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48例,唑来膦酸4 mg,每3周1次,化疗每3周为一周期。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6周的有效指标———疼痛评分(NRS)、缓解率、止痛药使用剂量、行为状态评分(KPS)、骨转移灶效果、血清钙浓度、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比较,并分析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75.61%6,周后为82.93%。治疗后1、6周NR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KPS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6周血清钙和AK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期间出现Ⅰ度或Ⅱ度血液学毒性,2例患者出现新转移灶,无骨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唑来膦酸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迅速降低血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给药方便,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骨水泥强化后并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男11例,女20例;年龄54~91岁,平均81岁。所有病例随访均超过3年。分别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测量强化椎椎体前缘高度,进行胸腰背疼痛评分(VAS评分),并统计相关并发症。结果:骨水泥强化椎体前缘高度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分别为(0.9±0.2)、(2.6±0.3)、(2.6±0.2)、(2.5±0.7)、(2.5±0.4)cm。手术后强化椎体高度恢复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强化椎体前缘高度逐步降低(P0.05)。手术后胸腰背疼痛明显减轻,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胸腰背疼痛逐年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末期并发强化椎体不愈合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6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2例,相邻椎间隙无症状退变5例。结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早期疗效确实。中期强化椎体高度逐渐降低,疼痛症状不同程度加剧,再骨折比例较高,尤其邻椎退变骨折明显。规范手术适应证、改变灌注材料及减少骨水泥注射量是降低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男,42岁。门诊号:612319。1987年4月14日初诊:反复发热迁延不愈已半年。上周热度又起,近日体温38~39℃,咳痰咽红;面(白光)头昏,纳少作噁,尿黄混浊,腹痛欲便,一日数次,两脉濡细,舌苔白厚腻浊。证属湿热久留,夹有伏邪。治拟清化湿热,涤秽和中为主:槟榔15克,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钉棒固定与双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46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32~71岁,平均51.5岁;单节段40例,双节段6例。按固定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采取单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钉棒固定治疗22例(A组),采用双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24例(B组)。比较两种术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同时对手术前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评估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22个月。两组中各有1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内植物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A组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ODI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严重不稳的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相似,同时单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钉棒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1年9月~2006年10月运用胸腔镜施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6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者。手术时间90~155 (119±24)min,术中出血量30~100(64±23)mL。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2 (8.3±2.6)d。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时间为2~61(28±22)个月,无复发。[结论]随着胸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熟练,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1年9月~2006年10月运用胸腔镜施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6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者。手术时间90~155(119±24)min,术中出血量30~100(64±23)mL。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2(8.3±2.6)d。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时间为2~61(28±22)个月,无复发。【结论】随着胸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熟练,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0例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32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50 ml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2%、33.1%(P〉0.05),临床受益率81.1%、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6、22、40周和38%,对照组分别为15、21、41周和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学治疗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减少不良反应,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并发再骨折与骨水泥注射量的关系。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采用单侧经皮穿刺PKP术治疗的68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水泥注射量少于3ml(平均2.5ml)的患者30例(少量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85.0±8.5)岁;骨水泥注射量大于4ml(平均4.5ml)的患者38例(多量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0~93岁,平均(86.0±9.2)岁。观察2组随访期内并发椎体再次骨折的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1年,平均3.8年。少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3例(43.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1例,上下邻节椎体骨折8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4例;多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8例(47.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10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射量不是再次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疾病自然进展有关,注射量以略超过球囊容积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足多汗症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代偿性出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1年12月345例手足多汗症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临床资料,对术后代偿性出汗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代偿性出汗发生率23.5%(81/345),T2-4组和T3-4组分别为29.5%(39/132)、19.7% (42/21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年龄、BMI、手汗程度、手术方式、手温上升程度与代偿性出汗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偿性出汗的影响因素有性别(β=0.551,P=0.039,95%CI:1.085 ~2.965)、BMI(β=1.020,P=0.046,95%CI:1.053 ~4.646)、手汗程度(β=0.671,P=0.048,95%CI:1.138 ~3.633)和手术方式(β=1.424,P=0.001,95% CI:1.032 ~2.825).结论 性别、手汗程度、BMI和手术方式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代偿性出汗的影响因素,即女性、重度手汗、BMI> 24以及切除T2-4的患者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热环境综合测试仪对铜矿露采及治炼作业热环境的卫生学调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卫生防疫站劳卫科陈惠国大治有色金属公司是一个大型铜冶炼企业,夏季在矿山露采作业及铜冶炼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良热环境条件。多年来,我们曾对各种热环境的气温、气流、气湿、热辐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