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介绍杨倩主任医师从浊毒立论,自拟化浊祛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对浊毒致病的共同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浊毒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病因病机,据此确立化浊解毒、活血逐瘀的治疗原则,自拟化浊祛脂方应用于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83.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TBEV)所致的一种的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近些年来我国森林脑炎又有上升趋势,并呈现了新的流行特性。现将我院在2007年5—8月和2008年5—8月间收治的森林脑炎患者5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4.
85.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微波生物学效应已被医学领域采纳,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口腔科多种疾病。我科1996年1月至1998年应用微波来处理根管,对86例急、慢性根尖周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微波治疗仪: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生产的WB-100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1.2 病例选择:86例均为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诊断为急慢性根尖周病患者,全部为恒牙(共86颗牙),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8~55岁;上下前牙共56颗,上下双尖牙28颗,磨牙2颗。86例患牙中有瘘管者12例,其中1例为上前牙,根尖呈喇叭口状。1.3 治疗方法:1术前拍X线片了解…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U100激光碎石系统和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救治并行结石成份分析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60例侧,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测定结石衰减值(CT值).分析经输尿管镜U100激光碎石系统治疗78例侧和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82例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时间、Ⅰ期碎石成功率、术后血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结合结石CT值及成份分析,评价两者临床效果.结果 U100激光碎石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04±10.34)min、术后血尿时间(2.75±1.20)d、术后住院时间(3.54±1.59)d;EMS碎石清石组对应为(57.56±16.15)min、(4.38±1.59)d、(5.25±2.29)d.U100激光碎石组Ⅰ期碎石成功率为92.31%(72/78),其中上段90.24%(37/41)、中下段94.59%(35/37),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8.61%(71/72);EMS碎石清石组对应为86.59%(71/82)、84.78%(39/46)、88.89%(32/36)和97.18%(69/71).U100激光碎石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时间明显少于EMS碎石清石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结石成份35例侧(21.88%)、混合性结石125例侧(78.12%),混合结石均主要含2种化学成分,个别含>2种成份.混合性结石大部分含钙类成份,其CT值均在相应成份纯结石的CT值之间.结论 应用CT平扫测定输尿管结石的衰减值,结合结石的体积、位置,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输尿管镜U100激光碎石与EMS碎石、清石系统两种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除结石体积、部位影响碎石效果外,结石密度(CT衰减值)能更好地预测碎石效果.CT值不同,则U100激光碎石系统的碎石效果不同.CT值低者U100激光碎石效果佳,CT值高者则碎石困难.EMS碎石、清石系统则不受CT值影响,与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7.
粉面蒸饺可以说是东北最特别的美食之一。透明的皮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里面的馅儿:胡萝卜牛肉馅儿看起来像一个个羞红面颊的小姑娘,猪肉酸菜馅儿却像稳重的公主,而大白菜猪肉馅儿看起来白白嫩嫩的,水灵灵的诱人食欲大开……  相似文献   
88.
学术背景:不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可选择性地诱导淋巴管的增生,在调节血管生成方面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相同的作用。 目的:概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结构、分布、受体、功能以及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可能作用途径,探索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因素。 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5-01/2004-12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另外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共收集到公开发表的文献405篇。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人类器官肿瘤,样本量≥30。②对于相似内容文献选择最新的文献。排除标准:①动物研究。②重复报告、质量较差的文献。 文献评价:共32篇满足纳入标准,文献来源于综述、个例报道及专题论著。 资料综合: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组调节胚胎组织淋巴管生成和成熟个体淋巴管生理功能的调节因子,它仅在正常成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以及内分泌腺细胞有少量表达。②在肿瘤组织中可见肿瘤周边新生淋巴管、扩张的淋巴管、有癌栓的淋巴管和有肿瘤转移淋巴结内淋巴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呈高表达。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调控系统可调节肿瘤间质血管网的形成和淋巴管的生成。 结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表达均增高,且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关系密切。②一些特异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及受体(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为研究淋巴转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9.
梁武  陈宏宇 《广西医学》2000,22(2):963-964
多形性腺瘤 (混合瘤 )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 %~ 70 % (1)。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术 ,首次手术是治愈的关键 ,而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术式仍然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 (2 )。我们的治疗原则是 :解剖保存面神经作腮腺腺叶和肿瘤切除术 ,并根据术前术中的各种临床资料综合考虑 ,决定腺叶的切除范围。1 临床资料  统计 1 98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住院的腮腺肿瘤病例 73例 ,多形性腺瘤 49例 ,占 67.1 %。多形性腺瘤恶性变 4例 ,占 5.4%。本文讨论不包括多形性腺瘤恶性变的病例。 49例中 ,男性 1 6例 ,女性 2 3例。平均年龄 54.2岁 ,最小年龄 1 …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从基线临床资料和基因测序寻找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AS)两个方面将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结束后HCV RNA复阳患者与DAA治疗成功的HCV感染者进行对比,旨在分析DAA治疗丙型肝炎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来自多中心的13例DAA初治失败患者(治疗失败组)并对其复阳血清进行测序,与51例DAA初治成功患者(对照组)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测序结果进行对比。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2例有完整疗程资料的患者全部于用药结束后1年内复发,男性治疗失败患者的基线TBil、DBil、Cr普遍高于女性(Z值分别为-2.517、-2.440、-2.132,P值分别为0.010、0.010、0.038),年龄在55岁及以下(OR=5.152, 95%CI:1.116~23.790,P=0.036)、基因型为3b型(OR=9.726, 95%CI:1.325~71.398,P=0.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