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本病存在肝细胞凋亡的异常,说明肝细胞凋亡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可分正向/负向两个方面的调控因素.本文就近几年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凋亡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八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八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 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6.0%,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LDQ各项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神汤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3.
桂枝汤主治的是发热自汗的风寒表虚 (中风 )证。把太阳伤寒视为表实证 ,主以麻黄汤 ;把太阳中风视为表虚证 ,主以桂枝汤似为定论。  相似文献   
24.
林锦培  陈少东 《光明中医》2009,24(5):936-937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自古腰痛多责之于肾,但临床上亦可见肝郁气滞引起的腰痛,如早在<张氏医通>就曾提到"肝气不条达,睡至黎明,觉则腰痛,晓起则止",这不仅说明肝气失调是引起腰痛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指出此类腰痛具有清晨发作,令人于床上辗转反侧,起床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46例暴力型罪犯的中医辨证及与神经-肾上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暴力型罪犯的生理基础,通过中医辨证、西医体检,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分析暴力型罪犯的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痰热内扰、心肝肾阴虚型,其生理基础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Wistar雄性大鼠30只运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皮下注射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和甘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组,每组10只,分别予祛湿化瘀方和甘乐10ml/kg灌胃。用药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Q(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并分析其指标间的相关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磷酸化kB抑制蛋白(phospho-inhibitor kappa B,P—IkB)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tsb表达。结果:祛湿化瘀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G(P〈0.05)、FFA(P〈0.01)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5),而对照药物甘乐只显示有降低ALT活性(P〈0.05)作用;模型组肝组织Ctsb、p-IKB、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蛋白表达则低于模型组。肝组织TG与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血清TNF-α与肝组织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祛湿化瘀方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作用可能与其抑制FFA以减轻其下游“FFA—Ctsb—TNF—α”肝脂毒性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皂术茵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NASH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皂术茵陈方,每日1剂;对照组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200 m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C、TG水平;行腹部CT计算肝脾CT比值;应用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及纤维化程度以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FFA及TNF-α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C、TG、FFA、TNF-α水平、肝组织NAS积分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肝纤维化分期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48/60)、85.00%(51/6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36/60)、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皂术茵陈方可改善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FFA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8.
观察圣愈汤对气血两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止血机理。方法:将80例气血两虚型崩漏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圣愈汤加味,对照组用宫血宁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圣愈汤作用优于宫血宁胶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圣愈汤对气血两虚型崩漏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29.
寒温并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非典型哮喘,其作为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若诊治失宜,会逐步发展成典型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取寒温并治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以对实验性脂肪肝有显著防治作用的祛湿化瘀方为切入点,探索中药复方多途径、多环节药理作用的相应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CCl4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运用"均匀设计法",根据复方中的5味中药(茵陈、栀子、虎杖、田基黄、姜黄),选用U11(1110)表进行组方设计所得10种组合进行干预,分别以肝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为不同病理环节的考察指标,根据回归方程获得针对上述不同指标所提示的最佳效应中药或某种配伍组合,并根据其提示的效应中药或组合,重新分组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回归方程显示,降低肝脏TG的最佳效应组合是茵陈0.07g、田基黄0.05g、栀子0.17g、姜黄0.03g,降低ALT的最佳效应组合是茵陈0.33g、虎杖0.25g、田基黄0.25g、姜黄0.17g。而针对MDA未获得回归方程。验证实验证实了上述"筛选"结果的可靠性。结论:①均匀设计是可靠的剖析某一病理环节主效应中药或配伍组合的分析方法;②在整体实验水平,针对某一指标环节的最佳效应中药仍以中药配伍组合方式出现,也说明了中药配伍复方针对复杂病理变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