结果;脑囊虫病在MRI上具有特征性改变,在脑囊虫病的诊断上价值远高于CT。  相似文献   
35.
动物实验已证实,维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为保持健康和生育能力,预防食物被氧化,实验动物的饮食中通常添加超生理量的维生素E。大鼠脑缺血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与食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有关,这可能会影响到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结果。选...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伴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对47例伴发RBD的帕金森病患者(RBD组)和4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不伴发RBD的帕金森病对照者(NRBD组)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Hoehn—Yahr分期、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左旋多巴治疗持续时间与剂量、运动并发症等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发病病程时长、ESS评分、MMSE评分、Hoehn—Yahr分期、UPDRS评分[Я(精神、行为和情绪),Ⅱ(t3常生活活动),Ⅲ(运动检查)]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帕金森病RBD组患者较早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左旋多巴治疗持续时间较NRBD组长(t=4.24,P=0.04),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剂量大(t=8.07,P=0.01),治疗的并发症(UPDRS评分Ⅳ)与NRBD组相比较显著增加(t=7.20,P=0.01)。结论伴发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需较早使用左旋多巴制剂且治疗剂量大,进而引发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和症状波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7.
抗白细胞药物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抗白细胞药物:环磷酰胺、氯化奎宁、秋水仙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区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抗白细胞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梗塞区小胶质细胞数及对梗塞体积的影响。结果三种抗白细胞药物均能抑制外周血白细胞活化和梗塞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缩小梗塞体积。结论抗白细胞药物对缺血性脑梗塞有保护作用,且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38.
用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PEG)修饰壳聚糖可望使二者的优良性质得到有利结合。提高壳聚糖作为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改进吸附性能等重要作用。PEG末端羟基可以进行多种活化。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用 1,1′ 羰基二咪唑对PEG进行了活化。用这种活化PEG对壳聚糖小珠接枝修饰 ,并使用该修饰壳聚糖珠进行脂蛋白胆固醇的吸附作用实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 :PEG 4 0 0 ,市售分析纯。 1,1′ 羰基二咪唑 (Aldrich) ,壳聚糖 (成都智达公司生产 ,脱乙酰90 %以上 ) ,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  相似文献   
39.
我们对69例食管癌病人化疗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其中可评价者34例,发现病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临床疗效关系极为密切,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34例中、晚期食管癌,男性25例,女性9例,其中鳞癌33例,未分化癌1例,年龄在26-72岁。 2.观察项目:检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 3.实验方法:清晨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4ml,用肝素常规抗凝。血液粘度是在水温恒定于25℃条件下,用日产E-Ⅱ型血流仪,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电灼治疗面部色素痣的疗效。方法对620例面部色素痣(共皮损2285个,皮损直径<5mm)行单独电灼治疗。结果痊愈490例,占79%;好转105例,占17%;无效25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结论电灼治疗面部色素痣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